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山人家

2021-07-29马慧娟钟培源

宁夏画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花菜土地

马慧娟 钟培源

罗山兀自矗立在干旱的宁夏中部大地,威严而骄傲。以它为中心,广袤的大地如裙摆般在四周铺展开来,生活其上的人们,有世代原住的居民,有搬迁至此的移民,他们的存在和到来,让这片大地多了生机,有了巨变。

罗山脚下,人们辛苦劳作,勤勉耕耘,让曾经的荒芜变为葱郁,恶劣变为美好,贫穷变为富裕。

这样的变化,是土地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也是人的变化,生活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是时代的机遇,是奋斗的结果。

变化下,蕴藏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它们是人的故事,是罗山的故事,也是有关家园的故事。

李志巧的“金条”产业

当党组织找到李志巧,让她担任太阳山镇小泉村的小组长,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时,李志巧还没说啥,身边的亲人就开始反对:“你一个女人家,才初中毕业的,还是不干的好。”丈夫也劝她:

“干大家的事情就是个吃苦受累,还不一定落下好。”

但作为一名党员,看着村里乡亲们热切的目光,李志巧还是决定当这个组长,她思考着怎么样才能带着大家脱贫致富,解决眼前的困境。

李志巧知道,一个地方没有产业就没办法解决就业,就业解决了,大家的困境也就解决了。可小泉村除了土地再没有任何可发展的资源,土地上种啥才能让乡亲们富起来呢?经过一番思考和考察,李志巧觉得红寺堡地处罗山脚下,土地肥沃无污染,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黄花菜。

但这是个新事物,号召村民自己种肯定不现实,李志巧就想把村民的土地全部流转过来自己种,然后让村民来打工,有想入股的还可以分红,这样就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2016年,李志巧流转了村里的1960亩土地,成立了红寺堡区太阳山镇清泉林业合作社,和3个合伙人一共筹集了160多万元来种植黄花菜。这么多的钱对李志巧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而且大家都是第一次种植黄花菜,面临许多种植技术、气候影响方面的难题。开弓没有回头箭。即使艰难,李志巧也打算做下去。

李志巧一头扎进合作社的地里,去的比大家都早,回的最晚,家里也顾不上管了,只为能让黄花菜在罗山脚下生根发芽、开花创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李志巧的精心操持下,黄花菜终于初具规模,在第二年开始有了收益。罗山脚下的小泉村,也成了黄花菜种植基地。几年间挥洒的汗水终于有了回报,合作社也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种植、浇水、采摘经验,黄花菜种植给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黄花菜的采摘用工量很大。在黄花菜采摘高峰期,除了小泉村的村民,周边村子的闲散人员、放暑假的学生都在李志巧的合作社打工挣钱,每天能达几百人的规模。此外,还雇佣着好几个长期工操持合作社的事情。太阳山镇周圈村村民苏买燕在合作社长期打工挣钱,一天能摘黄花菜100~150公斤,一天能挣两三百元。苏买燕高兴地说:“选择在这里打工就是因为离家近,既能挣钱,还能把家里的老人孩子照顾到。”

李志巧的黄花菜产业终于做起来了,不仅为太阳山镇白塔水村、小泉村农户们树立了典范,还带动他们加入到种植黄花菜的行列里。合作社免费提供黄花菜种植技术指导,和农户签订销售协议,采取保护价与市场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收购,让大家的种植没有后顾之忧,给每户农户每年带来2万元以上的收入。目前,李志巧的合作社已投资600余万元,建成硬化黄花菜晾晒场11400平方米、厂房530平方米、冷库及配套设施8套、烘干房2座,年产鲜菜480余吨,年产干菜70多吨,年产值突破300万元。

成绩的取得也带来荣誉的嘉奖,李志巧先后被评为“巾帼女能人”、“巾帼创业之星”、最美红寺堡人之“最美創业者”。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李志巧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肯定和收获,虽然背后付出了很多艰辛,但在领奖的那一刻,李志巧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王航弟的出走和回归

