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小雅·何草不黄》“何人不矜”考辨

2021-07-29茹兆龙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孔颖达郑玄尔雅

茹兆龙

《诗·小雅·何草不黄》中的“何草不玄,何人不矜”一句,郑玄、孔颖达、朱熹等学者认为“矜”同“鳏”,即无妻;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则认为“矜”当训为病。从“矜”字在整本《诗》中的用法,上下文的对照,以及其他征夫诗的互相佐证来看,训“矜”为无妻更加合适。

一、前代学者的两种观点

《何草不黄》是《诗·小雅》中的最后一篇,是一首征夫诗,共四章,章四句。其第二章:“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学者对矜字的解释主要有两种,郑玄、孔颖达、朱熹认为矜是无妻,王引之、马瑞辰则认为矜是病。

在认同矜是无妻的学者中,郑玄直接将矜训为无妻,没有交代矜是否存在通假等情况。郑笺曰:

无妻曰矜。从役者皆过时不得归,故谓之矜。

孔颖达补充说明了矜和鳏是古今字,根据鳏而释矜为无妻。孔正义曰:

无妻曰矜……矜与鳏,古今字。

朱熹则认为是版本问题,韩诗本作鳏。朱集注曰:

古顽反,韩诗作鳏,叶居陵反。

在认同矜是病的学者中,王引之训矜为病的原因有二,一是“瘝”“鳏”“矜”古字通,根据《尔雅》“鳏,病也”将矜训为病,二是“何人不矜”与上文“何草不黄”“何草不玄”句式相近,互为对照,王引之释玄、黄为病,则矜也应为病。《经义述闻》曰:

引之谨案:“矜”读为“瘝”。《尔雅》“鳏,病也”,郭注引《召诰》“智藏瘝在”。又《康诰》“恫瘝乃身”,某氏传曰:“瘝,病也。”《后汉书·和帝纪》“朕寤寐恫矜”,李贤注引《书》“恫矜乃身”。“瘝”“鳏”“矜”古字通,上文“何草不黄”“何草不玄”,玄、黄皆病也,说见前“我马玄黄”下。则“矜”字亦当训为病。“劬劳于野”,故言病也。《尔雅》曰:“劬劳,病也。”

马瑞辰基本承袭了王引之的说法。《毛诗传笺通释》曰:

瑞辰按:矜,古通借作鳏。盖鳏从眔声,古读如昆,与今双声,故通用。《尔雅·释诂》:“鳏,病也。”鳏即矜也。《后汉书和帝纪》“朕寤寐恫矜”,李贤注:“矜,病也。”字别作瘝,《书》郑注:“瘝,病也。”“何人不矜”犹言何人不病耳。《尔雅·释言》又曰:“矜,苦也。”又《广雅》:“矜,危也。”义并与病近。笺训为鳏寡,失之。

不论矜被训为无妻,还是被训为病,学者们对“矜”“鳏”“瘝”古字通的看法都表示了赞成。结合诸位学者的解释,矜、鳏本都写作矜,鳏在用字的过程中从矜中慢慢分化出来,则矜是古字,鳏是今字,鳏是假借字。这一点在《康熙字典》以及郝懿行《尔雅义疏》中都可以得到考证。

《康熙字典》矜字、鳏字有云:

矜又同鳏。《诗·大雅》不无矜寡。《礼·王制》老而無妻者谓之矜。《集韵》通作<罒鱼><矛眔>。《琅琊代醉编》鳏寡之鳏,《礼记》作矜,哀矜之矜。前汉于定国传作鳏。二字通声互用也。

鳏又与瘝同。《尔雅·释诂》鳏,病也。郑樵注:鳏,即瘝也。

《尔雅义疏·释诂上》云:

鳏者,亦假借字也。经典通作矜。《书》:“有鳏在下。”《史记·五帝纪》作:“有矜在民间。”《后汉书·和帝纪》云:“朕寤寐恫矜。”李贤注:“矜,病也。别作瘝。”《书》:“智藏瘝在。”正义引郑注:“瘝,病也。恫瘝乃身。”郑注:“刑罚及已为痛病。”按瘝字《书》所无。《玉篇》《广韵》有:“癏字,古顽切。云病也。”疑瘝、癏形近而讹耳。

二、矜、鳏二字在《诗》中的用例

然而,仅凭“矜”“鳏”“瘝”三者古字通就把矜训为病是立论不足的。综合以上解释矜、鳏二字的用例,可以发现这两个字在《礼记》中习惯写作矜,而在《尚书》中习惯写作鳏。矜和鳏在整本《诗》的正文中不止出现了一次,那么《诗》对这两个字的用字习惯又是什么呢?矜除了出现在《何草不黄》一篇中,还在《诗》里出现了四次,分别在《小雅·鸿雁》《小雅·巷伯》《小雅·菀柳》以及《大雅·烝民》中。其训义一共有四种,分别是“苦”“怜”“危”以及“同鳏,无妻”。鳏在《诗》里出现了两次,分别在《齐风·敝笱》和《小雅·鸿雁》中。其训义一共有两种,分别是“大鱼”和“老而无妻”。在《诗》的用字当中,有矜同鳏的例子,却没有矜为病的例子,“何人不矜”中的矜训为无妻则更符合《诗》的用字习惯。它们在《诗》中的具体出处及训义罗列如下:

