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内Lp-PLA2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2021-07-31张弛
张弛
唐山弘慈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唐山 06302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占脑卒中患者总数的80%左右,非常容易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等恶性事件。据报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病死率可以高达9%~9.6%[1]。据统计,幸存患者约有1/2会留下失语症、偏瘫等等各种各样的严重后遗症,这将明显增加其家庭和社会负担,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1]。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这种疾病的根本原因,而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2]。脑细胞的损伤和死亡也与炎症密切相关。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作为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已经被广泛用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肿瘤、冠心病等的诊断和治疗[3]。与Lp-PLA2相比,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传统炎症指标特异性比较低,影响因素也很多,在评估心肌梗死的风险方面有很大价值[4]。目前,关于Lp-PLA2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的报道很少。该研究随机选取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该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1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Lp-PLA2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及意义,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住院的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计15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5];年龄>1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排除标准:有既往脑卒中病史;合并其他神经内科疾病、颅脑疾病或外科创伤、精神异常、意识障碍、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临床资料不全或中途退出。另采用电脑随机方法选取同期在该该院体检的15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组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研究患者入院24 h后接受磁共振或CT检查梗死灶面积,分为大面积梗死(梗死灶面积≥5 cm2)、小面积梗死(梗死灶面积<5 cm2)。根据入院后28 d存活情况分成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两个亚组。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Lp-PLA2检测,空腹采静脉血,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Lp-PLA2水平。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频数和百分比,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和Lp-PLA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各项指标比较
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大面积梗死、Lp-PLA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各项指标比较
2.3 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的OR值为1.059(95%CI为1.043~1.074),见表3。
表3 缺血性脑卒中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Lp-PLA2 ROC曲线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Lp-PLA2进行ROC分析显示,AUC值为0.917(95%CI 0.880~0.946),Youden指数0.705,截断值165.94 ng/mL,见图1。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中称作“中风”,不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我国各大医院神经内科的主要病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死率也在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致死原因[5]。由于损伤部位为神经系统,虽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一旦发病,预后均较差,且大多经治疗后均遗留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这不但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也会对家人造成难以估计的痛苦[6]。为此,研究导致脑卒中发病的风险因素,并积极去除风险,降低发病率相比治疗更为重要。已有充分的研究显示,肥胖、吸烟、饮酒都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病率[7],但缺乏客观数据指导预防,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能预测脑卒中发病的客观指标。由于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炎症因子参与的动脉粥样硬化,并且Lp-PLA2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炎症反应情况[8],其能否指导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尚不完全清楚。
图1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Lp-PLA2 ROC曲线
Lp-PLA2已经广泛用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肿瘤、冠心病等的诊断和治疗[9]。Lp-PLA2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分泌的酶,是磷脂酶A2超家族的一种,通常也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2]。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以脂蛋白结合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血液循环中。有60%~70%的Lp-PLA2可以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相结合,并作用于LDL磷脂甘油的乙酰基团[10]。这是两种强有力的炎症和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可以产生很多促炎症反应[11],比如上调粘附因子、细胞因子和CD40配体的表达水平,在降低内皮细胞扩张血管的功能的同时,刺激巨噬细胞的增殖,促进炎症细胞的趋化性,产生金属蛋白酶,并最终导致斑块的形成和动脉壁状态的改变[11]。同时,Lp-PLA2能激活炎症细胞并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产生更多的Lp-PLA2并形成正反馈。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血浆中Lp-PLA2蛋白的高表达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Lp-PLA2明显增高(P<0.05),证明Lp-PLA2可能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风险因素,可能与其产生促炎性介质后进一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有关。这与之前的一些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2]。对于患者入院后28 d结局进行再次分组,发现Lp-PLA2仍有明显差异,证明其不仅和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相关,也能提示患者发病后的结局。秦勇等[13]对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水平和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OR=1.523,95%CI为1.323~1.657)。故而该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中有差异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2的OR值为1.059(95%CI为1.043~1.074),与之前的结果相一致,并且提示Lp-PLA2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两组的ROC分析显示:AUC值为0.917(95%CI为0.880~0.946),Youden指数0.705,截断值165.94 ng/mL。提示Lp-PLA2高于此值应立即就医,及时干预,防止急性脑血管意外出现。
综上所述,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其指标变化不仅能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也有助于其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