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7-31张震乾孔志强张福兴柳旭洲

中外医疗 2021年15期
关键词:前路显微镜颈椎病

张震乾,孔志强,张福兴,柳旭洲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广东肇庆 526020

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退行性病变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退化而突出的颈椎间盘、钙化的韧带或颈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表现为颈椎酸疼、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1]。以往临床上治疗颈椎病主要使用的手术方法为标准开放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具有可直视颈椎病灶部位的优势,但因手术视野小,光线差,可能导致无法充分减压,甚至损伤脊髓、神经组织。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临床上较为新颖的手术方式,其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可供双人操作镜头、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可放大三维立体分析等优势[2]。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方便选取的该院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分组,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47.41±8.27)岁;病程4~19个月,平均病程(11.65±4.31)个月;颈椎病类型:神经根型15例,脊髓型12例,混合型3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7.62±8.46)岁;病程3~18个月,平均病程(11.27±4.45)个月;颈椎病类型:神经根型14例,脊髓型13例,混合型3例。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8)》中[3]的诊断标准者;②保守治疗半年无效者;③无手术禁忌证;④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加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者;②合并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多节段严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④合并有颈椎其他疾病者,如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等。

1.2 方法

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团队进行,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颈椎处于手术台正中央的位置后,尽力向后伸位,并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制动处理,尤其是患者的头颈部和双肩处,依据患者的疾病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减压,并使用纵切口的形式开始手术,显露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并由患者的食管鞘和颈动脉鞘之间进入,显露椎前筋膜,使用X线进行间隙定位,将无关组织进行剥离处理,处理完成后对颈椎进行牵开装置安装,从而将手术视野扩大,在相邻的椎体上安装椎体钉并将间隙撑开,在可直视的状态下切除部分椎间盘。观察组采用显微镜辅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首先进行显微镜的调整,要求必须使手术视野结构清晰,且预留出适当的手术距离,使用刮匙将椎间隙后缘的纤维环和髓核组织清除,并再次将椎间隙撑开,如椎间隙撑开未达到适合的宽度,则需要使用咬骨钳将后缘骨赘咬除,如果椎间隙出现严重狭窄的情况,则需要磨薄椎体后缘后再用薄椎板咬骨钳或小刮匙去除椎体后缘,将后纵韧带显露;后纵韧带无碍者只需减压至后纵韧带处即可,对于后纵韧带破裂者,应勾出游离的髓核组织,必要时切除后纵韧带;对于椎间盘钙化或后纵韧带骨化者,使用高速磨钻进行打磨处理;对于根性症状较重的一侧则需咬除钩椎关节,沿椎间孔扩大神经根管并切除向侧方突出的椎间盘行神经根减压,清理软骨终板,在显微镜下进行有效的止血处理,直视下完成植骨融合内固定,并通过透视机进行确认后,方可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对照组给予标准开放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其主要通过直视状态完成上述步骤。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②所有患者均获得6~12个月,平均(8.74±2.15)个月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③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吞咽不适、双手麻木。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患者JOA评分、NDI指数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末次随访时JOA、NDI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JOA评分、NDI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JOA评分、NDI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颈椎病作为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其主要是由于机械或动力性因素使得椎神经受到压迫而导致。目前,临床上常使用手术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恶心感及四肢麻木等症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4]。标准开放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虽常被用来治疗颈椎病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因对于术内出血点定位较为艰难且视野不清晰,导致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5]。

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新型有效的方式,其通过对显微镜的调节达到手术需要的清晰度,还可将手术视野扩大,清楚分辨后纵韧带双层结构与硬膜,避免损伤硬膜、神经根。同时显微镜还可以观察到术后过程中颈椎部位的细微结构,便于准确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止血处理,且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6-7]。它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手术过程中发生应激反应的风险,给患者成功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措施[8]。

随着社会的发生发展,人们对于颈椎病的治疗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治疗有效,还要求治疗后颈椎功能得到极大程度地改善,且安全可靠、并发症少。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近(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6.51±8.45)min短于对照组(102.47±8.92)min,术中出血量(54.31±6.36)mL少于对照组(75.78±9.23)mL(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末次随访时JOA评分、NDI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王洪伟等[9]研究中显微镜组手术时间为(95.0±5.0)min短于开放组(100.0±5.0)min,术中出血量为(60.0±5.5)mL少于开放组(70.0±4.5)mL(P<0.05),与该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术和开放手术均能彻底减压,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且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术相比开放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术全程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显微镜自带光源,无任何遮挡,为手术提供了明亮、清晰的视野,且显微镜下能看到细微的出血点,便于及时止血以保持术野清晰。同时显微镜具有2个以上的可调式双目镜,使手术者与助手可以进行同步操作,根据手术层次要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达到既可以全局观察,还可以进行局部的精细操作,确保了手术减压的准确性,降低了损伤脊髓的风险[10-11]。该研究中,观察组仅有1例吞咽不适,1例双手麻木,并发症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提示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术手术安全性更高,极大减少硬脊膜和神经组织损伤等引发的并发症[12]。

综上所述,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颈椎病均能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且显微镜辅助下手术术野清晰,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前路显微镜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莫愁前路无知己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显微镜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显微镜下看沙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显微镜下的奇妙微生物
钛项圈治颈椎病有科学依据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