(一)《小雅·鸿雁》:“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毛亨、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人训矜为怜,马瑞辰以矜从今声,怜从令声为由,质疑矜和怜并非假借字,依据《尔雅》将矜训为苦。鳏在此被训为老而无妻。

毛传:矜,怜也。老无妻曰鳏,偏丧曰寡。郑笺:爰,曰也。王之意,不徒使此为诸侯之事,与安集万民而已。王曰:“当及此可怜之人,谓贫穷者,欲令赒饩之,鳏寡则哀之,其孤独者收敛之,使有所依附。”孔颖达正义:不但安民而已,亦当及此可怜之人,贫穷者,令赒饩焉。又哀此无妻之鳏夫,偏丧之寡妇,当收敛之,使有所依附也。

朱熹集注:矜,怜也。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瑞辰按《说文》:“矜,矛柄也。从矛,令声。”传训怜者,以矜为怜字之假借。字从令声,不从今声。然据《说文》“怜,哀也”,以可哀之人为怜,似为费解。今按《尔雅·释言》“矜,苦也”,旧疏引《诗》“爰及矜人”,是矜人即苦人,又为怜义之引申,犹《吕览》言苦民,(《吕览·贵因篇》:“汤武遭乱世,临苦民。”)矜人与劳人、棘人、惮人义并近。《韩诗》训惮人为苦人,与矜之为苦义同。又《诗》“居以凶矜”,传:“矜,危也。”危、苦义亦相近。此传训矜为怜,笺因增其文为“可怜之人”,失之。

(二)《小雅·巷伯》:“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矜为怜。

孔颖达正义:彼骄人好好然而喜,我劳人草草然而忧,故仰告苍天,苍天何不视察彼人之虚妄,而矜哀此劳人。

朱熹集注:骄人谮行而得意,劳人遇谮而失度,其状如此。

(三)《小雅·菀柳》:“曷予靖之,居以凶矜。”矜为危。

毛传:矜,危也。郑笺:王何为使我谋之,随而罪我、居我以凶危之地?谓四裔也。

朱熹集注:凶矜,遭凶祸而可怜也。

瑞陈按《方言》:“厉,今也。”戴震曰:“今当为矜。”厉与矜同义,厉为危,故矜亦为危。《广雅》:“矜、厉,危也。”

(四)《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矜同鳏,老而无妻。

孔颖达正义:维有仲山甫则不然,虽柔亦不茹,虽刚亦不吐,不欺侮于鳏寡孤独之人,不畏惧于强梁御善之人。

朱熹集注:不茹柔,故不侮矜寡。

(五)《齐风·敝笱》:“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鳏为大鱼。

毛传:鳏,大鱼。郑玄笺:鳏,鱼子也。鲂也,鳏也,鱼之易制者,然而敝败之笱不能制。

朱熹集注:鲂、鳏,大鱼也。

三、王引之以玄、黄二字推断矜字释义的不合理性

除《诗》的用字外,还需结合《何草不黄》篇的上下文,寻找矜最合适的解释。王引之运用了对文的方法,认为矜与上文的玄、黄对照,应训为病。但如果严格对文的话,“何草不黄”应和“何草不玄”对照,“何人不矜”应和“何日不行”对照,矜和玄、黄并不在准确的对应位置上,这样对文是有失偏颇的。况且,玄、黄在这里真如王引之所说要训为病吗?如果玄、黄不是病,其推断出矜是病的结论也是不成立的。王引之之所以训玄、黄为病,来源于他在《周南·卷耳》中对“陟彼高岗,我马玄黄”的训释:“‘玄‘黄双声字,皆谓病貌也……‘何草不黄‘何草不玄,玄、黄亦病也,犹言无草不死、无木不萎也……《尔雅》曰:‘虺隤、玄黄,病也。凡物病皆得称之。”王引之没有从玄、黄的本义出发,而是直接把“玄黄”一词的含义强加到了一个字上,其实玄、黄二字是可以分训的。

