综合护理模式在带皮瓣修复口腔癌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分析
2021-07-31周丽红王俪
周丽红,王俪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山东青岛 266000
口腔癌是对口腔科涉及的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患该病多发于酗酒、营养失衡、口腔卫生较差的人群[1]。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为口腔内部出现肿块、无缘由出血、长期溃疡等[2],医生常采用手术的方法予以治疗。该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针对性强、治愈效果好,弊端是破坏性较大,使口腔结构组织受到较大创伤,可能还会伴有缺损现象出现[3],使患者在咀嚼和吞咽上存在功能障碍。临床上,口腔癌的护理与治疗同样重要,需要医护人员专业的技术和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案[4-5]。该研究方便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该院接受带皮瓣修复手术的口腔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探究对其施以综合护理方案与普通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经过带皮瓣修复的口腔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51.47±6.47)岁;其中唇癌2例,牙龈癌17例,颊黏膜癌3例,舌癌1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7~75岁之间,平均年龄(51.28±6.33)岁;其中唇癌4例,牙龈癌15例,颊黏膜癌2例,舌癌15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涉及患者均未经过化疗;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该研究现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均已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影响该研究结果的重大身心疾病者;口腔癌术后出现复发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施以常规护理操作:①安排术前检查,建立患者专属档案;②向患者简介口腔癌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手术流程,予以适当心理干预,以消除其内心的恐惧,增加其治疗依从性;③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施以口腔清洁、术区皮肤准备、抗生素皮试及配血备用等;④有计划地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如厕训练及咳嗽训练;指导患者术后语言交流方法,如打手势、准备写字板等;⑤实施麻醉。
对照组施以普通护理模式:①叮嘱患者术前12 h不能进食,术前6 h不能饮水;②完成手术后,要保持身体平卧6 d左右,头部保持正中位,不可侧偏,以免出现压力性损伤、坠床甚至皮瓣危象等情况;③对患者实施肠胃减压操作,保持24 h,采用鼻饲管摄入营养,食物多为流食易吸收类型,避免重油重盐;④将取皮瓣处抬高,角度控制在20°左右,观察皮瓣的颜色、弹性、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⑤视患者恢复情况,术后一般48 h内拔除尿管,1周后下床走动,2周后拔除胃管,自主进食;⑥定期清洁患者口腔,将浓度为2.5%的碳酸氢钠与浓度为1%的双氧水按照1:1的比例均匀混合,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冲洗,频次为2次/d,清洁时注意动作轻缓,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不适感,直至患者能够自行漱口。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施以综合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①术前: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教育座谈会,内容包括护理不同阶段的详细注意事项、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的缓解办法、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建设等,分发口腔癌教育手册,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整体过程及优势、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等,通过短片的方式播放科学的口腔锻炼操,予患者以正确示范;就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治疗、护理等不同方面存在的疑虑予以认真专业的解答;制定科学的术前饮食计划,如,将浓度为12.5%以下的碳水饮品250 mL分别在患者术前10、3 h予患者饮用。
②术后:根据患者检测的生化指标制定专门的饮食营养方案,术后患者在进行7 h左右的胃肠减压后即可实施胃管抽吸,用注射器抽取胃内容物直至完全抽完后,通过鼻饲管给予与人体温度接近的温开水,后续鼻饲管注食严格按照专门的营养方案进行。术后管道护理,经鼻气管插管一般在术后12 h左右即可拔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一般在术后5 d施以试堵管,观察2 d,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后即可拔除;术后3 d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引流管的拔除,需注意换药,采用纱布对创口进行包扎;胃管一般在术后1周予以拔除,嘱患者自主进食。护理人员为保证患者口腔皮瓣的存活率,需注意其居住病房环境,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患者口腔血管出现收缩降低皮瓣的活性;密切观察患者术后72 h内,皮瓣的外观,包括色泽、弹性、皮纹等。
③口腔护理:术后患者会出现口腔自洁能力下降的问题,因此发生口腔感染的概率较大,若不予以解决将极大降低皮瓣成活率,影响治疗效果。术后应按时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使用1%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患者口腔血后,使用1:5 000呋喃西林溶液对口腔进行清洗,同时观察是否存在口腔异味、黏膜溃疡以及分泌物等。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予患者吸痰、吸氧操作,抬高患者头部,减少患者冲洗液误咽,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对皮瓣造成损伤,对皮瓣成活产生不利影响。
