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西木府建筑元素在民宿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29郑诗佳黄素涌喻俊南ZhengShijiaHuangSuyongYuJunna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7期
关键词:飞檐纳西民宿

■郑诗佳,黄素涌,喻俊南 Zheng Shijia & Huang Suyong & Yu Junnan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的富足使人们越发向往体验其他地区的生活,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陶冶自身情操。丽江是我国旅游胜地之一,是纳西族最大的聚集地,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人们前来。由于游客数量的激增,住宿的需求,古城里出现了很多由古老的民居建筑翻新而成的民宿。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部分民宿是在还原纳西传统古建筑的基础上对外观做了改进,富有历史沉淀的民宿建筑外观,却鲜少有相对应的家具产品,缺乏地域特色的民宿家具与极具地域特色的古建筑民宿风格无法一体化的问题随之产生。简圣宇[1]在“地域文化与艺术”的学术研讨会中提出,现阶段关于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是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确提取、设计符号的变形应用和如何运用现代设计方式完美地呈现。基于此问题,笔者将选取当地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纳西典型建筑——木府进行建筑元素调研,对建筑风格与民宿家具的相关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建筑元素应用于民宿家具的可行性,对其核心元素进行提炼、转换及运用。

1 研究现状与意义

1.1 建筑与家具相关理论研究

中国最早出现关于建筑、室内外以及家具营造的著作,是春秋战国的《考工记》,其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建筑与日常用品之间的关系。还提到凡是牵涉到家具与建筑设计直接的关系,都是在可控范围内保持总体一致的设计观念[2]。随后又有李明仲的《营造法式》、计成的《园冶》等。

到了现代,更是有建筑大家杨耀先生在其著作《明式家具研究》中指出建筑和家具在漫漫发展长河中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它们相互影响、密不可分[3]。还有胡文彦的《家具与建筑》、袁进东的《建筑空间与家具:家具设计思路的演绎》以及林福厚的《中外建筑与家具风格》等著作对建筑与家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2 建筑元素应用于民宿家具的可行性

■图1 架子床

■图2“斗拱”柜

■图3“檐”椅

■图4 Hawa Beirut(专筑)

■图5 飞檐

■图6 悬鱼

■图7 建筑色彩提取

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流行文化层出不穷,有越来越多的家具设计师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都希望能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移植到家具上[4],为此他们也付诸了行动。建筑与家具一体化的设计早在明代就有出现,当时盛行的架子床(图1),其外观仿效古建筑造型,架身带门围子,以柱承托床顶,床顶四周挂檐;新波普公司的设计师依据中国古典建筑元素斗拱设计了“斗拱”柜,斗拱的曲线条与桌面的直线条相碰撞,使整个柜子层次感更加丰富(图2);吴滨先生的全新作品“檐”来自徽派建筑中飞檐的轮廓,以摩登东方的设计理念对东方元素进行抽象提炼,并进行极简组合(图3);国外设计师Richard Yasmine出于对黎巴嫩建筑的怀旧反思,运用了该国的文化遗产——拱门元素设计了Hawa Beirut系列家具(图4),充分地展现了独特贝鲁特怀旧文化风情。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地方的建筑都具有浓厚文化地域性,能深刻地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及历史等,只要深入了解建筑中的文化元素,便能掌握当地的文化和精神[5]。民宿则是依据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改造的自家房屋,主要为旅客提供住宿和特色服务的场所[6]。而其中的家具便是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在民宿中得以更好展现的载体,供人们日常使用所需。

本文主要探讨纳西建筑与民宿家具的一体化,将纳西古建筑中的典型建筑元素通过提取、归纳、组合、创新等设计手法,将其融入在民宿家具的设计中,实现内部家具与外部建筑风格的融合、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完美契合。

1.3 以民宿户外家具为载体

本文主要选取与民宿建筑联系最紧密的户外家具为载体。民宿户外家具主要是位于民宿室外空间以及半室内空间的家具,顾薇薇、韩飞等人对户外家具做了相关阐述,根据其使用环境的不同,分私人庭院户外家具和公共环境户外家具[7-8]。基于前人对户外家具的分类,笔者所说的民宿户外家具应属于半公共性的庭院家具,具有从属权。其家具性质与城市户外家具不同,从属于民宿主人,也服务于整个民宿建筑,在整个民宿家具中有一定占比,是游客进入民宿中第一眼看到的景象,是与整个建筑外观从视觉上相融合的一部分,所以探究民宿家具与建筑一体化,对其进行建筑元素的融入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2 木府建筑元素于家具的可用性与提取