“何草不玄”,郑笺:“玄,赤黑色也。始春之时,草牙蘖者将生,必玄。”孔颖达正义:“《释天》云:‘九月为玄。孙炎曰:‘物衰而色玄也。《诗》曰:何草不玄,与此始春之言不同者,《尔雅》所言月名,皆不以草色。李巡曰:‘九月万物毕尽,阴气侵寒,其色皆黑。是阴而气寒之黑,不由草玄色。孙炎之言谬矣。”王先谦引胡承珙案云:“《易林·蒙之蒙》云:‘何草不黄?至末尽玄。室家分离,悲愁于心。则焦氏明以草玄为物衰之候,非春初始生之谓。以经文先‘黄次‘玄,是经历秋冬,已足见逾时之久,不必又明年春生而玄也。”郑玄训玄为始春草发芽的颜色,孙炎和焦延寿将玄训成九月万物衰颓的颜色,孔颖达则引李巡“九月阴气色黑”的说法,赞同郑玄,反驳孙炎。在此使用孙炎“物衰而色玄”的解释更为合理。

“何草不黄”,郑笺:“草生而出,至岁晚矣,何草而不黄乎?言草皆黄也。”朱熹集注:“草衰则黄。”按《说文解字》:“黄,地之色也。从田,从炗。炗亦声。炗,古文光,凡黄之属皆从黄。乎光切。”黄是大地的颜色,草木衰败时就呈现黄色。“何草不黄”的黄直接解释成草衰则黄更为确切。之所以把玄、黄训为病,应该是万物呈现玄色、黄色时正处于衰败的状态,犹如病态。但病毕竟是引申义而不是本义,玄、黄还是训为枯萎、衰败更合理,王引之的推断是不合适的。

四、从语境逻辑以及征夫诗的互相做证来解释矜

矜被训为鳏在逻辑上更通顺,更能起到讽刺的效果。《何草不黄》以草、兕、虎、芃、狐等物象起兴,其中,前两章的第一句是起兴句,后两章的前两句是起兴句,剩下部分则是描写征夫的劳苦。起兴强调的是人和植物、动物之间的区别,人本不该像植物、动物一样生活,但现在周幽王用兵不息,且用兵如同用禽兽,如此描写从而达到讽刺周幽王的效果。“何草不黄,何日不行”,草都是要枯萎的,人不能像草一樣天天行军,但现在偏偏让人终日行军;“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兕和虎都生活在旷野之中,人不能和兕、虎一样始终生活在荒郊野外,但现在人也不得不生活在荒郊野外;“有芃者狐,率彼幽草”,芃和狐都可藏匿在幽草之中,人不能和芃、狐一样一直藏匿在幽草之中,但现在人也不得不行走在通往战场的周道上。现在再看“何人不矜”所在的这章。如果将矜训为无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尽人皆知的常情,可现在的情况偏要让人违背这种自然规律,不把人当作人,而是把人当作直到枯萎死去也依然孤苦伶仃的小草,自然地引出“独为匪民”的结论,达到讽刺的效果。但如果把“矜”训为“病”,草都要生病,人本来也都要生病,既然人的性质和草的性质别无二致,那么征夫战死沙场就是合情合理的了,就达不到讽刺的效果。

《何草不黄》是一首征夫诗,还可以通过其他征夫诗来互相论证“矜”应被训为“老而无妻”。《小雅》中共有《采薇》《出车》《杕杜》《六月》《采芑》《渐渐之石》《何草不黄》七首征夫诗。其中,《采薇》《出车》《杕杜》是一组诗,言周朝未建立之时,文王奉殷王命北伐玁狁,守卫中国,《六月》《采芑》描述的是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玁狁和方叔伐楚,《渐渐之石》《何草不黄》则是周幽王时征伐夷狄之事。《采薇》中有“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郑笺云:“古者师出不逾时,今薇生而行,岁晚乃得归,使女无室家夫妇之道,不暇跪居者,有玁狁之难,顾晓之也。”由此可见,因为玁狁侵犯,国家不安宁,作为国家基本单位的家庭便也不能安定,许多男子没有成立自己的家庭,只得厉兵秣马,奔赴战场。郑玄虽解释古代军队有明确的出征和归来的时间,但这只是鼓舞士气的理想情况,现实并非如此。孔颖达对此句的正义曰:“若然《出车》曰:‘春日迟迟,薄言旋归,则此戍役以明年之春始得归矣。期云岁暮,暮实未归。”此次作战本希望一年之内凯旋,但还是拖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连富有仁德的周文王都无法完全按照约定的期限停止战争,更何况是昏庸的周幽王呢?一来征夫们本就没有结婚,二来停战的时间遥遥无期,人人尽是鳏夫便可想而知了。

综上考察,《何草不黄》“何人不矜”中的矜,当训为同鳏,无妻。这是从字的本义,《诗》的用字习惯,上下文的逻辑等多方面的解释,矜训为病则是学者的过度解释。

猜你喜欢

孔颖达郑玄尔雅
从官场到书房
一代通儒郑玄
郑玄“文王受命”问题考论
孔颖达论为政之道中的道德因素
郑玄:做官不如读书
硕师鸿儒孔颖达传略
《尔雅注疏》点校零识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衡水历史名人孔颖达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研究
作家尔雅《同尘》研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