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海通道有多重要

2021-07-30张静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跨海琼州海峡区域

张静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

7月15日,随着盾构机刀盘转动,我国最大水下盾构——“妈湾号”从大铲湾段抛填海区域成功始发,标志着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工程将快速推进。

深圳市交通公用设施建设中心工程师赵勇表示,作为深圳经济特区首条大直径越海盾构隧道,妈湾跨海通道建成后,对于实现前海片区的客货分离和过境分离,实现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与整合,促进粤港澳大灣区交通互联互通将起到积极作用。

两个多月前,研究讨论近20年,环渤海跨海通道和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纳入国家战略规划。

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有三条跨海通道规划,其中,从西宁至海南三亚的西部陆海走廊,规划出跨越琼州海峡到海南岛的通道;从沈阳经大连至青岛的京哈走廊,规划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近年来,深圳、宁波等地处“交通末梢”的沿海城市,正通过修建跨海通道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能级,杭州湾、粤港澳大湾区正构建起海湾经济圈。

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将成为全世界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跨海高速铁路桥。

杭州湾:走得最快

跨海通道,被视为沿海城市的区域经济命脉,修建工作走得最快的是杭州湾。

在中国东部海岸线上,有一个喇叭口——杭州湾,张开直径不过100公里,却有着惊人的吞吐能力。这里有两个世界级超大型国际港口——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的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二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喇叭口的顶端是电商之都杭州。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杭州湾路网格局被改变,由原先的“V”字形变为“A”字形,三地连为一体,宁波市也由此进入了上海两小时交通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跨海大桥流通、汇聚、扩散,江浙沪经济圈的发展又上一个新台阶。

2013年,双向8车道的嘉绍大桥建成通车。随后,宁波又规划研究3个跨海通道,一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之一的沿海通道,即通苏嘉甬高铁;二是沪甬二通道;三是沪舟甬跨海大通道。

交通更畅通,内外交通网络更优化、高效,这是修建跨海通道带来的直接效果。

通苏嘉甬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一纵”沿海通道的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骨干线路,也是宁波打通北向高铁通道、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缩短宁波至上海、苏州、北京等地的时空距离,有望实现宁波至苏州、上海1小时到达,宁波至北京5小时到达。而沪甬、沪舟甬跨海通道的谋划,更是将宁波直接拉近上海。长三角万亿GDP城市之间的通达性将进一步提升。

从区域经济发展来讲,更多的跨海通道意味着不断提升湾区城市间经济要素的集聚能力。比如位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大都市几何中心的宁波前湾新区,这几年汽车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现代化产业已形成集群发展态势,文化旅游、跨境电商迅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前湾新区已引入世界500强企业22家,形成特色产业群40家。

“两核、两区、多组团”的新区城镇总体空间结构也吸引更多的人集聚。2019年新区常住人口55万,实现地区GDP总值1033.7亿元。得益于跨海通道打通经济命脉,前湾新区已经成为宁波新的经济增长极。

粤港澳大湾区:组团出道

相比杭州湾,珠江口的互联互通近几年才开始集中发力。

长期以来,珠江口两岸之所以发展不平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路桥不通,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前,偌大珠江口只有一座虎门大桥硬撑了近20年。

直到2016年,连接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开工建设。

在广东规划五大都市圈中,与广深都市圈相比,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直以来缺少重量级核心城市。深中通道建成后,珠江西岸城市去深圳将由以往绕行虎门大桥上百公里变成跨江直达,车程由约2小时缩减为30分钟左右。深中通道有望在2024年建成通车,通车后深中两地将进入“30分钟生活交通圈”。

同样将被跨海大桥“缩短”距离的还有深圳与珠海。两地直线距离不到50公里,目前驾车同行却需要近3个小时。

2021年5月6日,深中通道陆域引桥箱梁架设工作圆满完成。深中通道,东起深圳市宝安区鹤洲立交,西至中山市横门枢纽,全长24公里,设计时速100公里,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该通道项目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建造工艺最复杂的工程之一。

深珠通道建成后,深圳至珠海车程仅需30分钟。

相比深中通道,深珠通道更大的意义在于,不仅优化大湾区公路交通,更在于打通了珠江口两岸铁路交通闭环,真正实现湾区“一小时都市圈”,同时让西岸地区通过高铁连接中东部地区,也有了更多更优选择。

作为广东经济发展双引擎之一,深圳迫切需要一条深珠通道,打开“东进西拓”产业新空间。在2020年珠海两会上,珠海明确提出谋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交通通达后,深圳部分高新产业将转移至珠海乃至珠江口西岸,进一步优化大湾区城市产业格局。

2020年12月8日, 由中交一航局负责施工的我国北方首条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连湾海底隧道首节沉管施工现场

广东省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邓江年认为,珠海则可利用深中通道、深珠通道与深圳都市圈连成一体,承接和发展深圳溢出的先进制造业;另一方面,利用城际轨道交通的延伸,珠海可加深与广州联系,共享软硬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

从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到建设中的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再到目前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的狮子洋通道、莲花山通道,大湾区的大海大江上,跨海跨江通道已经“组团出道”,要素资源流动将在大湾区内更加便捷通畅。

渤海湾、琼州海峡:修不修?

