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

2021-07-29沈斐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真实情境说明文玻璃

沈斐

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眼界较为狭隘,对语言文字知识掌握的程度不高。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采用灌输式,让学生记忆文字内容,此教学模式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随着素质教育下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情境教学模式进入教育领域。情境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改变人们对语文教学的错误认识。在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能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一、情境教学概念

情境教学是现代教育领域中的常见教学模式。部分语文教师只知道情境教学的基本方法,没有深刻理解情境教学内涵,导致教学过程中無法掌握学习内容,也无法完成针对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情境,营造情感氛围,可凸显该课程主题,让教师围绕主题展开教学。情境教学对小学阶段的教育较为重要。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情境设置的艺术性,将教学艺术与教学过程结合,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我国多数语文教师已经掌握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但也有部分地区教师在课堂准备上不够充分,也有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未做到与时俱进。部分语文教师在数字教育下形成自身的教育风格,课程环节设置较为丰富,学生能学习丰富的语文内容,增强语文学习兴趣。但部分教师并未从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掌握学生的心理及认知特点,并未满足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需求,讲课内容较为死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我国地区差异较大,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已经呈现两极分化。这与教师的素质及学校资源等均存在联系,对此,还需引起人们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注意。

三、小学语文说明文的“真实情境”创设方法

(一)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教师应当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多数学生在接触说明文时,无法有效学习其中的内容,无法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还需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将读作为基础,让学生读懂内容,掌握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小学教材中的说明文,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感到拗口,无法顺利理解内容。在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设置真实情境,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内容。教师可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对文本有深刻感知,理清文章逻辑顺序,并在情境中质疑、总结。比如,在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教师可以以家庭为情境,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的家庭中有兄弟姐妹吗?”此时有的学生回答有,有的学生回答没有。教师向“有兄弟姐妹”的同学提问:“你的兄弟姐妹是和你同时出生的吗?”很多同学回答不是。对此,教师让学生认识到孪生兄弟便是母亲一起生下的两个孩子。通过教师设置的真实情境,学生能够对这篇说明文的基本脉络有一定认识。其说明的是地球与火星的关系,这种表达方式较为生动,学生探索内容的兴趣也因此提升了。

(二)结合学生特点,设置问题

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认识到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特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说明文学习过程中表达见解。教师在此环节中也要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从多个角度提问,通过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达成素质教学的根本目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及表达能力。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差异设置情境。比如,学习《鲸》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展示真实的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鲸”这种动物的生活情况。在学习前,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些动物体积较大?”学生回答:“老虎、大象、狮子。”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知道比大象还大的动物吗?”学生开始摇头,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鲸这种动物,让学生认识到最大的鲸鱼有十六万公斤,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在我国发现过一头虎鲸,体重在四万公斤左右,身体长度在十七米,舌头比猪还大。通过这种生动的举例方式,让学生对鲸有初步了解,并开始对文章内容充满兴趣。教师配置一首舒缓的音乐,让学生品读说明文中的内容。若教师无法制作多媒体课件,也可通过课件让学生学习内容,让学生想象鲸的画面,从而带着问题在情境中学习说明文。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朗读及品读的方式掌握文章内容及说明方法。

(三)情境学习,让学生反馈

说明文以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掌握教学规律,不只要抓住文章重点,还要带领学生学会学习,并将课本中的知识应用在课外。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说明文进行解读,为自身写作说明文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情境学习,掌握数据记录方法及说明方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知识学习需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强化学生在各种场合中学习语文知识,综合提升语文能力。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教师还需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内容。比如,在《新型玻璃》教学中,作者主要向学生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及夹丝玻璃等。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重点放在解说每种玻璃的功能及用途上,但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形成语文基本功,讲解特点后便完成学习任务。对此,在真实情境模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在课前做好准备,调查不同玻璃的用途,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玻璃展销会,让学生进入展销会情境。此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充分调动。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对不同玻璃类型已经有一定认识。此时教师让学生作为主持人,准备一场与说明文有关的玻璃展销会。一名学生作为主持人,班级中的其他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介绍本小组的玻璃,并预留一些成员作为客户。通过这种展销会的方式,让学生进入真实情境,也能回忆起玻璃的特点、性能及用途,思考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在情境中,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在本节课内容学习后,教师让学生写作一篇说明文章,可以是家庭中的一个物件,或者生活中用到的物品,避免学生将思维固定在玻璃上,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说明文阅读教学是其中的重点,教师应当以情境为基础,通过精读、粗读等方式,提升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及认知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真实情境说明文玻璃
说明文阅读专练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我不是玻璃熊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