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CS联合常规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恢复的影响
2021-07-31黄晓煌凌水桥罗卫欢
黄晓煌,凌水桥,罗卫欢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康复科,广东中山 528400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受不良生活习惯、膳食结构不合理以及运动次数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加,该类群体发生脑卒中(stroke)的概率较大[1]。该疾病易给患者留有各种后遗症,如失语症。语言产生困难、声音失真、单词遗漏等是该疾病的主要表现,语言交流障碍给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且目前尚无治疗失语症的特效药物,故而需要对该并发症加强警惕[3]。语言功能训练的确有利于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故需要寻求另外一种治疗方法。该次研究就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接受tDCS联合常规语言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能力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按照自愿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研究组: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最大值为75岁,最小值为31岁,平均年龄为(56.14±7.89)岁。参照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最大值为75岁,最小值为31岁,平均年龄为(56.74±7.27)岁。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卒中[3];②患者病史资料完整;③通过临床检查以及西方失语成套测试(WAB)确诊为失语症患者;④该次研究得到了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许可,且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严重精神障碍者;③病史资料不全者;④完全失语患者;⑤对tDCS不耐受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语言功能训练,采取训练方法如下:①音乐训练:播放一些简单、欢快的音乐让患者来进行跟唱,治疗师与患者家属可在一旁协助,鼓励患者积极跟唱,提高患者的说话流畅度;②图片训练:主要以理解能力为主,治疗师先将图片一一展示,后让患者根据指令选出正确图片,并让患者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描述图片内容,后将患者两两为一组,双方进行图片展示与训练,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复述能力;③阅读训练:首先为患者朗读短小文章,后将文章内容提示卡给患者,治疗师进行提问,让患者将词卡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匹配,回答过程中治疗师要引导患者回忆文章内容,可配合肢体动作来提示患者,充分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④书写训练:一开始进行简单的单字抄写训练,后开始鼓励患者进行组词,每天固定写多少词语,可设置比赛模式来激励患者,之后逐渐过渡到句子、段落、听写以及看图书写等;⑤日常:治疗师与患者家属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让其模仿发音与口型来加强语言功能的锻炼,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4-6]。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接受tDCS治疗方法,该院采用IS200型智能电刺激仪(四川省智能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由治疗软件、电刺激器、治疗电极、电池充电器、连接器、计算机主机、显示器组成。刺激部位Broca区定位采用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Broca区位于T3-FZ与F7-CZ的交点。阳极位于左侧Broca区,阴极位于右肩。电极面积5~7 cm2,刺激电流1.75 mA,治疗时间20 min,1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运用西方失语成套测试(WAB)AQ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语言状况,正常值为98.4~99.6分,<93.8分可评为失语[7]。采用《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状况,其中命名能力(0~82分)、自发语言(0~60分)、复述能力(0~100分)以及口语理解(0~23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语言功能越好[8]。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Q评分比较
经过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以及治疗后3个月AQ评分同参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Q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Q评分比较[(±s),分]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语言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语言功能指标评分分别为命名能力(76.54±3.28)分,自发语 言(50.26±5.48)分,复述能力(82.47±4.06)分,口语理解(190.26±16.27)分。参照组命名能力(60.16±3.61)分,自发语言(37.26±5.61)分,复述能力(70.23±3.24)分,口语理解(166.54±15.28)分,数据表明,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语言功能指标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语言功能指标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语言功能指标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20)参照组(n=20)t值P值命名能力治疗前 治疗后42.24±7.46 42.08±6.53 0.072 0.943 76.54±3.28 60.16±3.61 15.019<0.001自发语言治疗前 治疗后22.41±3.52 23.02±3.23 0.571 0.571 50.26±5.48 37.26±5.61 7.413<0.001复述能力治疗前 治疗后59.56±4.84 60.41±3.88 0.613 0.543 82.47±4.06 70.23±3.24 10.538<0.001口语理解治疗前 治疗后139.26±16.45 140.28±15.41 0.202 0.841 190.26±16.27 166.54±15.28 4.753<0.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康复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tDCS在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是由电刺激器、阳极电极、阴极电极所组成,于患者头皮固定电极,输出微弱直流电,使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可有效改变神经元的静息电位,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对缺损神经的修复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且该仪器具有便捷、无损伤、安全、长效等特点,便于患者接受[9]。方翠霓等[10]人的研究报告指出,给予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tDCS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单一的语言康复训练方法62.79%(P<0.05),且患者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语言能力评分得到显著提升(176.60±13.23)分,此外该研究还表明,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交流能力CADL(85.86±6.87)分,利于患者康复。
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接受常规语言训练方法+tDCS治疗方法,经3个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Q评分为(85.29±9.69)分,显著高于参照组AQ评分(72.31±9.42)分(P<0.05),这主要是因为常规语言训练,通过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可提高神经细胞新突触的生成速度,能够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对神经元的保护,利用语言刺激来提高脑电活动强度,激发脑的潜能,从而让受损的语言神经功得到恢复;而后者中的阴极电极能够降低刺激部位神经元兴奋性,阳极电极能够增强刺激部位神经元兴奋性,大部分的脑卒中患者中枢抑制系统紊乱,而该治疗方法能使大脑重建新的平衡模式,可促进言语功能的恢复,二者相互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利于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切实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1-12]。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语言功能评分得到显著改善(P<0.05),这主要是因为在病程早期,大脑自愈导致语言症状改变及刺激部位未因病程及患者的具体语言表现有所变化,故而此阶段的治疗效果还不明显,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tDCS治疗效应随着治疗效果的好转增加大脑的可塑性,充分表明应用常规语言训练+tDCS治疗方法的显著优势,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改变失语症状。
综上所述,从康复角度出发,相比于单一的常规语言训练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tDCS治疗方法更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问题,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