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题式教学场景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21-07-30仲崇柱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场景设计议题式教学

摘要:议题式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现状设计真实的场景,营造师生互动、平等参与、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初中议题式教学中场景的设计既要围绕议题展开,依次而进,又要贴近初中学生,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注重场景设计中的雙向互动、多媒体元素的充分利用和课尾意蕴的不断升华。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场景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B-0045-04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先生这一精妙的论述道出了艺术创造的追求。教师是课堂的设计师,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创造者。就议题式教学而言,教师教学的艺术境界正是通过教学场景的创新设计体现出来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对议题式教学场景进行设计时,必须注重场景设计中的双向互动、多媒体元素的充分利用和课尾意蕴的不断升华。

一、场景设计中的双向互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结果是原有经验的“生长”。而学生学习的这一过程正是在一定的场景中进行的。教师对议题式教学场景的设计,既要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有开放的心态;既要让学生成为在场景中学习的主体,又要让学生成为场景设计参与的主体。

(一)巧用有“我”之景

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其理解和接受新知的前提。在设计议题式教学场景时,要关注、掌握学生经验中“我”的最近发展状况。笔者在上教研员示范课时,对《我与集体共成长》一课进行的导入场景设计,先通过调研,弄清了它与上一框题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后,设计如下议题场景:

议题:“我”的班级“我”熟悉

播放本班级图片合集。设问:

(1)“我”的班级在哪些方面符合美好班集体的要求?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请针对其中的一个问题谈一谈“我”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场景设计中,学生处在有“我”之景中,他们既对自己班级的情况了如指掌,又在上一框题的学习中知道了成为优秀班集体的必备条件,这些都构成了“我”的已有经验。第一个问题的设置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在有“我”之景中有话说;第二个问题的设置既是对上一个问题的逻辑延伸,又可以自然过渡到对新课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一次很好锻炼。

(二)捕捉“生成”之景

生成之景相对于预设之景而言,它基于预设之景,而又超出预设的“意外”,也是学生参与场景设计的重要体现。生成之景既是师生、生生不断交流互动的舞台,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思维、认知、情感与个性等不断碰撞、整合和调适的场域,它彰显了教师课堂应急管理的能力和变危为机的智慧。

议题:“我”的班级“我”做主

(1)如果我们班要选一位班长,你认为选谁最合适并能够说明理由。

(2)你认为选班长重要的标准应该有哪些?

设计上述场景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明确选举班长的标准,并让学生感受民主和谐的氛围。活动开始时,学生争相发言。针对一部分学生对选班长的标准还局限于友情、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等,我有意识地应用“苏格拉底式”的反问点拨后,学生开始倾向于从集体的角度思考选拔标准。在反复讨论、协商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一定要选一个人做班长呢?我希望大家轮流做班长。”全班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教师也瞬间发现这个“意外”场景的价值,并且对学生的观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可见,及时捕捉生成之景,充分借助生成之景推进教学,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渴望锻炼成长的愿望,让核心价值观理念瞬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场景设计中的多媒体元素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时效性等诸多优点,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议题式教学的场景设计中融入多媒体元素,可以让社会场景课堂化,虚拟场景真实化,从而使学生有更多聆听“窗外”声音和参与实践的学习机会。

(一)社会场景“课堂化”

由于初中学生受年龄、心理、活动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他们很少能够在社会上获得直接经验,更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而多媒体设备的有效使用就可以将社会场景“搬入”课堂,就可以较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议题式课堂教学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我在课堂教学时播放了视频《走进“最美抗疫先锋”——宋明译》,设计了如下议题场景:

议题:谁是最美“逆行者”

(1)如果是你,你愿意成为一名“逆行者”吗?为什么?

(2)抗疫英雄宋明译说:“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国有难,召必回;疫情不退,咱不回乡!”请谈一谈你对“在集体中承担责任”这句话的理解。

2020年,疫情下的农村学生由于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对疫情期间外面世界的信息了解得不多。在设计这一场景时,一方面考虑选取人物的区域性(宋明译是连云港本地人),以便拉近距离;另一方面考虑人物的画面感,以便学生走入其中。在正式上课时,学生看到所展示的人物都是本地区的人,激动而又自豪,在多媒体呈现的立体画面中,学生很自然地融入了预设的教学场景,起到了润心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虚拟场景“真实化”

在日常开展的议题式教学中,教师设置的场景往往具有虚拟的成分,如将场景中的人物转换成学生,再设置问题,去换位思考加以追问。这样做的确有助于使学生很快进入场景,变无“我”之景为有“我”之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议题式教学中场景的设计有了更多的选择。

议题:“我”的班徽“我”设计

竞赛要求:

(1)内容:请你根据自己班集体的特点和愿景,尝试设计一个徽标,使之成为这个班集体的标志。

(2)要求:设计简洁、美观,充满正能量。

(3)使用多媒体进行徽标展示,展示时要对徽标的设计含义进行介绍。

为了在课堂上能够节省教学时间,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图画纸和水彩笔,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协商、分组设计、分工涂色等活动,并开展设计竞赛。根据小组完成情况,借助多媒体终端机和投影设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各小组的构思在终端机上按照完成的先后顺序逐一进行展示,并说明自己小组的设计构想以及所包含的具体含义。这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各种“奇思妙想”喷涌而出,现场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场景设计中的课尾意蕴

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也体现在课堂设计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好的课堂结尾总能让人有余音绕梁久不绝、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回味。议题式教学场景的设计要高度重视课堂结尾,要使课尾的场景不仅起到总结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有助于引领学生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课尾场景重“参与”

一堂好课,不仅表现在教师一人要“导演”得好,还表现在学生全体都要“入戏”。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是议题式教学场景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尺。

议题:“我”在班级“我”有责

(1)播放视频《这样的我》

设问: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在集体中认真履行着自己责任的人和事?请以部落为单位,每人试举一二例。

(2)请写下你的责任行动书并依次宣读。

在家里或学校或社会,我承担着_____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份责任,我将做以下努力___________。

这一场景的设计,就可以使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参与其中,人人了解在集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领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价值,从不同角度体会“我与集体共成长”,从而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信心和勇气。

(二)课尾场景重“升华”

在议题式教学中,课尾场景的设计也可以形式多样。在参与本课的“同课异构”活动时,听了几位同事的课,既受启发,又有新的思考。例如,有的老师组织学生以昂扬之姿宣誓,有的老师引导学生在班级开展签名活动,有的老师让学生配乐合唱学生自己填写的班歌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尾,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假如我们能够在课尾设计中注入评价环节,就可以很好地实现道德与法治课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升华作用。比如:

议题:“我”的部落“我”优秀

(1)评选班级优秀部落和每一个部落之中的部落之星、達人。

(2)播放背景音乐《颁奖曲》,为获奖部落及获奖成员颁奖、合影。

(3)优秀部落及其成员谈一谈实现个人与部落“双优秀”的启发。

附:评选标准

上述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进取心和自豪感,更让每位同学在奉献集体的责任担当中去学会感受成长,感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更好地激励每位部落成员自觉地承担集体责任,维护集体荣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很好的升华。

总之,议题式教学场景的设计是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它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需要以多媒体使用为手段,实现社会场景课堂化、虚拟场景真实化;需要以课尾意蕴升华为目标,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责任编辑:丁伟红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第十三期教研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2019JK13-L215)阶段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0-12-17

作者简介:仲崇柱,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连云港,222100)主任,中学政治学科教研员,港城名师。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场景设计议题式教学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情境教学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与运用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情景体验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三维场景浏览中建筑造型的特点及镜头运用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空间材质表现与应用研究
三维技术在二维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