王航弟从小就是心“野”的女子。

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她打小便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即便如此,家人一年苦到头,还是连肚子都吃不饱,更别提上学了,王航弟那会就想,一定要挣钱,一定要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

16岁的时候,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王航弟走出大山去打工,当看着城市的车水马龙和川流不息的人流时,王航弟的心里充满了激情,她仿佛看见了生活的曙光。因为她始终相信,勤劳的双手一定能换来好日子。

但外面的美好生活也仅仅限于想象。一天将近11个小时脚不沾地的忙活,一点也不比在家里干农活轻松,时不时还要遭受来自外人的白眼和刁难,更有甚者,还笑话她一口土味的家乡话。王航弟心里难受了一阵子,但很快她就打起精神,不就是普通话嘛,学就是了。稍有空闲,王航弟就拿着报纸大声念,终于学会了普通话,在加上她踏实勤奋,在北京的餐馆里很快就站稳了脚,也赚了一些钱,对家里生活的提高有了一定的帮助。

2003年,王航弟被家里催婚,从北京回来后嫁给了同村的石宝银。也正好在那一年,他们移民搬迁到了罗山脚下的白墩村。看着眼前的土地,王航弟的心里有点失落,打工几年,固然赚的钱不多,但也比在土地上轻松。本来想着搬迁了能好一点,可一看眼前的土地,咋让人那么没指望呢。

没指望的事情还多着呢,两间简陋的房子好像随时都能被风刮跑,左邻右舍都没有住人,地里的水灌溉不上,种了点玉米被风沙打的长不起来。王航弟一看,心里对这片土地打了个叉,再一次萌生出去打工的念头。但石宝银不想走。王航弟一次次地说,石宝银架不住妻子的执拗,两个人终于踏上了去上海打工的火车。

出租屋,流水线,日复一日地重复,为了多赚点钱,没有多的休息日,没有去看看上海的风景,没有给自己买一件像样的衣服,两口子在上海一呆就是5年。当手里积攒了几万块钱时,丈夫石宝银不想呆了,在他的心里,还是觉得种地踏实。

王航弟再次回到了红寺堡,再一看,红寺堡也还不错。两口子用积攒的钱和借款买了50亩地,但这些土地需要花大力气修整,水渠也不合适。为了尽快让地“活起来”,从此两人开始了起早贪黑修整土地的日子。两个人年轻,又能吃苦,再大的困难在这种精神之下也就不算困难了。

修整土地、开小卖部、开餐馆、卖水泥、经营玉米收割机,王航弟两口子在土地上撒了欢地干,让自己的小日子从两间破房子到盖起白墩村第1座2层小洋楼,王航弟再也不为生活发愁了。

又是几年过去,50亩土地都种上了红彤彤的枸杞,王航弟也在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新出路,利用电商平台,将自己的枸杞卖到了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几十万元。曾经的副业都停下了,王航弟两口子专心经营枸杞,石宝银负责地里,王航弟负责销售。还将村里的闲置人口解决到了枸杞地里打工,并在政府贷款的资助下在自家院子里安装了烘干设备。

每次见王航弟,老远就能听见她爽朗的笑声,热情得像枸杞树上的红果子。谈起下一步的打算,她说自己想在罗山脚下建一座集休闲、娱乐、美食为一体的枸杞庄园,带动村里的人集体致富,也让更多的人看到罗山脚下的美丽。

乔文生不断变化的满足

乔文生,20世纪60年代出生在罗山脚下的新庄集,那时一家人住在窑洞里,靠着20亩旱田艰难地活着,“吃不饱”是他儿时最深的记忆。青灰色的罗山、不大的庄子、乡里乡亲,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乔文生并不觉得当时有多苦,在他心里,日子就是这样的。

直到20多岁时,国家迎来了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日子有了好转,乔文生娶妻生子盖了新房搬出了窑洞。日子变了,他有了更多的念想。先是在红寺堡未开发的荒滩、沙包地里放羊,后是到羅山脚下挖甘草、贩甘草,乔文生用比别人更活泛的脑筋开始致富。这次,他又对生活感到了满意。