2.1 纳西建筑木府背景

作为丽江木氏土司官署的木府是明、清时期古建筑,其占地曾多达一百多亩,建筑多达上百座,被世人奉为丽江古城的文化窗、心脏所在之地。1639年时,明代徐霞客先生曾见其容也称赞其为:“宫室之丽,拟于王者”[9]。

木府建筑群是纳西民族发展史中辉煌、璀璨、闪亮的一道光,其宏伟的建筑、玲珑的构件、精致的雕刻,无不凝结着丽江的千年文明精魄,散发着纳西人民的广博智慧,体现着纳西民族的多元化,是我国深厚的文化遗产。

2.2 纳西木府建筑元素的分析及提取

多元化是纳西族建筑的一大特征,其不仅吸收了汉建筑文化,受到了白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建筑技术的影响,还结合了纳西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地理环境,渐渐形成现存的纳西独特建筑艺术。木府作为当地典型的古建筑,是本文主要的元素提取来源,由于其建筑设计元素丰富,笔者仅提取一些较为典型并能符合建筑与家具一体化设计的元素来进行阐述。

2.2.1 建筑造型元素——飞檐

飞檐是传统建筑檐部转角上翘的一种檐,是一种独特的处理构造,在整体建筑体系中起着受力结构的作用,同时也是立面造型的焦点[10]。其卷曲的屋面不仅能有效地排水、采光、防腐蚀、减压还带有装饰效果及寓意。滇西丽江地处亚热带,季风型气候使它干湿两季区别明显,雨季的充沛雨水、湿润气候使建筑必须具有防潮、通风的功能,飞檐是满足建筑具有这些功能的主要构件。

飞檐在纳西建筑中普遍使用,是独具地方特色的符号之一。它的角梁微微向外延长,由三层青瓦构成的角橼也随之加长,形状如鸟翼上的羽毛一般。这种飞檐在木府建筑中也随处可见(图5),飞檐的广泛运用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2.2.2 建筑装饰元素——悬鱼

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最早流传于汉族,在《营造法式》中早有记录,位于两侧山墙搏风板处,于山面顶部开始悬垂,其形为鱼,故称为“悬鱼”,不仅能装饰山墙还能加强搏风板的牢固性[11]。

纳西是一个多元化的智慧民族,其建筑不仅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风格,同时又创造了自身独特的个性。纳西建筑的悬鱼受到地域广阔、地理条件以及气候等的影响,渐而融合了纳西独特的风格,其色彩、造型、类别等与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区别[12]。纳西当地独特的色彩观也对悬鱼产生着影响,红、蓝、绿、黄、木本色等丰富的色彩都有出现;造型样式也繁多,有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造型、有直接以鱼为形的抽象形态以及以汉字“水”的变形体造型;类别则主要分为具象、抽象、意象三种。

笔者对木府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建筑群体多处运用悬鱼建筑装饰元素(图6)。木府建筑采用纯木质的结构,借助悬鱼象征着生活于水中的鱼的寓意,能使房屋免受火灾的侵害。木府中的悬鱼提取“鱼”的抽象几何形态,造型简洁、多为对称;采用单一的红与建筑融为一体,打造出和谐的氛围感。

■图8 飞檐提炼

■图9 悬鱼提炼

■图10 元素组合一

2.2.3 建筑色彩元素

民宿中色彩合理的搭配能更好地展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纳西建筑独特的色彩观彰显了其民族个性与审美心理[13]。其民族的生产、地理、信仰、政治等众多因素与独特的色彩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黑白两色是主要用色,并辅以红、蓝、黄、绿等。

本文主要提取木府建筑的典型色彩搭配,运用于民宿户外家具的设计中,其独特的色彩搭配侧面反映了纳西人的色彩崇拜。木府建筑群体以红和蓝两色为主色调,搭配黄、白等色,笔者基于其建筑色彩绘制了相对应的色环(图7),可以看出这与纳西传统的主崇拜色有所区别。白庚胜先生[14]曾提到纳西族色彩信仰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由此可知其民族色彩信仰因素来源广泛,故推测木府建筑的色彩搭配与当时时代背景有一定联系。木府建于明王朝并在后世重筑修整过,明代木氏土司已开始引进汉文化,受到朱红为明朝的尚色以及清王朝尚青的影响,纳西族民俗中的尚红、尚青因素不断增加,这就可以解释木府运用红、青作为主色的原因了。

