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系统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
2021-07-29马毅飞
马毅飞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以期为教育改革发展助力。
摘 要 落实《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国家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重点内容和评价方式,积极探索系统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方略。
关键词 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福祉、国家安危和民族兴亡。近年来,在党中央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国家安全教育在各地、各学校大力推进,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虚化、弱化、碎片化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总体要求, 2020年9月,教育部出台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对各学段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全面系统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深刻认识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明确“为何加强”
全面系统加强国家安全教育,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指导纲要》针对有些地方和学校对国家安全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进一步夯实省级党委、教育行政部门,地市(县)相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的战略意义。落实《指导纲要》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刻理解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再重视,在认识上再提高。
(一)深刻认识国家安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
国家安全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它是保障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首先,国家安全是个人幸福的基础保障。国家安定安全,公民的生命安全才能有所保障,才能实现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安全,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争取了一个长时间的安全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充分表明,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有赖于国家的安定安全。第二,国家安全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自国家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安全有保障、国力强盛时期,社会就和谐稳定、蒸蒸日上;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力衰落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也会下降倒退。因此,国家安全既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保障。第三,国家安全是守护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是一个有机的、历史的、文化的共同体。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共同体只有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宏伟目标。
(二)深刻认识国家安全教育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宏观层面构建了国家安全的中国话语体系,重塑了中国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指明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前进方向。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加剧。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必须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全面系统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大力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校园,强化青少年的责任担当意识,全面提升青少年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覺性、使命感和行动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夯基架梁。
(三)深刻认识国家安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指导纲要》也指出,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要坚持统一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法律法规要求,统筹设计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坚持遵循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紧贴世情国情社情,适应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和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提升科学性和适宜性;要坚持方式多样,充分利用多种资源,统筹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专门课程与学科融入等多种路径方式,确保国家安全教育生动鲜活、易于接受,增强育人实效。
二、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任务,
明确“加强什么”
多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用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简单代替,缺乏整体性的目标和内容设计。《指导纲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宏观要求分领域、分层次全面阐述,细化为可理解、可实施的学习内容与要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大中小学各学段。
(一)明确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但由于缺乏与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相契合的具体目标设计,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出发,学生所处的阶段不同,国家安全教育的目标和侧重点也应有所差异。具体来说,在小学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个人生活与国家安全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初步掌握国家安全的基本常识;在中学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安全是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保障,不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让学生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内涵;在大学阶段,则要注重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国家安全是守护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依托,让学生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精髓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针对国家安全教育目标缺乏统筹的问题,《指导纲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明确了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提出要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和具体要求,树牢国家安全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这为大中小学校实施国家安全教育提供了明晰的目标框架。
(二)明确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
国家安全教育的目的不单是让学生掌握国家安全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素养,使其形成关心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为此,《指导纲要》针对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学段衔接不畅等问题,立足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统筹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要求,一体化设计各学段教育内容,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一方面,《指导纲要》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所涉及的16个重点领域安全提出学习任务,系统设计了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立足系统、科学融入各学段各学科,《指导纲要》进一步细化了各学段和各学科国家安全教育的知识要点,围绕各领域安全的重要性、基本内涵、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维护的途径与方法等方面拓展出一级、二级知识点,帮助各学段各学科准确把握、有机融入。
(三)明确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评价要求和评价方式
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是确保国家安全教育落地的关键。实践中,各地、各学校在国家安全教育评价上长期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忽视发展性评价,存在随意打分、简单排名的现象,难以实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目标。二是忽视过程性评价,存在知识本位、死记硬背的问题,难以达到激发学生积极实践、提升学生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突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的目的。三是忽视多元性评价,存在单一考察、主观片面的弊端,缺乏对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针对上述问题,《指导纲要》以评价促改革,依据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细化了评价要求和评价要点,采取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形式加强评价考核,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素养。根据《指导纲要》,大中小学校都要客观、详细地记录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情况,真实反映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和学习成果。
三、积极探索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方略,
明确“如何加强”
各地、各学校要根据《指导纲要》确定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统筹利用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国家安全教育的实践方略。
(一)开好专门课程,强化学科融入
根据《指导纲要》,大中小学国家安全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不少于1学分。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各学段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安排原则上不少于32课时,要统筹落实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因此,各高等学校要注重依托校内相关教学科研机构,开好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基础课,各中小学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国家安全教育资源,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开设专门课程的基础上,各学校还要积极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各学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结合本学科本专业特点,明确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内容和要求。各专业教师要提高课程融入意识,结合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通过延伸、拓展等方式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内容,避免简单添加、生硬联系。
(二)实施专题教育,突出文化浸润
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各地、各学校要紧密结合实际,把国家安全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活动类型和载体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逐步构建起国家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开展好专题教育,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各领域,确定综合性或特定领域的主题,通过组织讲座、参观、调研、体验式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访谈探究、行动反思,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要鼓励和支持学校网站开设国家安全宣传专栏或在线学习平台,加强对国家安全的形势宣传、政策宣传和成就宣传,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要充分利用入学礼、升旗仪式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利用端午节、国庆节等传统和现代节日厚植爱国情怀,利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抗美援朝纪念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三)挖掘教育资源,强化社会协同
维护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全社会形成国家安全教育的强大合力。一要加强资源开发。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机构要发挥各自优勢,结合青少年学生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发国家安全教育教材、读本、案例库、微课等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形成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教育资源格局。二要加强专业指导。相关专业学术机构、学术团体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术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学术研讨、经验交流、教学应用研究等,加强专业指导;各级教研部门要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实施途径与方法的专项研究,探索学科有机融入、专题教育设计,有效指导教师开展教学。三要加强社会协同。充分发挥国家安全各领域专业人才、专业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作用,开设专题讲座,培训师资,提供专业咨询和体验服务;有效利用各类场馆、基地、设施等,开发实践课程,组织现场教学,努力打造一批综合性教育实践基地和专题性教育实践基地,拓展延伸国家安全教育的新阵地。
参考文献:
[1]《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编委会.总体国家安全观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45.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