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校本化综合学习策略研究

2021-07-29张富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语文学生

张富军

国家课程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语文学科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学习的多样性、复杂性、趣味性。我校依托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乡村小学‘博雅良士综合学习行动”,对“小学语文校本化综合学习”进行了三年多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建构了全新的综合学习模式

我校在“博雅”的办学理念下,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以学校特色项目、特色文化为基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乒乓特色”“名人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基地”等主题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内在需要为情感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切身体验、感受,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即围绕“校本化”“综合学习”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学习模式。

其模式主要呈现为:开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多主体参与、多场域协同、多维度支撑的体系;构建学生自主的、跨学科的、跨课堂的、跨学校的、实践性的开放性平台;实施课程与特色实践活动双线并进的策略。

在具体的操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与不同的操作平台,灵活运用相应的模式,其中,最常见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1.调查交流模式。指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感兴趣的事件等,经过有计划地深入细致地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加以梳理、归纳,成为学生深入学习的材料。它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以书面或者交流会的形式进行探讨,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

2.课题研究模式。是指以中高年级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通常以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分小组制订和设计活动方案,进行活动策划,在研究中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实践探究能力。

3.社会实践模式。是指学校挖掘资源优势,建设好课程基地,搭建好适合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平台,让学生成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员,真正融于社会现实的生态型学习模式。 倡导“小课堂、大社会、大格局、大收获”。打破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为学生在生活与学习间架设了一座桥梁。

4.信息整理模式。指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现代信息媒体,收集资料,并依据一定的研究学习需要,对原始资料进行适当处理和再现的过程。将探究学习活动整理后的资料成果利用图片、视频、文字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展示交流。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取舍文本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恰当表达的能力。

二、明晰了综合学习实践途径

语文的源泉来自生活。我们尽可能地把学习语文的途径向现实生活拓展,努力把“知书”“达礼”“健身”“习技”“尚美”和语文综合学习建立密切的联系,体现大语文学习观。

1.“经典传承”。先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愿孩子们,勤勉好学,以此为窗口,不断拓展,汲取中华文化之精髓,做学问,升品位,悟人生,成为——“儒雅的我”。

2.“礼仪之邦”。自古至今,礼之修养与表现,事关个人、集体、民族、国家的形象。在当代社会,利用语言文字这个媒介引导学生学礼仪,塑形象,善待人,成为——“明礼的我”。

3.“筋强骨健”。通过武术、乒乓等技能的训练,同时与校园竞技报道、体育调查报告、运动采风等活动相结合,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成为——“强健的我”。

4.“农事劳作”。课程基地将知识直观地应用于现实,让孩子学会用科学的头脑来思考问题、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用实用的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勤巧的我”。

5.“溢美鄉村”。乡村之美,无处不在。让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美,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美,用双手去创造美。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一生与美同行,成为——“尚美的我”。

小学语文综合学习,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将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出全新的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高塍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学生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