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米农药防治小麦病虫害田间示范试验

2021-07-30河南省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协会柴春莉

河南农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赤霉病植保防治效果

河南省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协会 柴春莉

一、试验目的

验证航空植保专用药剂纳米农药水性制剂(以下简称纳米农药)对小麦赤霉病、锈病、蚜虫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及调节生长、提质增产的作用,开发田间应用技术,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计与方法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固始县郭滩太平种植合作社,前茬作物为水稻。机播机收,土壤质地为黏土,田块平整,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小麦品种为泛麦8 号,播期为2019 年10 月30 日。每667 m2播种量17.5 kg,机播。基肥用45%高氮复合肥30 kg,2020 年2 月中旬追施尿素10 kg,3 月初每667 m2喷施禾阔双除40 g。防除麦田杂草。试验区小麦田间生长均匀一致,长势较好,与试验区外的大田小麦生长无明显差异。

(二)供试药剂及用量

纳米农药(由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为当地常用的2 种药剂: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每667 m2施用100 mL;25%氰戊·乐果乳油每667 m2施用50 mL。

(三)试验设计及田间排列

本试验为大区试验,药剂处理区2 个,每个区面积为1334 m2;试验区间隔区面积为1334 m2,空白对照区1 个,面积为66.7 m2,共3 个处理,不设重复,各区按顺序排列(见表1)。

表1 各处理农药使用情况

(四)施药方法

施药器械为植保无人机,其作业参数为飞行高度2 m,速度4 m/s,施用用液量2 L。施药时间为小麦抽穗扬花期,防治2 次。第1 次防治时间为4 月13 日,第2 次防治时间为4 月21 日。

三、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赤霉病防治效果调查

1.调查时期。当小麦赤霉病发生已成定局时,调查各个处理区的病情。

2.调查方法:每个处理区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方 法。每点调查100 穗直立穗,共调查500 穗。并根据分级标准记录病级,计算各处理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二)小麦蚜虫防治效果调查

固定点调查,施药前取5 个点(0.5 m×0.5 m)进行调查,并进行标记,施药后第3 d 在同点进行虫口密度调查。

(三)小麦产量调查

产量调查:每个处理区按5 点取样法取样,每点调查1 m2有效穗,每区选择100 穗,带回室内统计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折算出每667 m2产量,计算保产效果。

四、结果与分析

(一)安全性

施药后不定期观察,试验各处理区未发现药害症状,处理区小麦叶片、株高、灌浆等指标与清水对照区无差异,小麦生长正常,在试验的剂量下对小麦生长安全。

(二)防治效果

由表2 可知,纳米农药处理在每667 m2用量100 g的情况下,对小麦赤霉病的病穗防治效果为82.61%,病指防治效果为84.8%,高于本地常规对照药剂,病穗防治效果比对照药剂高10.87 个百分点;病指防治效果分别比对照药剂高7.61 个百分点。

表2 赤霉病防治效果调查

试验结果(见表3)表明,对蚜虫的防治效果,纳米农药为97.93%,比对照药剂高3.07 个百分点。从保产效果看(见表4),纳米农药比空白对照增长10.18%,比当地对照药剂增长4.82%。

表3 小麦蚜虫防治效果调查

表4 小麦产量调查

(三)纳米农药方案减药量

纳米农药方案比当地对照药剂每667 m2减少有效成分用量33.2 g,比当地对照药剂减少有效成分用量70%。

五、小结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看出,纳米农药方案(丙硫菌唑6 g+戊唑醇6 g+高效氯氟氰菌酯1 g+噻虫嗪1.3 g+芸苔素内酯0.0005 g),每667 m2使用量为100 mL,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减药量增产量来看,纳米农药方案每667 m2有效成分用量比当地对照药剂减少33.2 g,减少有效成分用量70%,增长产量4.82%,而且对小麦生长安全,是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理想药剂,可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赤霉病植保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农业农村部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