2003年,红寺堡迎来了大开发。新庄集的许多村子搬迁到了红寺堡开发区,乔文生家随村整体迁到现在的中圈塘村。新村址离老庄子不远,地势平坦,土壤条件好,还能用上黄河水进行灌溉,但这里是一片没有开发过的土地,风沙很大,用当地人的话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刚到中圈塘村,乔文生多了个心眼,没有把家搬下山来,只是自己住在村部。刚开始种田时,一场大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站不住脚,新挖的水渠能一夜之间被沙子填满。这光景震惊到了乔文生,也让他对自己的决定不免有些得意,回到家就给家里人说,那里简直不适合人生存,还是老庄子好。

可大势所趋,乔文生为了孩子上学最终还是搬了下来。既来之则安之。乔文生和大家一起种树、修渠,学习水浇地的种植。中圈塘村的树一年年高起来,风也一年年地变小了。

新家园的环境在一点点改变着,他开始喜欢这个新家了。

2007年,当地政府把中圈塘村作为试点,号召村里种植酿酒葡萄,这是一个新事物,村民们却惴惴不安,大多数人选择了拒绝。乔文生也同样不敢说“好”。但在一次政府组织的青铜峡甘城子乡葡萄种植的考察活动中,他通过了解当地葡萄种植的收益后,决定放手一搏。

3年后,葡萄结果,乔文生的8亩地收入78万元。这次又震惊了他,在土地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土地的回报会这么大!从此,乔文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酿酒葡萄的种植,田间管理一丝不苟,遇到技术难题他连学代问苦心琢磨,一一攻破。罗山脚下的土地总是给勤劳的人以回报。乔文生的葡萄种植收益不断增加,自己也成了当地葡萄种植的土专家,带动、帮助乡亲们种植葡萄。

现今,葡萄种植已成为中圈塘村的支柱产业。

儿时住窑洞曾让乔文生满足过,沙包地里放羊、罗山脚下挖甘草曾让他满足过,新家园曾让他满足过,如今葡萄又点燃了他紫色的梦想,而且梦想在一步步变为现实:自己种葡萄,儿子酿葡萄酒,亲家卖葡萄酒。眼界宽了,更有自信了,生活更好了,他再一次感到了满足。

过去的荒地、沙包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农作物的茂盛生长,绿色已经铺满罗山脚下,乔文生的葡萄园就在其中。

黎谏君和那些地里的事儿

黎谏君大学毕业后,进入煤旷企业工作,后来辞职下海经商开公司,干过煤炭销售、建筑、餐饮等,这些营生他都挣到了钱,算作“成功人士”。该有的都有了,黎谏君似乎并没满足,他又与人合伙在红寺堡成立了富阳集团红寺堡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目光转向农业。

农业投资资金占用量大、见效周期长,让许多想挣快钱的人避而远之。出身农民家庭的黎谏君对土地有一份难舍的感情,加之罗山脚下有大量的土地可供开发,且热度不断升高,当地人也很有干劲,这都促成黎谏君决定将事业转向农业。

公司以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智慧农业为主,流转土地近万亩,投资数千万元,种植了枸杞、黄花菜等富硒作物,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红寺堡是扬黄灌区,水少且贵,公司的种植全部采用节水灌溉模式,为当地的节水灌溉起到示范作用。公司的成立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摊子铺开了,困难也随之而来。资金占用量大不必说,在种什么上黎谏君就曾走了弯路。在对土壤了解不足和技术欠缺的情况下,先是油用牡丹种植失败,损失几百万元。然后,枸杞、黄花菜的种植规模过大,致使采摘期用工出现问题,仍然造成损失。虽然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问题频出还是让黎谏君“压力山大”、苦恼备增。没有回头路。黎谏君只能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家很少回了,公司、地头是他常呆的地方。一身迷彩工装的他,乍一看和普通员工无异。科学的测算不同作物用什么节水方法灌溉达到最好效果,什么作物的种植市场行情好,田间的管理还有无漏洞都是黎谏君要操心的事情。超负荷的工作量,收入与成本的严重不平衡,原本衣食无忧,可以比一般人过得更富足的黎谏君,是不是在自找苦吃呢?

