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之困境指津
2021-07-29吴玉滨
吴玉滨
古诗词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加传统文化积淀、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手段。由于篇幅短小,形式灵活,韵律和谐,从诵读到理解到背诵,相比散文,古诗词更容易上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找到古诗词教学的着力点,帮助学生建立较好的审美观,既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长期的目标。笔者发现,以下几点做法将更有利于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更有助于学生读懂诗歌,品析诗歌。
一、知人论世促理解
包含古诗词在内,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是一个独立的個体。究其原因,诗歌的创作有着各自独一无二的时代背景。这个时代背景既包括世事变化、个人遭际,也包括心态命运和风格流派。只有全面地了解与诗词密切相关的时代背景,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诗词作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有一篇经典名作《夏日绝句》。诗中李清照表达了对于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惋惜和怀念之情。停留于此阶段的阅读和理解,一定是不全面的、肤浅的、不得其精髓的。若好学者稍加思索,就会有以下疑问:李清照是婉约派女词人,她的性别心理和创作风格为何和本诗格格不入?是否有某种特别的因素促成《夏日绝句》的创作?这首诗歌是否和其他怀古诗一样借古讽今?所有的这些疑问需要从李清照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从李清照的身世遭遇和心理心态出发。只有当学生了解到李清照的家乡山东济南由于战乱已经沦为敌占区,而李清照只能蜗居江南的时候,才能感同身受地体会作者的悲痛与无助,才能感知到作者对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苟且偷生行径的愤恨。总体看来,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已经摆脱了性别限制,呈现了南宋文人的主体情感倾向——既悲且壮。全诗呈现出正义凛然,掷地有声的感情特征。由此可见,《夏日绝句》通过对项羽的称道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行径的强烈谴责。当然,以上对诗歌的解读是建立在熟悉时代背景和文人情感诉求的基础上的。如果在研读过程中,能结合李清照其他的诗词作品,就更能轻易地深度理解这首诗的主旨了。
二、创设情境助想象
情境是在一定时间内景、物、人、情等各类要素相结合的境况。情境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也是人文环境的外在折射。诗歌情境的营造主要与诗人本身或诗歌主人公的心情密切相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复盘诗词中的情境,既能促进学生对诗歌的进一步解读,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对诗歌的自主阅读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清平乐·村居》描绘了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的画面,表现了农村生活的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在该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初春时农村的美好景象——青草如烟,溪水环绕,在白水和青草之间有一座茅草屋。帮助学生想象这样的情境,既有助于下文情节的推进展开,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的体验感受。接下来的词句由于有了人的活动,更显灵动,充满活力。白发的“翁”和“媪”本就使得情境和谐安逸,他们的交谈应该更是不疾不徐、和蔼可人的,更何况是“媚好”的“吴音”呢!这时,如果引导学生想象交谈的内容,或者让学生亲耳聆听“吴音”,就会使得学生对诗歌的感悟更深一层。本词的下片写出了三个儿子的不同行为——“锄豆”“织鸡笼”“卧剥莲蓬”。而他们各异的表现又和他们的年龄密切相关。“大儿”最长,勤劳懂事;“中儿”略大,乖巧讨喜;“小儿”最幼,不谙世事,憨态可掬。上片的自然环境本就清新雅静,下片在这种情境的渲染下,更显轻盈安适,令人向往。如果能够通过想象进一步扩充画面,还原其场景,丰富其细节,补充其他的人和物,丰富环境描写,还原出“三儿”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等,学生就更能体悟到词中情境的美好,更能感受到人物的真实,作品也就更具有感染力。
三、找准入口觅诗境
在诗词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即使是老师,也会遇到难以理解的文言现象、文化传统、风俗礼仪,更有捉摸不定的文人心理和民族性格。于是在诗词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避重就轻、避繁就简、避难就易。针对熟悉的简易的字句和意象,深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心理、情感和思想。对于那些生疏晦涩的内容切不可胡乱臆测,要学会果断放弃无根据的曲解。如果因为臆测曲解而影响诗词真实意思的理解,那就得不偿失了。
诗词阅读当中还有一些作品字面上的阅读障碍很小。这就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容易让阅读止于表面浅尝辄止。这时老师更要引导学生学会深层思考,深度剖析。只有紧抓简易的词句不放,并进行联系、比较、多向理解,才算是深度阅读,才算真正读懂诗词。
例如,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羌笛”一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乐器。在引导学生读懂“羌笛”时,至少要强调这是少数民族羌族的一种乐器。当理解的重心落到“少数民族”时,大多数人都会联系上“偏远”“荒凉”这样的地貌特征。于是整首诗会立即笼罩上这样的意境色彩。了解了这样的地域特色甚至民族情调,对诗歌的理解就容易多了。如果进一步学习,了解到“羌笛”的声音是悠扬婉转而略带悲凉的,那么就能很快确定本诗的整体氛围和作者的感情基调了。
总而言之,抓住诗词中的部分简易的或典型的词句,深挖其背后的含义,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阅读会让理解事半功倍。
四、联系生活引共鸣
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这样的创作准则告诉我们,要想准确全面地理解诗歌,就要回到生活中去。回到生活中寻找相关的或相似的人、事、情,然后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环境中的礼仪习俗、人之常情,理解诗词就事半功倍了。而对于古诗词学习来说,难点在于突破古代生活和当代生活的差异。如何帮助学生抹平先天的差异,跳过自身见识的藩篱,就是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解决的问题。
《送孟浩然之广陵》虽然描绘的是两位风流潇洒的伟大诗人之间的分别,但离别本身所具备的基本因素和外部特征是我们普通人能够理解并认可的。有情有义的离别是难舍难分的,甚至直到远行人的背影已经消失但仍不肯离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孟浩然已经远去,诗人仍然站在原地眺望远方,哪怕视线里只有“长江天际流”。这样的生活体验在学生这个群体中并不多见,但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类似场景的比照让学生体会这种情感。正是通过生活场景的再现,帮助学生体验古代诗人词人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
生活是创作和再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阅读时从生活出发,便能找到感情的共鸣点,从而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古诗词理解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能轻易解决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具有独特的生活经验和各异的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思路,善于发现,总结规律,才能使学生真正提高古诗词阅读鉴赏能力,落实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教学目标,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