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疗效观察

2021-07-30王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叶酸片马来酸依那普利

王振

(河南省郸城县中医院内二科 郸城477150)

高血压(Hypertension,HT)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且近年受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改变等各种因素影响,其发病人数有显著升高及年轻化趋势[1]。近年研究显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异常是HT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又是动脉壁病变的主要危险因子[2~3]。因此,HT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时会显著增加临床治疗难度。目前联合阿托伐他汀、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是临床治疗HT合并HHcy常用方案,对降低Hcy水平及对抗Hcy所致血管内皮损害具有重要作用,但受个体因素影响,有部分患者效果欠佳。VitB12有助于缓解HHcy病情,但其与常规用药方案联合效果尚无定论。本研究探讨阿托伐他汀、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VitB12联合治疗HT合并HHcy的疗效,旨在为完善HT合并HHcy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96例HT合并HHcy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8例。研究组女22例,男26例;年龄38~63岁,平均(50.46±4.69)岁;体质量指数18~25 kg/m2,平均(21.09±1.03)kg/m2;HT病程3~16年,平均(9.51±2.06)年。参照组女23例,男25例;年龄35~64岁,平均(49.96±4.64)岁;体质量指数18~25 kg/m2,平均(20.98±1.02)kg/m2;HT病程3~18年,平均(9.48±1.96)年。两组体质量指数、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HT诊断标准[4];Hcy血清水平>15μmol/L;入组前2周内无叶酸、B族维生素服用史;遵医性良好;患者、家属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有肝、肾、心功能严重障碍;有精神异常史。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改善饮食、不良生活方式等指导,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稳定血压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注册证号H20170216)、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国药准字H20103724)、维生素B12片(国药准字H14022782)联合治疗,阿托伐他汀10 mg/d、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5 mg/d、VitB12片0.5 mg/d、均口服,1次/d。参照组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VitB12治疗,用法用量同研究组。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显效: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Hcy血清水平<6μmol/L;有效: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Hcy血清水平6~15μmol/L;无效: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Hcy血清水平>15 μmol/L。显效+有效=总有效。(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舒张压(DBP)、收缩压(SBP)。(3)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顺应性(CC)。休息10 min,仰卧位,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iU22型)测IMT、CC。(4)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腹泻)。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参照组的81.25%(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DBP、SB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DBP、SBP均降低,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mm Hg,±s)

表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mm Hg,±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SBP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参照组组别 n DBP治疗前 治疗后4848 t P 83.36±5.7682.89±6.050.3900.69870.33±5.14*72.28±5.25*1.8390.069128.31±5.19127.94±5.870.3270.744122.37±4.30*123.18±4.12*0.9420.348

2.3 两组治疗前后IMT、CC对比 治疗前两组IMT、CC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MT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两组CC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MT、CC对比(±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MT、CC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CC(mm2/kPa)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参照组组别 n IMT(mm)治疗前 治疗后4848 t P 1.60±0.351.59±0.370.1360.8921.11±0.28*1.31±0.20*4.027<0.0010.13±0.030.14±0.021.9220.0580.21±0.02*0.18±0.03*5.765<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出现腹泻1例,恶心1例。参照组出现腹泻1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2/48),与参照组的2.08%(1/48)对比无显著差异(χ2=0.000,P=1.000)。

3 讨论

HT合并HHcy时可产生1+1>2效应,提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目前针对HT合并HHcy尚无特效治疗方案,积极控制血压、降低外周血Hcy水平是抑制病情进展的关键环节。

VitB12为蛋氨酸合成酶辅酶,能加快Hcy转化为蛋氨酸过程。有研究表明,补充VitB12可降低Hcy血清水平[5]。此外,叶酸属机体甲基间接供体,缺乏可致Hcy甲基化合成蛋氨酸过程受阻,造成外周血Hcy水平升高,发生HHcy[6]。因此,补充叶酸、VitB12是治疗HHcy的常用手段。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公认、效果确切的调脂药物,通过特异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阻断细胞中羟甲戊酸代谢过程发挥调节机体脂质作用,继而延缓,甚至阻断斑块形成过程,改善高Hcy所致动脉壁功能缺陷症状[7]。本研究将阿托伐他汀、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VitB12联合应用于HT合并HHcy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参照组的81.25%(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增加率,与学者张业金等[8]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此外,IMT是最能直观反映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随着HT合并HHcy病情进展,患者IMT值不断增加,同时血管顺应性降低[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IMT低于参照组,CC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阿托伐他汀、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VitB12联合治疗HT合并HHcy能显著改善颈动脉生理状态。分析可能是因外周血Hcy水平异常升高可加速胶原纤维生成并促进弹性纤维溶解继而造成动脉弹性纤维逐渐被胶原纤维取代、动脉弹力层被破坏,最终导致颈动脉僵硬度增加,而此治疗方案能进一步降低Hcy血清水平,减轻其对颈动脉的破坏作用,对促进损伤修复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联合阿托伐他汀、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VitB12治疗HT合并HHcy能进一步改善颈动脉生理状态,强化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

猜你喜欢

叶酸片马来酸依那普利
天冬氨酸氨氯地平合成工艺研究*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马来酸噻吗洛尔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小小叶酸片,困惑何其多
孕妇叶酸片怎么吃可以让宝宝更健康?
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价值分析
叶酸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依那普利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BNP水平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