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新政下的中国产业园区

2021-07-30贺沛

产城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双碳产业园

贺沛

按照国家总体战略部署,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之下,中国将用30年时间,从碳达峰走向碳中和,这一任务颇为艰巨。这意味着,中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从对高碳行业的高度依赖,向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十四五”规划中又对二氧化碳排放降幅设置了具体的目标值。而控制碳强度、碳排放总量的政策执行者,既包括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也包括“有条件的地方”。

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的紧迫性、任务的艰巨性,要求中国必须抓住产业园区这一工业绿色发展和能源低碳化转型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循环体系、重塑园区形态,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碳中和”产业园区的内涵与特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包含了解决全球环境治理问题的關键之法。工业园区是工业企业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也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空间载体。通过生产要素的聚集与整合,工业园区可以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规模优势并优化功能布局,以突出产业特色、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工业园区建设始于1979年改革开放的蛇口工业区,经过由沿海到内地的渐进式发展,各类产业园区已达1.5万余个,对经济贡献达30%以上。与此同时,由于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60%以上(2019年数据),工业园区碳排放可达全国总排放量的约31%,成为了碳中和目标下的减排关键所在。

“碳中和”园区是指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多种手段,通过产业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在园区内部基本实现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

工业一直是温室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工业领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伴随着我国“企业入园”的发展趋势,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大多集中在产业园区或经开区,随之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日渐增加。根据清华大学相关研究显示,我国产业园区贡献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1%。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整体能效,加快推动“碳中和”园区建设将成为落实我国精准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落脚点,亦会成为“十四五”期间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关键在于能源转型,工业园区碳排放成为了碳中和目标下的减排关键所在,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化转型历程可总结为四种类型:循环经济工业园、生态工业园区、低碳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零碳工业园的建设可以视作国家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战略落地。以低碳试点体系建设为例,2010年以来,中国陆续开展了6个低碳省(区)和81个低碳城市、51个低碳工业园区、400余个低碳社区和8个低碳城(镇)试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试点体系。而从试点城市的规划来看,其又可能将低碳理念融入校园、社区、医院、工业园等。

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碳中和”园区这一概念进行明晰界定。事实上,“碳中和”园区是随着中国对碳排放工作不断认识深化后,既具传承又具创新的概念,结合了绿色园区、低碳园区等概念定义。

总体而言,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化转型历程可总结为四种类型:循环经济工业园、生态工业园区、低碳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近零碳排放比低碳的要求更高,强调碳排放总量而非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碳排放量);但与“零碳排放”相比,近零碳排放允许采用碳汇等抵消机制,即碳源减碳汇接近于零。也就是说,零碳工业园意味着在无碳汇抵补的前提下能源、建筑、工业、交通等方面绝对的无碳排。因此,零碳工业园可以说要求极为苛刻,其标准甚至超过碳中和(即净零排放)的要求。

“碳中和”产业园区建设的瓶颈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建设循环经济园区、低碳园区、生态园区、绿色园区等政策文件,在推动园区绿色化转型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面对碳中和这一新的背景和要求,产业园区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提升经济密度和能级,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迭代升级。

与此同时,园区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单元,具有产业高度集聚、基础设施集约、创新要素集中等特征,通过“小空间、低成本、系统性”推动碳中和技术应用,将有利于放大碳中和园区的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碳中和工作。

虽然在低碳园区、生态园区、绿色园区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一定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碳中和”园区作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转型升级的新概念、新形态,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四方面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加以解决。

碳中和园区的整体战略框架尚不清晰。目前,未来对于产业园区如何实现“碳中和”应该会有指导性意见。但在现阶段,各地对“碳中和”园区的认识仍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对于整体框架、工作重点、实施步骤等把握并不清晰,难以真正从系统性、整体性考虑推动园区的转型升级,同时不可避免还将造成园区的重复建设和低效建设。

碳中和园区的建设标准规范相对滞后。目前,标准规范的制定不仅是中国推动“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能源变革和技术创新话语权的争夺焦点。虽然,已经陆续出台《行业类生态产业园区标准(试行)》《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园区低碳工业园试点工作方案》,但一方面,标准的强制性仍然不强。不同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工信部制定的《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方案》侧重于工业发展,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侧重于环境治理与保护,由于现有分类管理体制的因素,政出多门现象明显,园区落实标准规范也缺少强制性的监测和考评手段。另一方面,围绕“碳中和”的相关技术标准、应用规范等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从制定标准到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

