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的趣与法

2021-07-29徐海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妖魔西游记名著

徐海华

整本书阅读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早在1922年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有整本书阅读的理念。1941年叶老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明确了这一概念: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这也是相对清晰科学的概念。时至今天,统编教材的全面推行,再次把整本书阅读这一理念放到了另一个崭新的高度。笔者所在县区,近几年来也在不斷投入人力物力大力推行整本书阅读,笔者深入其中不断摸索,产生了一些收获与思考。

一、整本书阅读之“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种事物一旦萌发了兴趣,便会产生向心力,会激发强烈的认知欲望。以兴趣带动主动认知,认知便是高效的。今天这里理解的“趣”,还有另外的深意,比如理解的趣味、认知的理趣等等。

1.阅读之兴趣。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师:同学们,今天的阅读课,咱们先玩个游戏,游戏名称叫“观图识妖”。请你认真观看大屏幕,运用抢答的方式来说一说。

第一张图片:牛魔王,第二张图片:金角、银角大王,第三张图片:白骨夫人,第四张图片:黑熊怪……

这个教学环节戳中了孩子们的兴趣点。鲁迅在《风筝》一文中写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教师的设计抓住了学生认知世界最有效的途径。再看展示方式——抢答。抢答很有挑战性,同时不服输、比高下这也是学生的天性,授课老师深谙其理,不断创造挑战机遇,鼓励孩子表现自我。最后分析一下游戏的内容——识妖。同学们读《西游记》一个很大的兴趣点便是在“妖”上。“妖”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武器,不同的长相,不同的个性……读《西游记》就绕不开这些妖魔。

可见兴趣的调动,对学生的阅读期待有着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2.阅读之趣味。整本书阅读的活动设计勾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只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门,我们还要引领学生透过另一扇窗,赏得室内、室外的风景,品得其中的韵味。这便要求老师带领学生走进书中,读出内容的趣味。让我们再次回到《西游记》的课堂。

师:同学们认识这么多妖魔,谁能选一个妖魔并说说和他有关的故事?

(五十字左右的故事概述)

师:有谁读过《三打白骨精》这个离奇有趣的故事?在这里为什么要写三打,而不是一打?

师:来,咱们读读这其中精彩的一段。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唐僧?一个怎样的孙悟空?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白骨精?

师:咱们来个角色扮演读,首先角色报名,请选好角色的同学练习一下角色读。

授课老师由识妖到概述故事,到细读情节,再到角色演读,由识妖之外在的形到识妖内在的神,一步步带领学生读出了名著的趣味。

3.阅读之理趣。理趣重在理,如果整本书阅读仅仅停留在兴趣的调动——趣味地阅读,这还只是表层的收获。比如阅读《西游记》,学生进入了趣味阅读,识妖,说事,精读,演读这还不够,还要有些深入的思考才好。让我们还是回到《西游记》的课堂。

师:同学们对阿傩与迦叶有怎样的看法?

师:由此你有没有想过,这《西游记》中的妖魔与神佛有没有关系?来咱们梳理一下。

师:从这些关系中你有怎样的发现?我们说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你觉得《西游记》中这种关系与社会有联系吗?(请看背景资料)

师:作者在神佛与妖魔中间设置了一个关键人物——孙悟空,你觉得有何用意?

这个环节老师带领学生抽丝剥茧,慢慢地理出了神佛与妖魔背后的联系,理出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认知,理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主旨。读书至此,这才发现有了点意思,或者说有了点意义。

二、整本书阅读之“法”

这里提到的法是技法,即阅读整本书的方式或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是对法的最好解释。学生只有习得了一定的阅读名著之法,在阅读时才可能更得心应手,才能有真收获。我们先从梳理教材中的名著导读开始。

从上表中可知,阅读名著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具体翔实的阅读之法。比如精读、跳读、快速阅读、圈点批注等。另一类是针对不同作品所推荐的具体方法。比如纪实作品的阅读、科普作品的阅读、讽刺作品的阅读、古典小说的阅读、外国小说的阅读等。第三类是一部作品的具体方法。比如《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编者又为我们推荐读序言,读目录;梳理事实的前因后果、线索;获得启迪收获。比如《傅雷家书》中编者向我们推荐的选择性阅读,内含冷读、热读,理解、记忆,评价、探究,消遣、娱乐。

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首先要教给学生具体可操作的阅读方法。比如教学《骆驼祥子》,先让学生明确圈点勾画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圈点勾画什么不是随意之行为,而是有目标方向的操作,勾画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体会点……让学生明确批什么,用什么批,要带领学生整理属于自己的批注符号,教会学生从作品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批注。

其次交给学生针对不同作品的阅读之方法。比如阅读讽刺作品《儒林外史》,应把讽刺这一手法通过一定的阅读方法内化给学生。吴凤云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请看课堂架构。

(一)初始讽刺

1.对比式讽刺;2.夸张式讽刺;3.漫画式讽刺;4.细节刻画式讽刺。

(二)再现讽刺

说说在这部著作中,从哪些人物身上你看到过这些讽刺手法,请你批注评点。

吴老师围绕讽刺一词,深挖讽刺艺术的不同表现角度,带领学生赏析讽刺艺术与人物形象,把讽刺艺术与阅读方法都带给了学生,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最后教给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如读封面:作者、插图、标题、封面语;读书脊;读目录;读首页;读序言;读书签,《红星照耀中国》的书签,徽标设计美观大方(左边信息——部编教材指定阅读;右边信息——纪实文学、历史史诗)。丰富的信息也为我们提供了初入本书的一条幽径……

教材推荐的方法丰富多样,既有一定的指导性,又兼具具体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时教师也应该针对所读名著,根据本班学情,选择最为恰当的方法教给学生。不仅让学生读名著还要让学生懂方法,习得终身受用的阅读方法,从而达到通过阅读学习形成思维品质的高维度目标。

整本书阅读是统编教材绕不开的话题,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绕不开的山脉。作为教师要先读起来,识其中之趣,理其中之法,然后再师生共读,在共读中共融、共生。我们可“以趣为起点,以法为拐杖”,逐步攀登阅读的大山,领略文字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

作者简介: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第二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妖魔西游记名著
七七事变祭
柴立元:降伏重金属污染“妖魔”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西游记
西游记
国内外名刊名著
西游记
活着是一本西游记(外一首)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