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

2021-07-29周巍

传媒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全媒体党课

周巍

摘要:全媒体时代,通过讲故事来阐述、宣讲理论,给人以启迪并使人产生共鸣,成为党课的创新传播形式。党课《从“心”出发》在故事内容、讲述者、讲述方式、传播平台等方面精心谋划,既讲“好故事”,又“讲好”故事,成功提升了党课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党课。

关键词:党课 讲好故事 全媒体 理论宣讲

全媒体时代,在碎片化、及时性、微叙事的传播环境下,受众的心理需求产生了极大变化,通过讲故事来阐述、宣讲理论,给人以启迪并使人产生共鸣,成了党课的创新形式。2019年,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阿基米德传媒等联合制作推出了《从“心”出发》全媒体党课。党课系列视频在今日头条发布后,短短几天点击量就达到1100万,由党课内容精心剪辑而成的短视频在抖音APP上播放量也超过200万次。同时,全国有40多家电台联合同步播出,党课内容还登陆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高质量的主题党课催生爆款传播现象,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党课。其在故事内容、讲述者、讲述方式、传播平台等各方面精心谋划,成功提升了党课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一、如何讲“好故事”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故事是最容易打动人,也是最容易让人记得住的。对党课来说,生动鲜活的故事可以使党的理论知识事件化、形象化、生活化,实现政治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这比单纯灌输说教要更有浸润感。党课《从“心”出发》充分考虑了网络传播特点,围绕主题精心挑选故事。

1.注重整体性。碎片化的传播特征并不代表内容的散乱,事实证明,能够引流、持续发力的网红产品或个人都具有整体性特征,或是统一延续性的风格,或是多维度地展现特定主题。因此,党课的故事选择也要有整体性视角,做到分散开来每个故事都精彩,整合起来又可以从多角度阐释党课的中心思想及精神价值。党课《从“心”出发》主要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因而沿着“初心可贵、初心可鉴、初心可行”的整体编排和发展脉络,根据叙述的逻辑结构甄选了22个小故事,分布在8堂课中。其故事选取还特别注意故事的传播度和新鲜感,既不能是大家都听过的,也不能全是陌生的,要做到经典故事新素材、身边故事新亮点。因而既有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鲜为人知的初心故事,也有秦振华、钟扬、牛犇等优秀党员的担当故事,还有清华大学女博士石嫣、职校技能高手宋彪等基层“小人物”的奋斗故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共同的初心。该党课既注重历史与现实的传承,也关注组织与个人的联结,整体性、立体化地诠释了“初心”的内涵。

2.增强现实性。个体的命运是时代的缩影,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存状态切入,带着泥土沾满露水的“草根”故事更具说服力。党课《从“心”出发》在故事选择上紧扣时代主题和社会脉搏,直面群众关切点、民情结合点、受众共鸣点。一是善于从热门电视剧里提炼素材。为了增强故事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党课引入了热门电视剧的剧情。比如,借用热播电视剧《小别离》《欢乐颂》《都挺好》的剧情来反映人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与诉求,从而印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二是注重挖掘身边人、身边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第十六条特别规定,党课要“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因此,《从“心”出发》挖掘了不少身边人的初心故事。比如,来自安徽农村的21岁职校生宋彪,从“拿不好笔杆子,那么就拿好工具”的信念出发,用勤奋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拿下了世界技能大赛唯一的大奖,创造了奇迹,他在入党申请书写下“用自己的努力阐释新时代工匠精神”,展现了平凡人的“逆袭之路”。山西右玉县的19任县委书记70年的执着坚守,只为做一件短期内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看似“没有出息”“没有政绩”的事——种树,而正是这样的坚持使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今天的“塞外江南”,被联合国评为最佳宜居生态县,展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中国奇迹。

3.把握细节性。细节可以描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及事件的走向,使人物更加生动、情绪更加饱满、故事更加立体,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党课里的人物故事,如果忽视细节的描绘,容易造成“高高在上”的距离感或是“千篇一律”的模式感,起不到触及心灵的作用。特别是有些故事,你讲我也讲,要想吸引人,更加要注意对细节的挖掘。因此,《从“心”出发》在故事的细节打磨上下足了工夫。比如,在讲述单霁翔对故宫管理变革的故事里,特别举出故宫洗手间改造的例子。单霁翔和故宫的工作团队在仔细分析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女士的洗手间应该是男士洗手间数量的2.6倍,为此,故宫对男女洗手间的比例进行了调整。厕所虽小,事关民生。这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描写,更好地体现了故事主人公“以人民为中心”的务实作风。再如,在讲述著名演员牛犇下定决心递交入党申请的故事里,特别提到他以前对入党这件事退缩时的心理活动,他认为党员应该是最优秀的,但现实中有的党员表现未必那么先进,自己不入党也可以为党和人民做贡献。这个心理纠结的细节,为其后来受到电影《邹碧华》的触动,坚定入党信念做了对比铺设,通过对人物入党过程中内心活动的细致刻画,使受众获得了质朴真切的情感体验,也使党课的价值观和意义通过细节表达出来。

二、“讲好”故事的策略

有了好故事作基础,如何讲好这些故事,是检验党课内容感染力、引导力、传播力的关键因素,应当从讲述者、讲述方式、传播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

