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历史课堂多元史料运用
2021-07-29刘金鹏
刘金鹏
深度学习即专注深入学习、批判反思学习和整合建构学习,近年来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和学习热点,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方法。课堂之上的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不可分割。深度教学是指能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度理解的教学[1]。通过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实现师生间的良好互动,使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2]。不仅有利于理解史实和感知历史,亦有助于涵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史料是教学的基础和学习的基石。史料大体可分四类:文献、实物、口述和图像。部编教材有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史料,《中外历史纲要》(上)“以卡片形式呈现的文字史料有123例,图像史料227例”[3]。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而后应用于课堂,是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笔者试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为例,浅析如何通过史料的运用来促进历史课堂的深度学习。
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思考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讲述了政权更迭、民族交融、隋唐制度和文化发展等内容,而本课内容从三国至隋唐,持续680余年;领域涉及宗教、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容量大,涵盖面广,知识点密度大,正文多以结论形式一笔带过,缺乏一定的历史脉络,但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清晰。因此,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如课前导学案的使用、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等。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4]是新课标中的要求。而本课重点是文学艺术的专业化和中外文化交流,难点为儒、道、佛在这一时期的发展。[5]笔者简要梳理了本课知识点,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科书上的信息,不要悉数展开讲解”[6],以关键问题带动整节课的教学,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深度学习的目标,是本课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自课程改革以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基本取代了灌输式教学,史料的运用必不可少。本课以“永平求法”和“白马驮经”做导语,有多个图像史料和文字史料,功能性栏目对正文进行了多次解释,且图册亦有多幅图片史料。丰富的资料可用作深度学习的重要素材,而且“要考虑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7],这对涵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有裨益。
二、解构与建构:多元史料运用的教学创意
一笔带过式教学与面面俱到式讲解,均不符合历史课堂深度学习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重组,从而建构起新的教学主题。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程度以大唐为最,且本课的重难点集中于唐代的文化上,这就为教学设计“腾出了想象的空间”。唐代的宗教、文学、艺术、科技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与都城长安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故以唐都长安为中心统摄整节课,开展发散式教学(见图1)颇为合适。此外,在教学中应首先运用教材中所提及的史料,笔者发现本课的史料多集中于唐代,这也说明以唐都长安为中心开展多元史料教学的可行性。
(一)通过课前导学案理解学情,筛选重难点
叶圣陶先生曾言:“样样知识一定要待老师教了才懂得,也不是办法,教育虽然着重在‘教字,最终目的却在教育者‘自求得知。”[8]故而有必要对知识点进行取舍。传统模式“以知识架构中的重要性作为取舍的依据,但这种取舍的依据往往有着极大的教师主观臆断”[9]。故而建议采取导学案的方式,在课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提前梳理和储备本节课的知识点。
北京大学张帆教授将儒、道、佛在三国至隋唐的发展作为本节课的难点,当然这也是一线老师的共识。因此笔者以“导图”的形式设计与此相关的导学案(见图2)。
自主學习:根据教材,将表格补充完整,夯实基础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行梳理儒、道、佛在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发展,并能够用类似的方法梳理这一时期文艺、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就,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取舍得当、详略高效地进行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是历史课堂深度学习的基本要求,通过问题的解决,提升学生学习的效能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着对知识理解的加深而产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觉醒和自我觉悟等成长体验,正是深度学习的意义所在。
(二)以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史料做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质量。笔者选取了唐都长安作为本课教学中心展开,因此导入亦应选取与长安有关的史料,通过问题设置悬念,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笔者以向达先生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的文字(见教材47页“问题探究”栏目)做导入。
向达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先生尤精于敦煌学和中外交流史等领域。其笔下的唐代长安,是大唐的中心,亦是国际化的大都会。这段文字中的宗教和胡化体现了长安的国际化,且与本课中佛道的兴盛及中外文化交流有直接的关联。而且唐朝的文化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这在当时的石窟艺术中体现颇为明显。唐代文化兴盛,诗歌、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这段文字与本课的教学主题较为契合,且能够引领整节课的教学脉络。
(三)教学过程中的史料运用与问题意识
以唐都长安为中心开展教学,需要选取与此时空有关的资料,践行“论从史出”的原则。而所谓的“实证”,即“用史料(或史事)来作证明,强调历史学是一门讲究证据的学科,无论是历史陈述,还是历史评价,都是以证据为其立言、立论之基础”。但部编教材正文部分多结论,少分析,建议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史料的运用实现历史课堂深度学习。基于此,笔者从文献和图像史料两个角度出发,各举一例。
材料1:汉魏之际“纪纲既衰,儒道尤甚”,以致曹魏京师上万名大小官吏和太学生中,通经知礼的“略无几人”。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2:到东汉末年魏晋时代,国内大乱,人们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当时中国传统思想的儒学,久已变成没有灵魂的空架……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3: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
——范缜《神灭论》
问题1:根据材料,分析儒学衰弱原因,并指出为什么佛教兴盛后,又被统治者“灭佛”。
设计意图:佛道兴起后,儒学吸收了佛道的精神,但自身受到冲击,儒学地位衰弱,且部分知识分子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因此有必要分析儒学衰弱的原因。佛教盛于乱世,尽管下层人民信仰佛教找寻精神的寄托,但这不利于统治的稳定;且佛教的兴盛与官方的主流思想相悖,故有灭佛之举。
历史阐述由史料和评价两部分构成。笔者读书时,刘进宝教授曾谆谆告诫:史料越近越真实,评价越远越客观。时代越近,对于真实历史的记载就会相对真实;而囿于各方面的顾忌,对真实历史的评价反而不如距离史实相对较远的后世。近代学人的研究成果(或历史评价),很多都可作为史料史证的材料。唐长孺先生和傅乐成先生的学术成果多被国内外史学界所认可,他们的历史评价可以直接应用于课堂。由此推至整个近代史学界,史学大家的研究成果,除非有较大的争议,多数情况下都可以用作文献资料。
材料4:四幅书法展示,分别为:《姨母帖》(摹本)、《多宝塔感应碑》、《金刚经碑》和《自叙帖》(见教材43—44页)。
问题2:分别指出这几幅书法的作者及类型,并分析书法的特点。
设计意图:历史是一门学科,也是值得欣赏的艺术,而图像史料是最能够体现历史艺术性的。学生可以通过几幅图直观感受书法的演变和唐代书法的魅力与多元。人民版教材直接阐明了几种书法的特点,而部编教材只展示书法图片,不再阐明特色,貌似加深了难度,其实是不再囿于应试的局限,有意将教学从片面记忆型向多元理解型转变,真正发挥史学的审美功能。
三、余论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科学。无论历史教学的手段如何多元,方法如何多样,最基础的还是史料的运用。多元史料的运用必定是部编教材教学的重要方式,自始至终的平铺式教学,不利于學生素养的提升和历史课堂的深度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仔细研读课标,分析教材,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发展性的教学方式。
改革,在路上;历史教学的探索,也在路上。
【注释】
[1]张亚:《深度教学:高中历史课堂转型的新意蕴》,《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3期,第16页。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32页。
[3]汪茉莉:《教材史料应用策略刍议》,《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1期,第14页。
[4][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3、52页。
[5]张帆:《<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内容介绍和重难点分析》,据2018年暑期北京大学全国高中历史教学高级研修班讲座稿整理。
[6] 李凯:《新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大概念》,《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0年第2期,第36页。
[8]叶圣陶著,朱永新编:《叶圣陶教育箴言》,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66页。
[9]盖文斌:《以学历案解决部编历史教材知识繁杂的困境》,《中学历史教学》2020年第6期,第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