④心理护理:无论术前还是术后护理人员都实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交流过程中注意保持微笑、语气温和,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多举例治疗康复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升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另外还需要发挥家属的支持作用,让患者处于积极、和谐氛围之中,以此减少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总概率及皮瓣存活率情况,其中不良反应包含创面感染、皮瓣危象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个恢复治疗情况,包含拔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卧床时长、术后住院时长等4项;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6-8]评估患者焦虑状态评分,分值与患者心理状态程度呈正相关;抑郁自评量表(SDS)[9]评估患者抑郁评分,50~59分抑郁程度较轻,60~69分抑郁程度为重度,70分以上抑郁程度为重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皮瓣存活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皮瓣存活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皮瓣存活率为77.4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皮瓣存活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拔引流管时间为(3.46±0.47)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0.36±0.09)d,术后卧床时间为(4.97±0.47)d,术后住院时间为(10.06±1.74)d,对照组患者拔引流管时间为(5.41±0.46)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1.29±0.27)d,术后卧床时间为(7.21±1.47)d,术后住院时间为(15.05±1.75)d,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对比[(±s),d]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指标对比[(±s),d]
?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焦虑状态评分为(27.46±3.24)分,抑郁评分为(29.42±3.04)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焦虑状态评分为(42.79±4.08)分,抑郁评分为(41.71±4.18)分,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
3 讨论
手术切除口腔内部存在的恶性肿瘤是口腔癌常见的治疗手段,影响移植皮瓣存活的因素主要是术后患处组织的护理修复[7]。由于皮瓣位于口腔内部,与体表皮瓣有一定的关联,使得护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对实施手术的患者予以正确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其适应性,增加手术依从性,降低血管损伤的发生概率[8];必要的口腔清洁和皮瓣观察能够降低患者创口出现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温度、湿度等环境方面的护理,能够使血管的收缩功能处于正常状态。随着对口腔癌临床护理深入观察,发现患者在短时间的禁食过程中,会出现糖原和机体代谢的改变,违背了机体正常能量的需求,可能引发一系列术前不良应激反应,因此对患者施以术前营养补液是可行的。在术前3 h内摄入碳水饮品,不仅能够缓解患者口渴和饥饿的状态,还能降低其因身体不适引发的焦虑,使其保持较为理想的术前身心状态。对术后口腔癌患者施以调高床头高度的护理操作,一方面能够加强患者的肺部呼吸功能,一方面能够使其气管保持通畅,避免因痰液造成堵塞,引发不良反应[9]。按照顺序依次进行拔管操作,有利于患者尽早脱离依靠营养液供给状态,恢复机体功能,有利于尽早实现下地锻炼,减少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增强其机体活力和皮瓣存活率[10]。该研究对带皮瓣修复口腔癌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方案,与普通护理模式比较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皮瓣存活率为97.2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皮瓣存活率为77.4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考虑主要是因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灵活性不强,而观察组将皮瓣观察作为综合护理的重点内容,可以最快发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予以及时有效干预,不仅提升了皮瓣存活率,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在张力子[11]的调查研究中,实施综合护理的观察组皮瓣存活率为94.00%,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78.00%,这与该研究数据结果相一致。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拔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各项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综合护理干预中加入术后锻炼极大缩短了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焦虑状态评分为(27.46±3.24)分,抑郁评分为(29.42±3.04)分,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焦虑状态评分为(42.79±4.08)分,抑郁评分为(41.71±4.18)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王芳新等学者[12]关于综合护理在带皮瓣修复口腔癌患者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研究结果相一致,在其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28.14±3.05)分、(43.28±4.32)分,抑郁评分分别为(29.54±3.10)分、(45.29±4.25)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干预中心理护理的加入极为关键。
综上所述,对带皮瓣修复口腔癌患者术后施以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提高皮瓣存活率和各项恢复指标、使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保持正常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