介于民宿户外家具不同于室内家具,其设计既要服从大环境的整体色调统一,又要发挥自身颜色的对比效应,有效地做到统一而不单调,实现从里到外的一体化设计。这就可以从木府建筑的特殊色彩搭配中吸取营养,笔者主要选取红、蓝两色作为民宿户外家具的主色调,通过对色彩明度、纯度、亮度的调整,并搭配应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于家具的设计中,创造出新颖的视觉感受。不仅是能使整个民宿室内外呈整体性,还能融入于当地的文化氛围,达到统一性。

3 建筑元素在民宿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与过程

3.1 应用方式

3.1.1 直接应用

直接应用是将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新的家具设计、制造等技术、技艺应用当中展现出来,赋予民宿家具更浓厚的传统韵味[15]。虽是对文化元素的直接应用,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需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地采纳和吸收,并对传统文化深入解读,分析文化元素运用方法,在遵循家具设计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创新应用,这样才能让民宿家具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更加自然。

3.1.2 解构重构

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与现代审美有着诸多不同之处,需在对其进行深层次把握的基础上,将特有的物质外形进行分解,再按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运用现代化的手法融入其中,表现出新的形式[16]。本文主要将建筑中一些传统元素作为文化符号,对其进行解读和把握,并分解、组合及应用。

3.1.3 异形同构

指将不相关的图形和样式结合在一起,使其组合成全新的形式,传递新的主题内涵[17]。其组合形式丰富,有文字和纹饰的结合,自然形和意向形的结合,现代式纹样和传统式纹样的结合等。通过此手法,可将木府建筑中的传统纹样进行新的组合排列,迎合时代的变化,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提升,从而使其散发出更绚烂的光彩。

3.2 设计思路

把古建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直接应用、解构重构、异形同构这三种应用方式,结合设计手法,设计出具有历史深度的家具,使两者达到从视觉到内涵的深度一体化,由此使本民族固有的特色文化通过改革、发展,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大众的面前。

3.2.1 元素提炼形式一

飞檐是木府建筑中广泛应用的建筑造型元素,通过对其特征的研究,保留边缘典型檐角的特征,适当考虑前后缓收的外轮廓,忽略复杂的装饰,进行变形和简化后形成具有对称形式美凹形组合线条(图8)。悬鱼建筑装饰元素在木府建筑中多处可见,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和使用功能。通过对悬鱼特征的分析,将“鱼”的外轮廓线进行抽象和简化后,形成流畅的半回形线条(图9)。

■图11 元素组合二

■图12 休闲椅

■图13 座椅

■图14 桌子

这个建筑元素提炼形式主要使用解构重构的方法,将飞檐所提取的凹形组合线条结合悬鱼的半回形线条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特征符号(图10),既有飞檐的感觉也有悬鱼的特征。在后续的设计中,考虑到家具的不同种类、功能、部位,为了能更加符合家具造型特征所需,其简化形成的特征符号会有所差别。

3.2.2 元素提炼形式二

木府建筑中传统纹样运用广泛,根据实地调查,卷草纹和回纹两种纹样在整个建筑群体中使用最多。卷草纹作为吉祥类植物纹样,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而回纹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典型纹样,具有“富贵不断头”的吉祥寓意,不仅能传达大众的情感需求,还能有效彰显民族特色[18-20]。

运用异形同构方式,提取卷草纹和回纹,将其简化、重组,遵循形式美法则将新的图案错落有致地组合在一起(图11),形成节奏感和律动感,两种纹样的穿插配合表达了财源滚滚的美好祈愿。选取纳西独特的色彩为基调,以深蓝扎染为底色,白色卷草纹为中心,红色回纹围合而成,充满纳西神韵的色彩搭配,结合扎染技术,体现了民族手工艺特征[21-22]。材料采用TPU防水布,轻薄透气、柔软舒适,经久耐用的材质适合室外风吹日晒的气候[23-25]。

4 设计实践

本文主要是将纳西古建筑元素运用在民宿户外家具的设计中,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实践,绘制“飞鱼”系列家具,其主要涉及的家具类型有座椅、桌子、茶几、灯具等。笔者将运用解构重构、异形同构等方法提炼出的木府建筑元素,运用现代设计手法结合传统建筑材料,应用于民宿家具设计中,使其能与建筑外观达到一体化[26-28]。

