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单元写作主题 拓深读写结合教学

2021-07-30王凯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江水刻画三峡

王凯艳

写作是体现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普遍反映最难掌握的学习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以单元写作训练为突破口,对读写结合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下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为例,就如何勾连阅读与写作,如何引领学生把握写作要旨展开阐述。

“学习描写景物”是该单元写作主题,该单元选文多以借景抒情古文、诗歌为主。景物描写是烘托文本情感氛围、为文章增色的重要手法。描写景物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点,简而言之,就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别。

一、梳理单元写作目标,提炼景物描写要点

对本单元写作主题“学习描写景物”的关注,要联系具体目标。第一,观察景物,抓住主要特征;第二,运用多种手法,引入多种感官,多角度刻画景物特征;第三,赏析写景文本,培养观察力。从教材编写特点来看,针对写作主题与写作教学,新教材更加强调教法的指导。教师要善于围绕本单元文本,提炼写作要点,让学生从读到写,激活写作兴趣。写作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习作训练,以单元为目标,力求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写作要旨。该单元所涉及的文本及诗文,其写作要旨有哪些。简述如下:《三峡》一文以记叙的手法,对三峡奇险雄伟、壮丽的景色进行了生动描写,善用修辞,句式整齐,音韵优美。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在景物描写上更加强调意境美,特别是对秀美山川的描绘,笔调清新、隽永。《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善用比喻,特别是围绕承天寺的月下风光,用笔传神,描绘绮丽。在《与朱元思书》中,吴均对溪流的描写,从不同视角,运用多种手法,将富阳至桐庐一带的景色进行生动描绘。结合单元唐诗的学习,《野望》在景物描写上体现动静结合,抒发诗人内心的惆怅与避世情怀。在《黄鹤楼》中,崔颢多用修辞来刻画黄鹤楼的美,抒发其对家乡的思念。在《使至塞上》中,王维即景设喻,表达孤寂、悲壮的情感。在《渡荆门送别》中,诗句构思精巧,抒写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在《钱塘湖春行》中,白居易精准用词,对西湖美景的刻画形象而生动,抒发诗人的游春之乐。

二、把握景物描写“四要”,指导学生习得方法

1.要言之有物

描写景物,描写的是什么。通常,景物描写,多对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如有什么形状,有什么色彩,有哪些声音,在景物描写时,反映出观察者的态度,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就要细致去观察,确保“言之有物”。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将“异”与“奇”作为关键点,用心去观察,写出“异水”的特征是“缥碧”,江水的颜色之所以“缥碧”,可见其清澈见底,然后用“千丈见底”,来描写江水之清。对于江水之净,用“游鱼细石”来描绘。接着,“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来刻画江水之急。如此精妙的描写,使水色之“静”与猛浪之“动”形成对照,更加彰显江水之秀美、“异趣”。随后是对“奇山”的描写,以“負势竞上”来刻画山势之陡,以“争高直指”来凸显山势之奇。然后,从“泉水激石”中,让山间的“万籁之寂”更加空灵引人。鸟鸣之声、猿叫之声,“横柯上蔽”描写山林之密,山之形、声、色的衔接更紧扣一个“奇”字展开,表现作者之匠心,妙笔之生花。再来看《三峡》一文,全篇百字,却将三峡的瑰丽景象描写得一览无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该句将三峡之陡刻画得无比灵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重在写三峡之水势浩大;“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日之间,从白帝到江陵,形容水流之快,言简而意赅;“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侧重于对三峡之清澈的江水进行描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描写出三峡秋日凄冷的景致。可见,对景物的描写,不多字,不少字,有声有色,形神兼备。

2.要言之有序

怎样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更加丰满,描写景物时,不同方位所看到的景致也不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观察景物时,近看、远观、仰视、俯瞰,所选视角不同,所呈现的景物神态也各有千秋。在《答谢中书书》中,“高峰入云”,显然,所站立之地为下,采用的是仰视写法。“清流见底”,显然,所站立之地居上,采用俯瞰写法。“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显然,所站之地为平视写法。最后一“晓”一“夕”,一句一景,让整篇文本一气呵成,井然有序。同样,我们在读《三峡》时,也发现作者描写三峡的壮丽风光手法上也是构思缜密。开篇从山势写起,写出山很高,岭很长;再写水势,由高山转承到江水;再从水势涨落,延伸至三峡四季变换;夏天的江水暴涨;春天的江水绿碧,秋天的江水枯落,冬天的江水素湍。从《三峡》全篇短短百余字为我们呈现了秀丽的壮美景象。正是对描写对象结构的有序化组织,让景物描写更奇绝。

3.要言之有情

对景物的描写,不是宽泛地刻画,而是要寓情于景,在描写景物中展现作者真挚的情感。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在指导学生描写景物时,要让学生思考如何把握微妙的情感变化,让景物描写更有情意。在《记承天寺夜游》中,对于“月色入户”,作者写道“欣然起行”。同样,在文中,“念无与为乐者”“遂”“寻”的运用,更是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的反问更是让整篇文本集聚情感,展露作者的洒脱心境。在读《使至塞上》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蓬草、孤雁,诗人比作自己,借景抒发自我的孤寂之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漫漫大漠看直直孤烟,落日下的长河边,孤寂惆怅的情绪伴着刚强坚毅的内心,由景来烘托情境。整个画面雄奇瑰丽,气势宏阔。同时,诗文对仗工整,画面感、意境感强烈,成为诗文情感的升腾之笔。

4.要言之有别

茅盾认为:“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与人物的思想活动密切相关的。” 在“学习描写景物”这一单元中,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描写的要点,突出景物的特征,选择不同的视角,融入情感,可以让景物描写更生动。开展仿写训练,让学生自己选择描写对象,写出鲜明的特色。如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枫叶、冬日的雪景。唯有抓住独特的景致,才能让描写“入木三分”。举例来讲,对“露珠在叶片上”,进行描写,如何使之更为生动?有学生写道:晶莹的露珠,挂在绿得发亮的叶子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显然,从露珠的观察入手,通过修饰露珠,再对叶子进行描写,最后写出生动的句子。在作文中,景物可以分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两种。无论是何种景物,在描写时都要抓住其特点,将景物描写与人的思想、活动结合起来。

总之,描写景物,不单单是写景,更在于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在“学习描写景物”单元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把握“四要”,启发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景物,在刻画景物时,打开想象的翅膀,融入深度思考,运用写景手法,拓展景物描写的视野。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能仁中学

猜你喜欢

江水刻画三峡
唱不尽心中的春江水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那年的江水
共饮一江水 亲如一家人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春到三峡
春江水暖图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Potent环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