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扛板归与猫耳朵刺

2021-07-29葛取兵

少年文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乡野植物

葛取兵

暮春,阳光正好。回乡,院子里的竹篱笆上攀缘着一篷绿绿的扛板归,细长弯曲的茎叶努力向上伸展,好像要把整个蓝天拥入怀中。看着眼前的翠绿,活色生香,我忍不住内心的丝丝波动,伸手摘下一片细嫩的叶尖,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口齿间顷刻溢满了阳光的味道。青青的生草香,嚼在嘴里,我恍若一只啮草的山羊,在细细地品尝着春天的色泽。一枚质朴的草叶,通过味蕾唤醒着我们内心深处的美好!

在南方的乡野,草木丰盛,狗尾草、商陆、青蒿、红蓼……知名和不知名的铺天盖地,扛板归也是其中之一,身影随时可见。有时它更多出现在乡村阡陌的边上,农家院落的杂草丛中,细小,纤弱,而且必须攀附别的植物向上。每次看到它,心生一丝怜悯,总会想到《红楼梦》中的那个弱女子——林黛玉,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风一吹就会倒。事实上,它的内心强大,生命力顽强,不苛求,不讲究,只要有一点泥土,一丝水分,一线阳光,它就会洒脱地攀附生长,满山遍野。甚至一点都不低调,不羞怯,悄无声息地缠绕在其他植物上,利用茎叶上的倒刺——像钩子的刺“钩”着向上走。有它的地方,这块地也就成了它的地盘,完全不是弱不禁风的作派。

扛板归,在南方的土地上实在平凡,冬蛰伏,春发芽,夏疯长,秋天叱咤风云,妖艳而恣意。这是它的一生,正如众多的乡野草木,一岁一荣枯。

扛板归,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猛烈,少年时并不喜欢。在湘北的乡间,都亲昵地称它为猫耳朵刺,更有些诗情画意。猫在民间更让人怜爱,温文尔雅,恬静可爱,远没有狗的喧嚣与霸道,是少年的宠物。确实,扛板归的叶子像极了猫的耳朵,不圆不尖,也不是规矩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而是有点椭圆形,又形似三角形,向上还有一个小尖尖,形容它是一只猫的耳朵,没有比这更为贴切的比喻了。只是颜色是翠绿翠绿的,比灰色的猫耳朵好看多了,但这不影响少年对它的喜爱。扛板归柔弱的茎秆上还有密密的小刺,类似荷梗上的小刺,又有点像鱼的牙齿。但这刺比乡野间的刺泡里、金樱子、荆棘上的刺柔和得多,不伤手,轻轻地抚摸,好像夏天的晚上奶奶在背上抓痒痒的感觉,温暖、舒适。是刺,自然有它的骨气。小时候曾猛地扯了一下它,顿感手心火辣辣地疼。再弱小的刺,也是刺,孱弱的身体里隐藏着一种坚硬,如铮铮铁骨,寒意逼人!

扛板归是一种很有趣的植物,骨骼清奇,不拘一格。如果你静下心来,蹲下身子,仔细地打量它,就会发现它的神奇,甚至怀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草。叶似三角,而托叶却是圆形,形状周正得像经过丈量,刻意剪裁。果实又是球形。如果把茎看作线条,一株扛板歸又是一线穿插着三角形和圆形的插花。数学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全都存在。茎是线,叶与鞘是三角形和球形的结合。一株小小的植物,竟然是浑然天成的几何图形。这就是大自形的奥秘所在。扛板归的神奇还在于它的果实,青的、紫的、红的、蓝的一整串,似乎没有哪种果实有如此多的色泽。再仔细观察,带颜色的这层其实是花序的苞片,花果在花被里头,里面又有2-4 朵小花。新鲜的苞片是青黄色,然后变成紫红色,最后成青紫色。花果更为神奇,从白色到淡红紫色,花都不打开,里面就有果实,渐渐长大,分不清花还是果,最后变成深蓝色。而里面的种子很细小,又是暗褐色。一粒种子,竟然有如此多的色泽,足见植物的神奇妙趣和大自然的造化。还有扛板归的叶子,在过往的日日时时里,变绿,变饱满,变坚强,经过一个夏天的蝉鸣虫扰,走进静美的深秋,有点类似枫叶和乌桕,变成漂亮的红色,将秋季的日子点缀得火红灿烂,风情素韵,弥足可怀。

