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世界整体性认知

2021-07-29杨灵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入世全球化历史

杨灵

笔者在第22课实际教学中产生疑问。本课知识点较多,包含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明的多样性,体系繁杂,知识点纵横交错。在过去的旧版教材中甚至以一单元的形式来讲解,如今却被容纳在一课时中。但仅仅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角度去归纳罗列,这样简单的处理,新课程标准该如何呈现,历史立意何在?

“既然历史在不断地纵向和横向发展中,已经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历史,那么,研究历史就必须以世界为一全局,考察它怎样由相互闭塞发展为密切联系,由分散演变为整体的全部历程,这个全部历程就是世界历史。”[1]吴于廑先生关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理论让人深思。本课不正是纵横交错的世界历史整体化发展的概貌吗?笔者试以唯物史观视域下辩证的角度,以部编版教材《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为例来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隐藏的世界。

一、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发现整体世界

通过吴于廑先生对整体世界观的阐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首先从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横向了解世界整体化,并以时间为轴纵向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本课内容说说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并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

学生会发现各个领域新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变化不仅仅因为旧格局的消失,也受到经济全球化,世界信息化,与世界政治民主化的影响。在归纳分析史实的过程中,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正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但是,当学生以唯物史观来阐述世界整体化趋势时,又会有新的疑问。如果世界的整体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这一切都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为什么当今世界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和矛盾却越来越多?例如9.11恐怖主义事件,中东局势紧张,“逆全球化”等等。学生心中的疑问就是历史课堂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契机所在。

二、以发展的观点分析矛盾

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根源为何?问题的解答需要建立在对史料的分析上,因此,教学过程的第二部分设计如下:

多极力量的博弈与平衡

过渡:二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特别是随着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消失,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但世界依旧动荡不安。

【展示材料】

材料一:   随着阿富汗战争的结束,美国把对伊拉克动武提上日程……由于美国的坚持并进行了大量斡旋,争取到英国、西班牙等国的支持。……在联合国,英、西等国支持美国……法、德、俄、中则公开反对,法、俄甚至扬言使用否决权。[2]

材料二:  大多数国家认识到:联合国并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美国在战争中所遇到的困难都与它未能获得联合国的授权有关……此外,法德俄等反战国家通过阻止战争决议的通过,向美国展示了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意识到,单个国家虽无法与美国的单边主义抗衡,但是联合国提供了一个多极的力量制约超强国家的最佳舞台。[3]

教师设问:

(1)美国想通过联合国授权来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否如愿?

(2)材料中“联合国并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的表现和原因。

(3)根据以上内容综述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4)当今形势下,中国应该如何面对?

学生阅读材料后,自主探究。分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第一问中简单地回答美国未能如愿获得联合国授权对伊动武是由于其他大国的反对,再进一步深化到联合国不会任由美国摆布的具体表现和原因。通过材料中“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来源于他未能够得到联合国的授权”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发现美国操纵国际事务的权威受到挑战,联合国的独立性正在不断增强,并成为了多极力量发展与博弈的重要平台。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4]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这种模式是建立在旧世界的基础之上。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之下,世界整体发展却不断冲击美国原有的交往模式,矛盾冲突由此而生。但当今经济全球化本身又存在着逻辑悖论。

经济全球化中的逻辑悖论

世界贸易组织WTO被誉为“经济联合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和标志。笔者以中国复关到入世为视角,因为中国入世的艰难正是原有资本逻辑悖论影响下的结果,这些悖论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性问题。

材料三: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WTO各成员中引起普遍的疑虑和担忧。发达国兴家自不待言,流行“中国威胁论”,怕经济上站起来的中共也在政治上让“红色”渗入全球,因此,步步设防,处处作梗,谈判中漫天开价,有时搅的天昏地暗。[5]

材料四:拉米强调:你不要指望欧洲吃美国的剩饭!我得超过美国的要求。[6]

材料五: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利益,欧盟虽然用一个声音说话,但15个成员国的目标各有侧重,法国关心香水,德国关心汽车,意大利关心丝绸。[7]

(1)中国为何没能在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前加入?

(2)中国与欧盟的谈判为何艰难?

(3)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材料中汲取关键信息,学生可以从世贸组织中各类成员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态度了解入世艰难的原因。发达国家的漫天要价,发展中国家的难缠。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整体世界的突出表现是经济全球化,缺失了中国的世界贸易是不完整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那么,为何中国入世还会那么艰难?学生们很快会发现两种原因,除了切实的贸易利益,经济利益之外,发达国家所谓抵制“红色”渗透世界的观念,也是入世艰难的原因之一。中国入世的种种艰难其实已经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在口號之下的真实世界。世界贸易组织是整体世界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平台,但实际上仍处于旧资本逻辑的控制之下。而这种资本逻辑产生的大量悖论,必将带来更多全球性的问题和矛盾。

首先,资本主义国家为满足资本扩张必须打破隔阂,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无法实现真正的贸易自由化。例如,美国推行的所谓“贸易自由区”中的种种反面案例。

其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的所谓自由平等开放的价值观念,只是个用于掩盖资本掠夺的幌子。在旧逻辑的影响下,各国的贫富差距正进一步拉大。而这种逻辑下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却在增加经济失控的风险。发达国家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而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掠夺,以及资本扩张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等负面问题,都促使“逆全球化”现象的产生。世界各國只有打破旧逻辑,摸索新的理论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新理论一定是以准确认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前提的,只有用发展辩证的眼光分析人类历史上的冲突,才能对这些冲突的本质有更正确的认识,才能找到解决这些冲突的根本途径。

三、整体观念探索世界历史的合理未来

上一阶段的教学设计已经向学生展现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文化的多样性,社会信息化的加速都需要一个更加合理的世界秩序。教学第三个阶段,旨在启示高中生主动承担对世界问题的思考和担当。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产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提出的新思路,新方向。“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在“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理念上符合整体世界更加合理的要求,符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而且指导了建设“一带一路”,创建亚投行等行动,努力为世界各国打破资本逻辑的悖论困境,为世界各国之间良性国际交往提供更好的平台和途径。高中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世界整体进行分析,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构建新的国际秩序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各国之间更好交往的必然结果。这一学习过程本身便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9]由此,具体教学也过渡到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了解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和和谐理念,以及中国政府率先身体力行,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等具体措施,使自己发展并惠及世界。增强高中学生的世界认知、国情认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新的教材,新的挑战。赵亚夫先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是专业的教育者,即历史教育,它不等于史学教育。”教师一定要回归历史教育的视角,在困惑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本课内容以世界历史整体化发展为主题,在唯物史观视域下,学生运用辩证法中普遍联系、发展、全面整体的观点发现问题,剖析现象,从而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性和必要性。学生的唯物史观核心素养和个人能力就在课堂“头脑风暴”中得到了提升。历史教育的魅力才得以展现,实现以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注释】

[1]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第106页。

[2]李景治:《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的新变化——伊拉克战争及其影响评析》,《国际论坛》2003年第5期,第3页。

[3]刘亚男、吴勇:《伊拉克战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武警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82页。

[4]徐国民:《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与理论反思——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指向的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77页。

[5][7]杨晓升、雯子:《莱蒙湖作证——中国15年入世谈判史解密》,《北京文学》2002第1期,第25、22页。

[6]赵忆宁:《中国入世十周年:石广生回溯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21世经济报道》2011年12月12日,第6页。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8页。

[9]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页。

猜你喜欢

入世全球化历史
出入相宜天地宽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中国入世15年
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