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07-30刘平新
刘平新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讨的问题。而思政教育是达成预期教育目标的关键点,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该学科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教化功能,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将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发挥两者共同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8-0117-02
Appl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Xicheng District Primary School, Min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LIU Pingxin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how to train students to have comprehensive talents with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is a problem that educators need to discuss deep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key point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educational goal. Chinese is one of the main subject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subject itself has a certain educational functi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in teaching,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common educational rol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一、小学思政教育的意义
小学生的认知体系尚未完善构建起来,他们的情绪、学习状态会被外界事物干扰,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而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对生活、学习都抱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在大数据流量的环境下,会有一部分小学生更注重物质的索取,而忽略了對精神层面的追求。他们认为读书无用,甚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小学思政教育可以促使学生扭转这种畸形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遵循正确的处事原则。
二、小学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智育所占比重过大
教育改革虽已推行了一段时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旧存在,会有学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在办学理念上向智育教育倾斜,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并不重视。简单来说,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为学生选择本校进行学习,会以高升学率、高分数为噱头吸引家长的注意力。而多数家长还是会坚持原有的教育观念,认为只要学生的分数高就是成功的教学,这样的学校才值得被选择,在学校的选择上,也会“慕名而来”。这就会导致学校与家长之间在择校问题上出现恶性循环的状况,在这一理念下,学校对智育的关注度会愈发高涨,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培养漠不关心,最终会导致学生的文化成绩极高,而综合素养却较低的情况,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思政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是小学思政教育工作难以推进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与家长对小学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会有部分家长认为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并不会出现思想上的问题,更不用对其进行思政教育。同时,教师与家长对思政教育的认知深度不够,部分家长和教师会认为小学思政教育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对思政教育在法律、社会等方面的拓展一无所知。第二,教师并不具备教授思政教育内容的专业能力,他们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也大多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或是难以与学生的发展需求相契合。此外,也有部分小学对思政教育并不重视,思政教育人员更像是学校的编外人员,学校的思政教育文化氛围不浓厚。
(三)教学环节以理论讲述为主
在小学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更倾向于“粉笔+教材内容+理论讲解”的教学方式。思政教育内容本身的理论性较强,教师若坚持以纯粹的理论讲解来进行教学活动,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极为单调。而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新颖有趣的内容才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教师若是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应该为学生设计一些新鲜有趣的教学环节,继而更好地落实思政教育工作。同时,教师通常会忽略对过渡环节的设置,只是生硬地将思政教育内容加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两者的有效融合应用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换言之,当语文教材中涉及思政教育内容时,教师通常会以“我们要学习文中主人公的品德”“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样”等,直接将语文教学内容转换到思政教育上,学生对其的体悟并不深,自然也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政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从解析诗词着手,渗透思政教育
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我国文化的一大魅力点。在诗词中往往会蕴含着作者的远大志向,他们会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诗词之中。这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思政教育内容。诗人会以菊花来表达与世无争、淡然的心性。语文教师就可以从此着手,来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学习诗词变得更为豁达,在生活、学习中才能够做到处变不惊;诗人会用梅花来意寓品行的高洁,不愿被世俗所干扰。教师可以从梅花的生长环境着手,鼓励学生学习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等。在讲解《悯农》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以“粒粒皆辛苦”一句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延伸学习。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大家知道稻米是怎样来的吗?”继而以问题为线索,为学生播放“稻米的一生”。从种植到收获,从处理加工到饭桌上是怎样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体会到种植者的辛苦,也可以感受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渐渐养成珍惜粮食、珍惜食物的好习惯。
(二)从构建情境着手,渗透思政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构建情境,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其教学效果也会比纯粹的理论讲解更好。同时,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也有一些帮助。小学生对“国家”“国家象征”等内容的理解并不深刻,他们可能只知道要热爱祖国、维护祖国,但是对怎样维护国家利益是没有概念的。鉴于此,教师可以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为学生构建学习情境,强化学生对爱国行为的认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升旗的视频,并在播完视频后,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在升旗的时候,视频中的人都是怎样的表现?有没有嬉笑打闹?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就会明白升国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在生活中要对其抱有敬畏之心。同时,国歌、国徽等也是国家的象征,魔改国歌、毁坏国徽的行为都是不对的,只有爱护国旗、尊重国歌才值得被表扬。
(三)从话题写作着手,渗透思政教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常常会涉及的内容,语文学科的学习简单来说就是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即表达和写作。学生应具备用文字记录、用言语表达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内容,了解到学生近期的思想状态,并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话题,鼓励学生围绕话题展开写作。例如,教师可以以“苏武牧羊”为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写作。有的学生写道:“我认为苏武是一位意志力极强,特别有韧性的人。北海的生活环境极为恶劣,敌方的人不给他吃的食物,也不给他御寒的衣物,就是想让他在外界环境的困扰下投降。但是他还是没有低头,即便是就着冰雪吃毡毛来果腹,依偎着羊群取暖,也不能够使他屈服。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也要学习他的精神,即便是身处在逆境中也要努力生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从自身出发进行思考,继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并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思政素养的提高,是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同等重要的。语文学科中有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将思政教育内容贯彻到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意识,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可以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1]代静.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青春岁月,2020(05).
[2]胡群英.如何在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教育[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2).
[3]查正琴,查正权. 课程思政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20(04).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