其实吸引少年的,不是它的形色,不是它的风情。扛板归,在少年的眼里,不是一株野草,而是一种食物。在我们的少年时光中,饥饿无时不在,乡野里的植物都让我们品尝过,甚至是苦楝子,曾试着偷尝了一口,结果眉头半天舒不开,苦呀。事实上,对于那些可食的植物,不管是茎叶,还是根,不是品尝,而是囫囵吞下。肚子中的咕咕叫声,如一双手势不可挡地伸出喉咙,奋力伸向田野。扛板归的嫩叶芽,因为有一股酸酸的味道,自然成为少年时光不可多得的休闲美食。尽管它的茎上有一排倒刺,却丝毫不影响我们的贪婪。那弱小的刺,又如何抵挡得住少年尖锐的牙齿。

是草就要开花。作为一种植物,开花结果是最正经的事儿。扛板归的花特别小,小得人都不想提起它。亭亭玉立的小花,看上去就像含苞待放的莲,总状花序呈短穗状,有一个卵圆形的苞片,像极了一把伞,保护着小花顺利开放。还有它的果子,酸酸甜甜的,是孩子平时的零嘴,有经霜的清爽和凉意。不结果的时候,几乎难以注意到它,但是一到秋天它就容光焕发了。明明是野草的命,偏偏果实却是精致典雅,紫色、青色或金色,最后变成艳丽的蓝色,如宝石一般,蓝得诡异。扛板归的果实真靓丽,闪烁着高贵的光泽,包在蓝色花被内,像一簇簇精巧的小珠子。对于乡下女孩有着巨大的诱惑,一大捧一大捧地将果子采下,偷偷地从妈妈的针线盒里找出缝衣针和细细的棉线,小心翼翼地将果子串起来,做成一串串蓝盈盈、紫漾漾的小手镯、小项链或者小耳环,戴在手上,挂在颈间,吊在耳下,模仿电影里小姐,娇滴滴的神态。更多的时候还要互相评比谁的手镯、耳环漂亮呢!当然这只是女孩子的童年印记。农村长大的女孩子,那一段亲近泥土的时光,总有最柔软的诗意和美好。

想起少年时光,无忧无虑,采采果实,咀嚼茎叶,永远和这世间自然天物在一起,何等快乐!春吃嫩叶秋吃果,这样的野草,在乡村孩子的世界里,岂能没有故事呢?

扛板归的名字源自于它的中药禀性。不要以为它的瘦弱一无益处,它的弱中却藏有坚强的内心。长相不俗自有其过人之处。村庄的老中医随口背出一段口诀:“识得半边莲,夜半伴蛇眠。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绕着不进家。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身藏扛板归,吓得蛇倒退。”扛板归,古人很敬佩的一种药。它是一味治蛇伤的上等药材。在夏秋间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晾干就可入药。它的名字背后,有一段美好的故事,据传有农人被毒蛇咬后,中毒而亡,服用此药后,起死回生,扛着棺材板开心而归。古人便叫它扛板归。

而我总觉得把这种草叫扛板归实在不够妥贴。好好的一味中药,落下这样不雅的称呼,远没有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的名字儒雅。当然它还有很多的别称,如刺犁头、老虎刺、犁尖草、山荞麦、退血草、犁壁藤、蛇倒退、河白草等等,每一个别名,其实就是一个地域对它的昵称,饱含着一种挚爱。它的学名很贴切直观:贯叶蓼,恍若读到了前人诗词中白苹红蓼的深秋意境啊。

在民间,扛板归还是治疗带状 微 幽默疱疹的神药,具有化解缠腰火龙的功效。带状疱疹,俗称“生蛇”或“南蛇疮”,多生在脖子或腰肚上,发作时一群密集的小水泡如带,或绕颈或缠腰或缠胁,灼热疼痛,异常难受,一旦首尾相接,必死无疑。我的童年小伙伴——超文,小名扁脑壳,居然得了带状疱疹,痛苦不堪,当时到乡卫生院做了治疗,效果不佳,家人遍寻良方,在一位老中医的指点下,采来扛板归,用石臼捣成泥糊,敷在疱疹上,并煮水当茶喝,不消几天就已好转。这一次见证,让我对这种神奇的草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村人经常把扛板归煮水喝,酸酸的,有时加点糖或蜂蜜,味道还不错。

乡野里每一种草都是护卫我们的良药,纤弱的身姿也好,壮硕的根茎也好,草木内心隐含着强大的意志,那是大自然赋予人间的温情,祛散着我们生命旅途中的风寒痹痛。一株质朴的草就是一盏灯,照亮着乡人前行的路。

猜你喜欢

乡野植物
春天的乡野
在乡野犁出一个春天
遇见慢灵魂
油菜花开
回到乡野的路上
植物的防身术
把植物做成药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