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气平喘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EOS、IgE和TNF-α水平影响
2021-07-29岳喜峰
王 焜,岳喜峰,阳 练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咳嗽,其发病率近几年逐年升高,目前临床上多给予抗胆碱药物、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长期服用会出现不良反应,且停药后病情容易复发[1-2]。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中医上属于“喘证”“咳嗽”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肺,与肾、脾等密切相关[3]。针刺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缓解机体炎性反应,具有较好的疗效[4]。本研究主要探讨降气平喘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对血清EOS、IgE和TNF-α水平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年12月—2019 年12月本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62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6.79±7.24)岁,平均病程(5.18±1.39)个月。治疗组男性1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6.91±7.32)岁,平均病程(5.06±1.3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咳嗽持续时间≥4周,多在夜间或(和)清晨发作;②临床上无感染征象;③经抗哮喘药物诊断性的治疗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咳嗽;⑤连续监测1~2周的最大呼气流速(PEF)每日变异率≥20%或(和)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⑥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5]。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属痰热壅肺型:痰稠黄、咳嗽,口干,咽痛,舌红,苔黄,脉浮滑[6]。
1.3 排除标准
①咳嗽由肺结核、肺心病或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所致;②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③无精神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电针疗法,取穴:肺俞、脾俞、章门、足三里及大椎。保持端坐位,采用华佗牌毫针(0.33 mm×50 mm)进针,大椎、脾俞和肺俞穴直刺进针,方向微斜向脊柱,进针深度为30 mm左右,足三里、章门平刺,进针深度为 20 mm左右,均不行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然后接通KWD-808I型脉冲电疗仪,选取连续波,频率为10~50 Hz,电流强度5 mA,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时间为30 min, 1次/d,每周治疗5 d。持续治疗4周。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降气平喘针法,取孔最、阳陵泉、膻中及丰隆穴,患者保持半仰卧位,采用华佗牌毫针(0.33 mm×50 mm)进针,膻中向下平刺,进针20 mm,孔最、丰隆和阳陵泉稍向躯干方向斜刺,进针25 mm左右,均行捻转泻法,留针时间为20 min,10 min行针1次,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疗效 痊愈:证候积分减少≥95%,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基本消失;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且<95%,症状明显好转;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症状有所好转;无效:证候积分减少<30%,症状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7]。
1.5.2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半年内复发率;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患者气促、咳痰、鼻涕及喷嚏等症候进行积分,根据症候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0~3分,评分越高代表症候越严重;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采用HI-101肺功能检测仪测定FEV1、PEF及FEV1/FVC水平;血清EOS、IgE和TNF-α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gE水平。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肺功能指标及血清EOS、IgE和TNF-α水平等计量数据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例(%)]
2.2 两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复发率比较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复发率对比
2.3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气促、咳痰、鼻涕及喷嚏积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FEV1、PEF及FEV1/FVC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FEV1、PEF及FEV1/FV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FEV1、PEF及FEV1/FVC水平比较
2.5 两组患者血清EOS、IgE和TNF-α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EOS、IgE和TNF-α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OS、IgE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较多(P<0.05)。见表5。
表5 两组血清EOS、IgE和TNF-α水平比较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中医上属于“喘证”“咳嗽”“百日咳”“风咳”等范畴,主症为慢性干咳,病情较为顽固,且容易反复,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肺,与肾、脾等密切相关[8]。机体外感风寒,体表未能散邪,使邪气内蕴于肺,肺气不能宣通,聚湿生痰[9]。病机为正虚邪实,正虚是指后天肺脾气虚或先天禀赋不足,邪实因六气寒、燥、风、火、暑和湿所引起咳嗽,主要以风邪为主,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为清热通络定喘、宣肺化痰止咳[10-11]。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疗法,针刺能够通过刺激机体穴位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通气功能及拮抗炎性介质等[12]。选取肺俞、脾俞、章门、足三里和大椎等穴位,针刺足三里、脾俞具有健脾化痰、调和脾胃的功效; 针刺肺俞、章门具有祛风解表、疏调肺气的功效;大椎是诸阳之会,针刺具有肃肺调气、清热解表的功效[13]。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降气平喘针法,张梦等[14]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通过针刺孔最、膻中和阳陵泉等穴位,使机体穴位及经络系统内多种感受器受到刺激,提高机体兴奋性,纠正过敏体质,改善自身免疫力,从而改善哮喘发作症状。其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来源于脏腑阴阳失调,导致津凝成痰,伏藏于肺,加之外来诱发因素,痰随气聚于肺系使哮喘发作,降气平喘针法具有宣肺化痰、降气平喘的功效,使肺气得以宣降,伏痰得以清除,咳喘得以平息。本研究选取孔最、阳陵泉、膻中和丰隆穴,郄穴孔最穴,属手太阴肺经,针刺之具有止咳平喘、宣肺降气的功效;膻中穴位于任脉,针刺之具有降逆缓急、宽胸调气的功效;阳陵泉是筋之会穴,《难经·四十五难》记载:“筋会阳陵泉”,针刺具有扩张支气管、舒缓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络穴,针刺具有化痰降浊、健脾和胃和通畅气道的作用[15]。 以上穴位相配,共奏降气平喘的功效[16]。降气平喘针法的治疗价值分析是选穴规范,并且针刺穴位相对较少,操作安全性较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效地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研究治疗后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气促、咳痰、鼻涕及喷嚏积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降气平喘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既能治标又能治本。治疗后治疗组FEV1、PEF及FEV1/FVC水平较高(P<0.05),降气平喘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改善患者肺通气,舒张患者气道,从而改善患者肺功能。EOS、IgE和TNF-α等炎性介质与气道粘膜水肿、气道平滑肌痉挛及气道粘膜的炎性损伤等密切相关,通过监测其水平判定病情进展[17-18]。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OS、IgE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较多(P<0.05),降气平喘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够降低血清EOS、IgE和TNF-α水平,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能够拮抗机体炎症、缓解气道高反应性。
综上所述,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降气平喘针法联合电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