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通膏外用结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腰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7-30田天照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腰背外用腰痛

田天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伤科 广东广州511300)

骨质疏松性腰痛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驼背、骨折等,患者往往以腰背疼痛就诊,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性腰痛发病率显著上升[2]。常规西医治疗疗程长,效果欠佳,温通膏是我院优秀中医制剂,适用于寒瘀痹阻型腰痛、痹症,临床应用多年,疗效佳。本研究探究温通膏外用结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腰痛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痛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2~87岁,平均年龄(68.7±3.0)岁。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68.8±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均以腰背疼痛就诊;符合中国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标准[3],并经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等确诊;可进行正常交流沟通,同意参与本调查研究。排除标准: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导致的腰背疼痛;合并严重心肾疾病;存在精神障碍。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者进行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查,并测量患者血肌酐清除率,血钙水平调节到正常值后方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阿法骨化醇片(国药准字H10950134)+钙尔奇D3片(国药准字H10950029)基础治疗,治疗期间叮嘱患者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并均衡饮食。

1.2.1 对照组 接受唑来膦酸结合吡罗昔康贴片外用治疗,唑来膦酸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13138),静脉滴注,5 mg,配比生理盐水100 ml,滴注时间超过15 min,静脉滴注前及静脉滴注后生理盐水水化,口服洛索洛芬钠片(国药准字H20030769)60 mg,3次/d。予吡罗昔康贴片(国药准字H20061167)外敷于腰部疼痛最明显部位,由固定护士执行,外用,1次/d,4~6 h/次,4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1个疗程,不予外用其他药物。指导患者试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1.2.2 观察组 接受温通膏外用结合唑来膦酸治疗,唑来膦酸方法及剂量同对照组。温通膏组成:丁香、白芷、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花椒等药物。取制作好的药膏,于微波炉加热至约40℃,1~2贴/次,外敷腰痛最甚处,敷贴时间为4~6 h,连续治疗4周,温通膏由固定护士严格按规程制作执行,不予外用其他药物。指导患者试验期间均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选择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评估患者前屈后伸痛、翻身痛以及静息性腰痛评分。该量表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严重[4~5]。(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选择美国医学局研究组开发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分为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卫生、情绪角色等领域,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比[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分,±s)

时间 组别 n 前屈后伸痛 翻身痛 静息性腰痛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3030 t P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3030 t P 5.4±0.25.5±0.40.7070.8771.1±0.53.0±1.22.2020.0125.7±0.95.7±0.60.3141.0001.3±0.53.2±1.23.1820.0106.2±1.36.4±1.50.2180.9151.9±0.92.6±1.12.8130.024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时间 组别 n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卫生 情绪角色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3030 t P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3030 t P 74.4±0.274.2±0.50.4710.82591.3±2.985.3±3.35.8030.01575.1±2.374.9±1.50.0001.00091.0±1.885.4±5.23.6850.01173.8±1.874.1±2.00.0001.00092.4±2.683.8±3.42.4850.01274.1±1.173.6±1.20.6560.72191.8±1.884.0±2.42.8420.010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主要以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量减少为主要特点,可引起骨脆性增高。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多样化,腰背疼痛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骨质疏松症患者自身骨形态、骨结构会受到一定损坏,直接影响患者股骨内部环境和软组织结构,进而导致患者骨内压上升,自身微循环不畅产生瘀血,患者在骨膜应力上升的基础上出现张力性疼痛。另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自身椎体会受到压缩、变形,就直接影响患者椎体的稳定性和肌肉张力代偿性。患者在椎体变形的刺激下,会出现痉挛性疼痛。常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对骨质疏松性腰痛的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易反复发作。

临床治疗骨质疏松药物较多,主要包括骨形成促进剂、骨吸收抑制剂等,如降钙素、双膦酸盐等。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短期疗效尚可,但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且给药途径不方便。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含氮双膦酸盐,能选择性地聚集在破骨细胞周围,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合成和移动,防止骨溶解病变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前列腺素疼痛,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轻患者疼痛感。此外,唑来膦酸还能有效增加骨量和骨密度,近中期的治疗效果明显,且给药途径非常方便[7~8]。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属于“腰痛、骨痿”等范畴,主要与肾亏、血瘀、痰瘀阻络等有关[9~10]。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正如《素问·痹论》所言:“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不仁。”治当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祛风消肿止痛[11~13]。我院温通膏是一种中药外用方剂,方中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之功效;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之功效,与诸药合用,可加强消肿,且具有止痒之功,预防外用药所带来的皮肤瘙痒等副作用;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合用,可活血散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花椒味辛、性温,《神农本草经》:“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

温通膏治疗骨科疼痛效果明显,且温通膏外用直接通过外敷、皮肤吸收的方式给药,能直接达到病灶,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加快组织恢复。而且,外敷给药能有效避免胃肠道降解、肝脾首过效应。温通膏与唑来膦酸结合使用,能充分发挥药物协同优势,优势互补,效果显著[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前屈后伸痛、翻身痛、静息性腰痛等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卫生、情绪角色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相近报道[15]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提示温通膏外用结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腰痛的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温通膏外用结合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肯定。

猜你喜欢

腰背外用腰痛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腰背酸痛抖小腹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龙卷风”缓解腰背疼
我为母亲治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