渤海湾跨海通道启动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

其构想是:利用渤海海峡的地理条件,从山东蓬莱经长山列岛至辽宁旅顺,以跨海桥梁、海底隧道或桥梁隧道结合的方式,建设跨越渤海海峡的直达快捷通道,将有缺口的C形交通变成四通八达的Φ形交通。

由于渤海的自然阻隔,东北、华北、山东半岛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造成产业和经济联系弱化。而跨海通道的建设可以大大缩减东北和山东半岛的交通距离,进而促进三大地区的协同合作,改善整个地区的经济关系格局,尤其利好大连与烟台。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分析,跨海通道可将东南沿海几大经济区域与东北亚地区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网络,扩大我国东北地区及俄罗斯重工、木材、化肥、粮食等物资与内地的交流,扩大华东地区轻工、食品、电子等物资与东北及俄罗斯的交流,增强华北地区煤炭南下北上能力,加强4大区域信息、科技、人才交流,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据悉,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规划建设已写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以及《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多个国家和地方文件中。

同样研究论证多年的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在海南启动自贸港建设后,多位专家呼吁加快进度。

跨海通道修建后,才能加强海南与大陆腹地的经济联系,也能将自贸港的辐射作用扩大至环北部湾区域。

琼州海峡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目前的运输方法还比较原始。汽车轮渡过海总耗时约3至5小时、火车轮渡耗时也在2小时以上。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大雾天气频发,通航条件时好时差,轮渡时常停运。琼州海峡若有跨海通道,目前“通而不畅”和效率较低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融入大湾区,面向东南亚。”这是海南建设自贸港期待的新未来。

近日,广东也有新动作。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公众咨询版,对广东近15年国土空间作出规划,在交通方面预留了六大廊道,其中就有琼州海峡通道。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认为,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修建后,自贸港政策优势和效应可“外溢”到雷州半岛、粤西地区,还可增强海南、广西东部和广东西部城市之间的旅游、农业、加工制造等产业合作,推动实现区域协同开放、错位发展,打造“琼州海峡经济带-雷州半岛-北部湾城市群”新经济增长极。

经济效益如何?

修建跨海通道是个重大工程,不能不考虑投入收益比,这几处跨海通道的直接经济效益如何?

杭州湾跨海大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被证实。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杭州湾大桥通车后,杭州湾区域的产出需求增加45亿元;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引来其他中间部门投入的增加,给杭州湾的两岸区域带来经济效益每年数十亿元;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为杭州湾区域带来了地区生产总值12.58亿元。

深中通道的连接城市中山,实体经济发达、民营经济活跃,拥有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已形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白色家电在内的3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深中通道建成后,“大前海”区域价值将进一步释放,深圳的西北门户将会打开,宝安区的经济、产业结构、城市发展会受到深远影响。

连接深圳这个巨大的发展引擎,获益的不仅是中山,深莞惠、珠中江两个城市经济圈在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环境提升等方面的合作都会上一个新台阶。

走得快,修得多,甚至不惜在相似位置“再修一个”的杭州湾、粤港澳大湾区,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不仅在于不断流入的人口,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强大经济动力,更在于长三角、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助推了区域经济发展。

相比之下,多年来,环渤海经济圈还是个地域概念,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虽然早已启动,但这一经济圈却没有像珠三角、长三角那样变成现实效益。

渤海湾的阻隔被视为整個经济圈开发的短板所在。对于东北、华北、山东半岛三大地区,渤海跨海通道可为端点城市(大连和烟台)、端点区域(大连和烟台临近城市)、端点地区(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经济联系带来显著提升。

但多年来,环渤海地区主要城市在项目安排上呈现趋同,特别是产业的同构性较为突出,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相互之间的贸易需求居于弱势。

渤海跨海通道经测算总投资约数千亿元。建成后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影响更广区域,还需在产业结构上做更多文章。

对琼州海峡跨海通道而言,从国际上其他自贸港看,跨海通道是“标配”。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新加坡自贸港多年前就修了连接大陆的跨海通道,现在计划修第三条。基本上所有的自贸港陆路都四通八达,有不少跨海通道连接大陆。

海南已迎来自贸港建设新机遇,专家认为,应尽快建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旅游业对经济贡献的占比调至正常水平。跨海通道修建后,才能加强海南与大陆腹地的经济联系,也能将自贸港的辐射作用扩大至环北部湾区域。

作为研究规划的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北岸登陆点,广东湛江还需持续发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湛江也曾是广东省内经济的第二大市,但如今的湛江GDP只能在省内接近第十名的位置徘徊。基础设施薄弱、相关产业不发达,暂时没法作为海南和广东之间的重要经济支点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跨海琼州海峡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港珠澳大桥开通
珠江航务管理局琼州海峡办事处在海口揭牌
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琼州海峡办事处下月将挂牌成立
琼州海峡春运圆满收官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