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执壶”的艺术特色

2021-07-30

山东陶瓷 2021年3期
关键词:执壶陶刻壶盖

马 兵

紫砂壶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茶壶中当之无愧的精品,除泥料的特殊性之外,紫砂壶艺术更是对中国古典之美、工匠精神及文化艺术多元性的一次全面展示。自紫砂壶诞生以来,中国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都是紫砂壶创作学习和融合的对象。表面看来,紫砂壶开辟了中国传统陶瓷茶壶制作的新形势,实际上,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优越性的有力证明。

执壶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便已出现,至隋唐两宋时期发展成为一件常用的酒器,具有历史感和鲜明的中国古典审美特征。图1“执壶”参考了执壶之形,通过造型调整和陶刻装饰,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个性,以朴素又精致的外表容茶酒之风,传紫砂之韵。

图1 执壶

1 “执壶”之形

紫砂泥种类较为丰富,不同的泥料因矿物质含量的差异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故被人们称之为“五色土”,烧制成的壶也是五彩斑斓,这是紫砂壶的特征之一。“执壶”为棕红色,是紫砂壶中常见的一种泥料色彩。这种泥料含有较多的铁元素,不仅色彩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韵味,在使用功能上也无可挑剔。泥料色彩均匀,有沉稳端庄之气,烘托了执壶造型的历史感。泥料极为细致纯粹,使作品表面十分干净光洁,柔和的光泽使色彩看上去更加温厚,具有雾面的朦胧效果,看上去十分内敛又高雅。

在造型上,执壶通常较为高挑,腹部圆润,颈部长而纤细,口部较小,有时呈盘子状,与长颈花瓶的造型较为类似。纤长的壶嘴与把手对称镶嵌在两侧壶颈及壶腹上,线条流畅舒畅,有优雅闲适之气。“执壶”的作者继承了执壶的高挑,但在造型上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作者将圆柱形的壶身予以提高,使作品更加稳重踏实。壶身筒面平整均匀且微微外扩,从两侧可见较为明显的弧度,使壶身不会过于严肃拘谨,更加随和温润。另一方面,是对壶颈部的调整。作者将颈部缩短,半径也略小于壶身,承接于壶身之上,凸显出结构感。这两方面的调整,使作品看上去更加朴素温厚,有平易近人的雅的气质。

壶嘴、把手与传统执壶的设计一样,均较为纤长宽大,对称镶嵌在壶体两侧,与壶口处保持水平,使壶的结构更加平衡。壶口处边缘微微外展且较为突出,与圆形壶盖的边缘配合形成“子母线”,衔接严丝合缝,这是极高工艺水准的表现。壶盖中央凸起的部分与壶颈部半径相等,结构之间就自然形成了整体感。壶盖中央的圆柱壶钮有底座相连,顺承壶身节奏,使作品气息保持一致。

“执壶”线面严谨,造型均衡,刚柔并济,比传统的执壶造型更具端庄自信之美。壶盖、壶颈与壶身以及壶底部之间形成平行的线条,烘托出作品结构的巧妙。如果说传统的执壶是令人感到如酒般的潇洒、快活,“执壶”紫砂壶则是让人感受到如茶般的清快与儒雅。

2 陶刻装饰

作者在壶中运用了陶刻装饰,为作品营造出了文化氛围。将唐代诗人皇甫曾所作的《山下泉》一诗刻于壶身之上,采用了纵向及由左至右的排版,古味更浓。文字大小均匀,字体潇洒又讲究分寸,从清晰的笔画可见刻绘力度的均匀,展现了陶刻工艺的水准。在紫砂壶中运用诗文书法陶刻是常见的装饰技法,借此可表达作品的内涵,并能够直接与欣赏者“对话”,传达作品之精神。“漾漾山光”与“澄澄流水”是一个寂静空灵的世界,让人暂时忘记世俗的烦恼,去寻找并栖息于宁静之中,也就领悟了作品的真谛。诗文书法陶刻装饰使作品的气质更加明朗。从造型上看,作品于朴素中包含工艺智慧,引人们回归淳朴之境。从陶刻装饰上看,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格调,引人们进行深入地联想与思考,从而与壶之间形成一种“互动”,体会到紫砂壶艺术之魅力。

从早期的青铜执壶到隋唐两宋的瓷制执壶,再到这与众不同的紫砂“执壶”,紫砂壶艺术融汇了历史,凝聚了国人对朴素之美和儒雅风范的追求,通过精妙绝伦的紫砂壶工艺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艺术再度焕发出光芒。“执壶”执一壶香茶,执紫砂壶创作之工匠精神,传紫韵之美与儒雅之风。

3 结语

“执壶”的“执”是承载,亦是继承。紫砂壶创作离不开丰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资源,离不开代代传承的紫砂壶制作精神。也正是如此,紫砂壶艺术才能芳香久留,得到人们的称赞。

猜你喜欢

执壶陶刻壶盖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伪造的情书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唐宋时期越窑执壶器型变化浅析
走进紫砂演绎的中国执壶
——析紫砂作品“仿清泥绘高执壶”的别样风韵
唐代 长沙窑飞鸟纹碗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藏
唐代寿州窑执壶造型年代考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