4.1 休闲椅

解构重构所得到的简化符号分别运用在椅背、腿部和扶手部分,流畅的曲线弧度和微微上扬的椅背顶部将其合理应用。以变形木条管作为椅子的整体框架,扶手直接应用镂空的鱼鳞纹样呼应了“悬鱼”建筑元素,整体较为轻巧纤细。座面由实木制成,搭配包覆TPU防水布坐垫,提升坐感的舒适性。椅背带有轻微幅度,符合人体躺坐舒适度,靠面使用纳西五色麻绳编织而成,神秘、古朴的纳西风情扑面而来(图12)。

4.2 座椅

从飞檐中提取出来的特征线条主要应用于椅背、扶手连接处,并搭配从悬鱼提取出的半回形线条,与之相交,从而形成直线与曲线完美交融的设计。座面是木质镂空鱼鳞纹样搭配从卷草纹与回纹中异形同构而成的图案坐垫,丰富地使用木府建筑中的传统纹样给家具增添些许灵动、神秘气息(图13),呼应建筑与家具一体化的设计初衷。

4.3 桌子

桌子的整体造型运用悬鱼的凸形线条,桌腿部分搭配从飞檐中提取出来的特征线条,没有破坏整体造型。腿部的材料镂空成鱼鳞纹样,桌脚的厚重增强了腿的强度和稳定性,雕刻镂空的设计丰富了腿部的层次感,减轻原有的厚重感。上置的玻璃桌面既便于风吹日晒的户外使用也更具有现代气息,覆上具有纳西神韵的棉麻质地桌布,合理的搭配使整体效果美观统一,少了几分单调感(图14)。

4.4 茶几

提取的线条,两头宽中间窄的特征运用在茶几的侧面造型中,柔和的曲线减少了原本直线的笨重感。茶几底部由数个弯曲木条拼接而成,五色麻绳紧紧捆绑与微微向上的脚部为整体造型增添了些许俏皮感,采用镂空的设计可以减轻茶几整体的重量,便于户外的搬运。采用双层玻璃充当桌面,不仅能够去除实木的厚重感,还能便于户外桌面的清理(图15)。

4.5 灯具

设计分为落地灯和吊灯,皆以直接应用的方法将木府建筑中的悬鱼和飞檐元素以具象的形式运用在灯具造型中。灯罩整体使用扁竹条拼接和五色麻绳编织而成,五色麻绳丰富的色彩增添些许活泼感,包围的造型加强了灯罩的稳定性,营造了庄重而不失活泼的氛围。落地灯以抽象化的檐角设计为底座,实木的底座与轻巧的竹条相互配合。吊灯顶部搭配一个具象飞檐屋顶,木条的拼接组合使其更具层次感,上覆提取的蓝色图案布料作为装饰,减弱了木色的深沉感,拉近了家具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营造出更加浓厚传统韵味的使用氛围(图16)。

■图15 茶几

■图16 灯具

■图17 垃圾桶

■图18 组合效果图

4.6 垃圾桶

将提取的特征线条运用在了垃圾桶的顶部,半回形线条穿插于凹形组合线条中,代表屋檐的线条于实木材质表面雕刻数个凹槽而成,与半回形的底座交相辉映。桶身部位采用半镂空造型,使其在视觉上更加轻盈、活泼,同时还能增加装饰作用,减轻重量感,与此同时采用深沉的木色,能使其放置于户外也不易显脏(图17)。

4.7 组合效果图

用建筑与民宿家具“一体化”的思维选取了木府建筑中典型传统元素,设计了该方案中的家具。每个家具都有所同,有所不同,同于都产生于建筑元素,不同于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不一样的变形。独特的造型可被单独使用,共同的元素来源使其搭配组合也美观统一。笔者根据其使用特点将其进行组合搭配(图18),家具配套的使用打破了单一家具的单调感,营造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和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

5 结语

本文以木府建筑中的飞檐和悬鱼为设计素材,选取富有历史底蕴的木材为主体,结合少量的竹材、玻璃,以最能与建筑外形相融合的民宿户外家具为载体,结合设计要素进行家具设计,实现丽江地区纳西民宿家具与当地建筑风格“一体化”的设计。借此期望能唤醒人们对民族的认同感,并不断传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家具的设计中,也为现代家具设计研究提供创新设计灵感。

猜你喜欢

飞檐纳西民宿
孪生院子民宿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永靖古建筑修复技艺:飞檐斗拱间的白塔匠心
安纳西
安纳西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飞檐出风雨】杨瑞水墨建筑赏析
纳西鲁丁的微笑
在广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