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骨痹熏洗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2021-07-30尚晓鹏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熏洗全血软骨

尚晓鹏

(河南省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密45237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为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多发于中老年时期,可诱发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1~2]。本研究采用自拟骨痹熏洗方辅助治疗KOA,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6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5.39±5.27)岁;病程7~20个月,平均(12.65±3.84)个月。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45~70岁,平均(54.98±5.18)岁;病程7~20个月,平均(12.70±3.79)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KOA的诊断标准;符合瘀血阻滞证的诊断标准[3];患者意识清晰。排除标准:重度骨质疏松、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膝关节周围存在皮肤黏膜破损或感染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的方法治疗,给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玻璃酸钠注射液,取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63226)15 mg,以及玻璃酸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1837)25 mg,放置治疗盘备用,并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四肢放松、伸直,选择膝关节进针点,并消毒进针点。将准备好的药物进行关节腔注射,注射完后,采用无菌敷料敷住针眼,且在1 d之内不可沾水,若膝关节部位存在积液,则先抽液再治疗,1次/周,连续治疗5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组方:海桐皮、玄参、赤芍各30 g,独活、白芷、鸡血藤、川芎、当归各15 g,没药、细辛各5 g,可将中药装入布袋内,置于中药熏蒸治疗机,并加入3 L的水,连接电源,当熏汽仓温度约为45℃时,可进行患者患膝的治疗,并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调整蒸汽温度,熏蒸35 min后,将药液倒出,并用药液擦洗患者患膝,擦洗时间约10 min,1次/d,连续治疗3周。同时,需注意患者进行关节腔注射当日,不可进行熏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1)疗效判定:痊愈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基本消失,活动无不适感;显著缓解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显著好转,活动时偶有疼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缓解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有所好转,活动时轻度受限;无效为患者症状无缓解或恶化。总有效=痊愈+显著缓解+缓解。(2)炎症介质水平:治疗前1 d、治疗5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3)膝关节功能: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症状,并进行评分,总分越低,则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差。(4)血液流变学指标:抽取患者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血液流变仪测量低切、高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检测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痊愈9例,显著缓解11例,缓解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痊愈12例,显著缓解14例,缓解15例,无效2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症状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评分比较(分,±s)

症状总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疼痛治疗前 治疗后肿胀治疗前 治疗后关节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4343 t P 3.94±0.804.05±0.790.64160.52298.01±1.7610.74±1.208.40400.00001.85±0.281.82±0.300.47940.63292.35±0.543.12±0.457.18320.00006.82±1.756.85±1.710.08040.93619.15±2.0113.01±2.038.86030.000012.61±1.7512.72±1.800.28730.774619.51±2.8526.87±3.3810.91620.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切、高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mPa·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mPa·s,±s)

血浆黏度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低切全血黏度治疗前 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治疗前 治疗后4343 t P 13.33±1.2613.37±1.310.14490.885211.62±1.159.78±1.047.78170.00008.14±0.638.18±0.690.28070.77967.03±0.506.25±0.348.45910.00002.19±0.322.16±0.410.37820.70621.78±0.261.45±0.226.35360.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水平比较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水平比较(pg/ml,±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水平比较(pg/ml,±s)

IL-6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组别 n TNF-α治疗前 治疗后4343 t P 58.01±11.2357.85±10.970.06680.946940.35±9.9725.76±8.547.28800.0000109.65±17.34110.54±16.970.24050.810578.32±15.7647.32±12.3310.15890.0000

3 讨论

KOA的发病是基于关节软骨的损害,关节软骨是一种存在弹性且表面光滑的透明软骨,具有缓解冲击、吸收减震的作用。关节软骨通过关节液代谢废物、吸收营养,一旦损伤,则难以修复。KOA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肥胖、年龄、营养、骨密度等相关。

中医将KOA归属于“骨痹”的范畴,认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可致经络阻滞,长期劳损可致筋骨损伤、气血凝滞,而成“骨痹”。《素问》提出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可致筋骨萎缩无用,肾藏精,而精血不足,致筋骨失濡养而发病,故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本研究中观察组膝关节症状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熏洗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KOA患者,能够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便等症状。中药熏洗药方由没药、细辛、独活、白芷、鸡血藤、川芎、当归、海桐皮、玄参、赤芍组成,方中没药散瘀定痛、消肿生肌;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皆属活血化瘀药;细辛、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属解表药;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属祛风湿药;当归补血活血、止痛,属补虚药;海桐皮风湿、通经络、止痛,属祛风湿药;玄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皆属清热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瘀、通络止痛的功效。瘀血阻滞证属于骨痹的常见证型,因此,临床多以活血散瘀、祛风止痛以论治。骨内压增高会减缓骨内静脉血流速度,导致关节软骨的营养受损,引起关节软骨降解,并造成软骨细胞凋亡,损坏软骨结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疗效。

炎症反应会导致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增高,MMPs可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的表达,导致胶原纤维、蛋白多糖的降解,引起关节软骨损伤;细胞因子(CK)属于小分子糖蛋白或多肽,可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调节细胞生理功能等,维持软骨基质功能和结构[4]。IL-6可促进MMPs的表达,使得细胞外基质中蛋白多糖、胶原纤维的降解,造成关节软骨的损害。TNF-α可造成软骨细胞产生过氧化反应,导致细胞外基质结构损伤,同时,导致软骨细胞受损。有研究表明,TNF-α可与部分白细胞介素产生协同作用,加速软骨的降解,从而破坏关节软骨的结构[5]。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分别为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自拟骨痹熏洗方能够通过抑制TNF-α、IL-6的表达,减轻KOA患者的炎症反应。血液循环障碍在KO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液循环异常,导致骨及软骨营养物质供应障碍,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排除也存在障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KOA病情。治疗后,观察组低切、高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药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度,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自拟骨痹熏洗方辅助治疗KOA效果确切,能够显著减轻KOA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膝关节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单纯关节腔内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玻璃酸钠注射液。

猜你喜欢

熏洗全血软骨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治阴道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