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中的渗透探究

2021-07-29孔勇孔炜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篇目高中生高中语文

孔勇 孔炜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经典中,可以使高中生在诵读和学习这些经典时体验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以高中经典篇目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例。高中生在充分诵读、体会作者淡泊明志情感的基础上,可以挖掘出南宋人民过元夕的传统。例如“宝马雕车”“凤箫声动”“玉壶光转”,这些场景都充分展示了元夕节的热闹景象。这些传统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诵读经典不仅让高中生认识到了传统文化,还可以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对于高中生继承传统文化无疑是具有推动作用的。

(二)有利于构建高中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渗透进经典诵读中,高中生能够体会到更多的文化内容。比如对于创作者创作时的情境、时代背景、思想、感情乃至思考的模式等都可以在诵读中加以体会,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世界。高中经典篇目苏轼的《前赤壁赋》,作者在体验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心情悲喜交集,从而阐发了关于生命变与不变的哲理。这篇经典中不仅有对传统文化中“出世”与“入世”的思考,还有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些富有哲理性的思维可以增强高中生的精神力量,丰富高中生的精神世界。

(三)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道德情操

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经典诵读后,许多优秀的传统思想和道德品质也一并传达给了高中生。比如高中生在诵读《论语》中的内容时,可以更好地感受《论语》中的传统道德观。“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当仁,不让于师。”“克己复礼。”这些语句都是在教育人们遵守道德,维护自身道德情操。除了《论语》,国学经典《大学》在培养高中生道德情操方面也有突出的意义。《大学》中的“三纲”“八目”为高中生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进修阶梯”,同时教育高中生领略儒学经典的深刻含义,弃除不健康的思想和习气。可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经典诵读,对于培养高中生的道德情操来说具有深刻意义。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的现状与问题

(一)高中语文经典诵读课程安排不当,传统文化渗透机会少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60%的高中学校开设有经典诵读课程,但是经典诵读课程常驻的高中学校仅有20%;还有40%的高中学校没有经典诵读课程,其中多为民办高中和高职学校。从此数据可以看出,高中语文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状况并不理想。除了经典诵读课程开设的普及率不高外,其频率也并不理想。大多数高中学校将经典诵读课程纳入语文课中,与语文学科的课程安排结合,而不是单独列出诵读课程。这就导致经典诵读课程和语文课程共用课时,其诵读课程的开展频率自然会受到限制。高中语文经典诵读课程的安排缺乏合理性,所以传统文化渗透进经典诵读课程的机会较少。

(二)高中语文经典诵读急功近利,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宣扬

高中时期是学生阶段最为关键的时期,他们面对的是“考上大学”这个关键性问题,因此,应试教育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语文经典诵读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这个阶段的高中生和教师都流露出一定的“功利思想”,即从这些经典篇目中获得考试的加分项。以高中经典篇目《兰亭集序》为例。这篇文章记载了兰亭聚会的盛况,体现了作者摆脱世俗的心情,突出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出世”思想。对于部分语文教师来说,他们更为注重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文言文的翻译思路。了解文言文的写作手法和知晓如何翻译,确实有助于学生阅读更多没看过的文言文和应对考试,但对经典篇目中传统文化的讲解和宣扬的忽略,非常不利于传统文化对高中经典诵读的有效渗透。

(三)高中语文经典诵读缺乏情感教育,传统文化渗透程度不深

在高中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中语文经典诵读课程很大程度上是单调乏味的,授课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對经典篇目的理解程度和对其中应试技巧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渗透的形式往往片面地成为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传承,而传统文化背后的深厚情感则难以渗透到学生心中。这样就算学生了解了经典篇目中的传统文化形式,也难以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这种现象会对高中生的思想情感方面产生消极影响。缺乏情感教育的教学活动是不受学生欢迎的,高中语文经典诵读课程缺乏情感教育的后果是高中生对此课程产生抗拒心理。

三、提升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水平的措施

(一)增设经典诵读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经典诵读最好由学校设立专门的课程,而不是与语文课共用课时,此外还要有专门的教师在专门的时间段内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典诵读课程的有效性,从而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中学校可以全面开设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制订相应的课程制度,不允许其他科目占用时间。除了开设必要的课程外,还可以定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热情。课程安排得当后,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想要提升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水平,还需要专业性较高的授课教师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语文教师队伍中培训专门的“文学欣赏”教师,从外部引进优质的经典诵读人才等。在培训过程中,高中学校还应该给授课教师传递传统文化渗透语文经典诵读的理念。

(二)创新教学模式,避免过度的应试教学

经典诵读课程实际上是一门实践课程,它尤为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授课教师应该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抛开应试教育的枷锁,关注高中生的真实体验,把“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具体到实际教学中,经典诵读的课程应该是分析经典篇目的内容、背景和其中的文化传统,而不只是关注文言文的句式结构、翻译或者诗词的解释。授课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传统文化可以在经典诵读课程中充分体现。比如可以采用“经典配图”“经典配乐”“故事会”“表演会”等形式展现经典篇目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传达传统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要想有效地渗透到高中语文诵读中,还需要授课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优质的情感教育可以在教学期间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之中进行有情感的阅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例如经典篇目《过零丁洋》,授课教师可以构建一个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文天祥当时的心境,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篇目,从而将文天祥的爱国思想和不屈的民族气节传达给学生。利用情感教育,在情境之中帮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神、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有效提升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水平。

[本文是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研究”(课题编号:2020NG069)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篇目高中生高中语文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军事志的篇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