黎谏君倒不这样认为,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发展趋势的笃定,对土地的情感,对公司担负的社会责任,都鼓励鞭策着黎谏君在农业这条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罗山脚下的大地是慷慨的,有付出必有回报。今年,公司种植的2000亩苜蓿喜获丰收,5000多亩青储长势喜人,牧草价格、国家给予的补贴都让人满意。

站在地里,黎谏君看着繁忙的收割场面,眼神中充满自信和希望。他生长在田野,现在他要用十二分的努力和热情回报大地、回报家园。

以教育为“家业”的张森惠

旧庄村离韦州有5公里,坐落于罗山东麓,村里张姓是大户,共同的祖坟已有十几代的先人在那里安葬。60岁的张森惠的家在旧庄村,土地在旧庄村,他生活的全部在旧庄村。旧庄村是他的根,他从未离开过这里。

从大集体到包产到户,从20世纪90年代用上黄河水到见证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张森惠亲历了一次次变化,用汗水建设家园,用笑容接受生活的赠予。

自古旧庄村的田地都是旱地,靠天吃饭,只能勉强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张森惠对大集体时代的记忆是住窑洞,吃不饱肚子,1角钱可以买12块水果糖,过年杀的猪一股情况是六七十斤重,哪只猪能出1称(一百斤)肉就是大猪了。

包产到户后,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以提高,经营路子放开了,张森惠凭着木匠手艺让一家人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固海扬水工程让罗山周边的人们用上了黄河水,水浇地的出现使得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旧庄村同样是受益者。张森惠抓住一次次时代的机遇,夫妻俩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家庭。

舊庄村有崇德重教的传统,祖辈识字知书的人很多,走出村里的人也多从事教师、会计、公务员职业。旧庄村虽然没有十分突出的致富人,但村风质朴,罕有违法情况出现。家家重视教育,孩子在学业上有带动作用,往往是老大学习好,下面几个也不差。每年会有10名左右的本村学生考上一本院校。

张森惠两口子育有两女一男。七八年前,两个女儿一先一后考取了医学院,儿子上高中。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对于当时的张森惠来说是家庭主要开支。田间的收入除去一家人的生活费用所剩无几,张森惠要不停地到周边县区打工增加收入。就这样他仍然向信用社贷款,从几千到几万,用他自己的话说“光利息都让人发麻呢”。这些贷款不为别的,只用来交孩子们的学费、生活费。在外上学的孩子要500元的生活费,张森惠从来都是给1000元,不让他们为钱影响学业。这背后是张森惠不容许自己片刻的放松,通过辛勤劳作他最终还清了所有贷款。而孩子们直到工作后,才知道当时的学费是怎么来的。

如今大女儿已成家立业,二女儿在杭州读博士,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去年,张森惠从村支书的位置退下来,他觉得轻松了许多,现在和老伴打理着二三十亩地,种种玉米和苜蓿,地里的活忙不过来时,会有农机帮忙……干着简单的农活,吃着简单的饭菜,筋骨舒络多了,笑容也多了,生活从来没有这样安逸、平静而舒坦。

盛夏时节,旧庄村紧紧依偎在罗山脚下,庄稼繁茂,村舍闲静。村里有远离家乡闯荡世界的人,也有像张森惠这样不离不弃守候故土的人。不管离开还是留下,罗山都永远是他们的家园。

猜你喜欢

黄花菜土地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为什么干黄花菜比鲜的更安全
黄花菜“凉了”
小黄花 有“钱”景
为什么干黄花菜比鲜的更安全?
第十二章热气腾腾的土地
鲜黄花菜吃前泡个“盐水澡”
鲜黄花菜如何处理才不会中毒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