1.根据“人设”来讲课。“讲好”故事,首先要重视讲述者,好的讲述者可以赋予故事更鲜活的生命力。《从“心”出发》的讲师是8位“80后”党校青年博士,他们一改以往受众对“博士”“党校老师”严肃刻板的符号印象,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大胆尝试根据“人设”来讲课,令人印象深刻。《从“心”出发》根据不同讲师的风格、特点、成长历程等,提炼“人设”,配以适合的故事,使讲师自然融入故事中,让受众有一种真实感,以此提升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比如,“散发着档案馆迷人气息的历史学博士”从中央档案馆保存的一份珍贵历史文物开始,讲述青年毛泽东“初心”确立的过程,就好像是把档案馆丰富的史料文字转换成了激情澎湃的故事;“最懂黑科技的政治学博士”带来的是关于普通人的“创造”故事,从博士后到农民的石嫣面對大学专业、就业、再就业等四次重要选择,向大家证明“创造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为母则刚、更懂担当的女博士”讲述的是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群众绝壁凿天渠来改善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故事。为了丰富“人设”,讲师还前往故事发生地,亲身体验、采访调研,使自己从一个旁观者变为亲历者,增强代入感,讲出的故事自然是有血有肉、入情入理。

2.透过故事说道理。党课不同于新闻报道,也不同于主题演讲,要体现“课”的特点,如果说故事是“形”,那么道理就是“魂”,只有引导受众透过故事看清本质,认识到其中蕴含的精神要义和理论价值,才能使故事真正发挥成风化人的实际效用。《从“心”出发》在内容设计上,构建“故事讲述—原因分析—理论提升”的阐释模式。例如,在讲述浙江义乌变身“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的故事时,从老书记谢高华“大胆拍板”,聘请外国人担任“城管”即“洋街长”,聘请各行业的人担任“改革体验官”切身体验改革成效等,回答了义乌是如何“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进而告诉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党员干部敢于创造、善于创造,但创造不仅包括改革开放的宏大叙事,也包括细节细微处的精彩呈现。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创造。每个人在每一件事,每一个时刻,都有创造的可能性。只有做到“求新”“求先”“求特”“求解”,才能让我们更富于创造精神。

3.增强受众参与感。全媒体时代受众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普遍提高,要使党课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必须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参与空间,激发受众的参与意识。在录制现场,《从“心”出发》采用的是近距离的剧场模式,背景是寓意深刻的广阔“星空”,营造沉浸的氛围感。每节课会由金牌主持人秦畅引入讲师,然后通过提问互动、讲师评述的形式穿插进行。例如,第一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第一次听到“初心”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在大家踊跃的发言中,讲师从《华严经》的“初发心”,讲到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的回信中第一次提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故事。通过聚焦每一位发言参与的人,以互动带故事,营造彼此启发、相互影响的课堂,从而获得共同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成长。同时,在呈现方式上,不仅依靠语言文字,还充分利用好图片、影像等视觉符号,使受众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内化故事的价值意蕴,实现生动叙事与价值指引的有机结合。在网上,《从“心”出发》的几家主办单位也非常重视受众的互动参与感,通过设立话题讨论、精选留言推送等,提供更广阔的话语空间,促使受众自觉主动地社交平台分享,增强了全民传播力度。

4.纸网联动共发力。全媒体不仅是一种传播手段和媒介形态,更是一种传播理念和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因此,要善于运用最灵活的新媒体手段、最适合的内容制作方式,创新党课的传播载体,提升党课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为“讲好”故事增添活力和魅力。《从“心”出发》充分利用了不同渠道在行业间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精心布局,提升内容表达的层次性。比如,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億,占网民整体的88.3%。短视频用户成为全媒体时代最庞大的受众群体。因此,《从“心”出发》不仅将录制好的党课内容上传今日头条、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还充分考虑短视频用户的需求特点,将党课故事中的金句、精华等剪辑成更容易传播的短视频,在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全网分发,点燃网络热度。同时,阿基米德APP提供党课音频内容,上海市党建服务中心等线上资源先后发布相关音视频节目,满足受众随身听、随时看的需求。此外,考虑到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学习资料,《从“心”出发》基于音视频党课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故事叙述、理论表达,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同名书籍,扫描书籍中的二维码亦可收听收看,形成“主题出版+党课”纸网联动的叠加效应,让好故事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主流舆论面临着激烈的话语竞争,传统的内容生产、叙事风格及传播方式无法满足受众的现实需求。为了有效化解正面宣传、理论宣讲难的问题,《从“心”出发》主动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内容传播特点,不仅会讲故事,还努力讲“好故事”,并积极探索“讲好”故事的方式,把宏大叙事的“大主题”与生活实践的“小切口”结合起来,把党课内容的“普通话”与网络空间的“流行语”结合起来,赢得了超高的点击率和播放量,壮大了主流舆论的影响力版图。

作者单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加强‘四史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ZDA0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潘高峰.线上党课入耳入脑又入心:实现对近7亿人口的覆盖式传播[N].新民晚报,2019-07-22.

[2]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从“心”出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全媒体党课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海伦市 多管齐下讲党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党课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重庆永川:构建党课教育评价体系
安徽亳州:微型党课比赛 践行群众路线
“4+3”模式增强党课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