“碳排放”核算交易等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碳排放的确权和核算直接关系到“碳中和”园区的建设效果评价。目前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尚未对碳排放权利进行明确界定,使得地方碳排放交易缺乏法律依据。同时,虽然中国已经根据国际ISO标准建立24个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体系,但园区在国家统计体系中不是独立统计个体,因此导致以园区为主体的碳排放核算范围不一致、核算结果没有可比性。此外,在企业“碳排放”过程中,对于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核算也存在难点,能否利用穿透式、可追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应统尽统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方向。

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基于“碳中和”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迫切需要以低碳技术创新突破作为引领,加快形成全面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的技术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低碳技术水平与“碳中和”园区高标准建设的需求还不匹配。针对脱碳、零碳、负排放技术供给不足的现状,仍需要在国家层面设立跨领域综合交叉的碳中和重大科技专项,提前做好技术研发供给侧结构调整,进一步明确碳中和技术需求,优化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发布局。另一方面,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往往需要巨大的前提投入,特别是对于“碳中和”而言,从企业角度看,低碳技术应用的成本与企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可能并不成正比,仅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角度去推动该项工作难度又相对较大,如何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应用推广机制,都需要进一步统筹谋划。

中国“碳中和”园区转型的战略路径

碳中和标志着新一轮能源革命迈向高潮,也意味着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开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引导下,碳中和相关产业必然会顺势崛起,低碳零碳技術、节能节材技术、循环利用技术、减排增汇技术、负排放技术等研发和产业化将会蓬勃涌现。在此背景下,园区一方面是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扩大低碳技术供给的主阵地,另一方面,也同样是低碳技术重要的应用场景,未来大量的低碳技术商业化成果可能会被率先应用于园区厂房、办公楼宇等园区载体空间中,并逐步向经济社会其他领域复制推广。

我国产业园区不再仅仅是产业集聚发展、贡献经济增长的主阵地,同时也是践行节能减排、优化生态环境的主战场。“碳中和”园区的开发建设一定要摈弃先粗放发展再腾笼换鸟、先污染再治理的传统路径,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园区发展全过程。

我国产业园区数量多、种类广泛,推动“碳中和”产业园区建设要以“园区碳排放与吸收总量最大平衡”这一根本目标,探索碳中和产业园区转型的战略路径。

传统产业园区规划侧重于产业领域的选择、功能布局的设置、招商政策的创新,对于资源环境的考虑往往限于通过环评报告,在实际操作中更是流于形式。未来的“碳中和”园区规划应当是兼顾绿色与发展、兼顾生产和生态的全面规划,要从规划阶段就为园区实现“碳中和”做好整体设计。

在“碳中和”时代,园区在原有职责基础上,必须承担起完善低碳基础设施、加强排放监测、合理确定园区碳排放阈值、创新碳排放激励机制、开展碳排放交易等责任。

目前各城市对园区的考核评价,虽然也设置了节能减排指标,但从“指挥棒”导向上来看仍然是“经济导向”大于“生态导向”。随着“碳中和”逐渐成为约束性目标,园区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相应重构,园区生产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都将被纳入考核和评估范畴。

“碳中和”园区在建设初期充分考虑产业结构比例和产业上下游关系,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行绿色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对于园区已有重化工业企业要加快调整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广无碳、减碳、去碳等低碳技术,从生产源头减少碳排放。

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原则,合理延伸园区相关产业链,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鼓励企业将可再生能源从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增量主体,推广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结合、小型分散与集中利用相结合的新型用能方式。

推动“物流系统清洁化”,形成以节能为核心的公共交通结构,提高园区交通通达度,重视园区各板块间公共交通的便捷度。同时,要大力发展以网络货运、多式联运为代表的绿色物流。同时,促进“园区建筑节能化”,大力发展园区绿色建筑,对既有厂房、楼宇等存量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

在深入了解园区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对园区内生态要素进行调整、优化、改造。注重屋顶绿化建设,尽可能扩大园区碳汇绿化面积,增强园区碳汇能力。加大智能传感器、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基建在园区工厂、建筑、停车场等全域布局,全流程、全时段监测园区碳排放量。同时,加强能源智能化应用和可视化管理平台、园区综合监控平台等管理型公共平台建设,从而整体实现园区碳中和的精细化管理、智慧化服务。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双碳产业园
工业园区的阴影
“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的碳审计研究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磐安工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