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旗渠青年团凿“鬼脸”

2021-07-30曲成名

大学生 2021年7期
关键词:鬼脸林县红旗渠

曲成名

巍巍太行山东麓,有一个水利工程被誉为“人工天河”,这便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开山劈石修建的红旗渠。

我的爷爷和父亲出生在林县,成长在林县,他们对家乡的红旗渠有着深厚而又特殊的情感。

当谈起有关红旗渠的故事时,父亲告诉我,在他童年的记忆里,爷爷总是很忙碌,每天很难看到爷爷的身影。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每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挤出自己的时间来参与建设。那时候,爷爷是一名小学教师,白天要到好几里外的地方教书,晚上要和乡亲们一起修建红旗渠。没有专业工具,他们就用锤子一点点地凿山劈石;没有卡车,他们就用推车一次次地搬运土料。当时生产资料十分匮乏,爷爷就和乡亲们一起将家中能用的工具材料都拿出来,自己烧石灰、制水泥、造炸药。

林县任村镇卢家拐村西边的山体是一片悬崖峭壁,岩石一块青一块紫,光秃的岩壁阻挡在工程队前,看上去险峻又丑恶,因此这里被大家称为“小鬼脸”,素有“‘小鬼脸顶着天,鸟难飞猴难攀”的说法。想要通过这里,要么绕很远的路开明渠,要么将大山凿穿。开明渠虽然能够躲避险峻山势,但由于路线太长,不仅费工费料而且会延长工期,于是指挥部决定由工地团委组织300多名青年将大山凿穿,“青年洞”也由此得名。

开凿青年洞是红旗渠建设过程中的咽喉工程。然而,洞中岩石非常坚硬,百斤大锤砸下去只能留下一个黄豆大的白点。千辛万苦找来了风钻机,只钻了0.3米深,就毁掉了40多个钻头,即使用上了稀缺的炸药,每次也只能炸开一小块石头。爷爷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用人力一锤一锤地凿开。但如果只从山体两面一点一点地凿,一定会延误工期。为了加快进度,几名青年在山头上固定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用工具凿出炮眼,再用有限的炸药在山腰上炸出一条小道,然后,大家用锤钎在山体外壁开出五个旁洞。增加了多个工作面后,凿山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在父亲眼里,那个时期的爷爷是他一生中最瘦的时候。那时候缺粮少食,经济困难,大家吃不饱饭,就上山采野菜,下河捞河草充饥。尽管如此,爷爷依然会经常参加工地团委在晚上召开的团员青年会,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愚公移山》等文章。

最后,大家前后花了17个月,终于将616米长的山洞凿通。

父亲还特别提到,那时候他经常听爷爷和其他乡亲哼一首小曲:“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红旗渠建成通水的那一刻,全县父老乡亲都来到渠边庆祝,看到源源不断的渠水,大家喜极而泣。

红旗渠通水之后,父亲的童年生活幸福了起来。从那以后,家中再也不用因为没有水而发愁,我的爷爷也可以时常陪伴在他的身边。

父亲18岁那年,光荣地参军入伍,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参军10多年里,他先后驻扎过三个军区,从寒冷的北方到炎热的南方。

父亲说,他刚入伍的时候看到优秀老兵射击十分精准,便在心中立志做一名优秀的“神枪手”。除了常规训练,他总是利用训练外的时间向老兵请教,再用休息的时间默默练习。不久之后,他在新兵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多次获得嘉奖。

后来,为了增加物资供应,让战友们的伙食更好,父亲又主动提出在训练外的时间参加生产劳动,开垦周围荒地,没有灌溉的水就到山下的小河去挑,没有足够的机械就用双手去劳作。

5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林州早已旧貌换新颜。村民的家中通上了自来水,用起了天然气,盖起了二层小楼,但是红旗渠中的水依然流淌着。对于爷爷来讲,那是他青年的记忆,也是他一生引以为傲的事情。对于父亲来说,父辈们的努力养育了他們这代人,红旗渠的故事伴随着他们成长,激励着他们不断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曹晓晨

猜你喜欢

鬼脸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上的“铁姑娘”
缤纷“鬼脸”秀
一起做鬼脸吧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从红旗渠的“账单”体会党的领导
红旗渠的修建与红旗渠精神的诞生
“有才”林县话
用红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