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语言规划新探
——湖北襄阳青年家庭语言状况调查

2021-07-29钰,李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襄阳普通话方言

韦 钰,李 莎

(1.武汉工程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2.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和人生第一所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我国家庭语言教育规划工作,对于构建和谐家庭语言生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家庭语言规划,指影响家庭内部成员语言使用的相关计划、理念等,通常在家庭内部为儿童语言发展设定基本框架[1]。语言规划可分为语言意识、语言实践和语言管理三个层面[2]2,对家庭语言规划的把握亦可从这三个层面的家庭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考察。作为家庭重要成员之一的青年人是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家庭的语言实践、语言意识和语言管理密切影响着青年人的语言习得与使用状况。因此,关注青年群体的家庭语言规划问题,调查某一地域青年人及其家庭对普通话、方言和外语的使用状况,能从新一代年轻人语言生活的视角预测未来社会语言生活的发展,帮助检验、调整并完善相关语言政策的制定,以及探讨家庭语言教育规划等问题。

襄阳是鄂西北最大城市,地处汉江平原腹地,北接河南,西承川蜀,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厚重,素有“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之称。据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底,全市户籍人口589.8万人,常住人口568.0万人,GDP4812.8亿元[3]。襄阳话属于西南官话中的湖广片,是很有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的方言。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文旅产业,吸纳周边外来人口,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人口流入和跨地域联姻,加之对英文的重视程度提高,国家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持续,必将引起各种语言的交叉反应。本研究通过对襄阳市(城区)青年家庭语言使用情况,尤其对其家庭语言意识、由意识外化的家庭语言实践以及家庭语言管理形式等关键问题进行调查与思考,着重探析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因素对家庭语言教育和子女语言意识、语言能力的影响,以期填充中部地区城市青年家庭语言使用现状的研究缺憾,并就新一代襄阳青年语言生活态势与家庭语言教育规划提出预测与展望。

一、调查对象、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选取来自湖北襄阳的365名18至24岁的青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和受访者。行政区的抽查集中在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高新区四区。其中,襄城区和樊城区是襄阳的主城区、老城区,本地人口多,方言根基深厚且家庭重视外语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文旅产业创造出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定居,新市民主要定居在地价相对低廉的襄州区和高新区。调查青年人群体是由于他们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至千禧年初,正是我国经济腾飞,人口流动加剧,城市化大发展时期,其中一部分人及其祖辈父辈属定居襄阳的新市民,即外来人口,因而能从一定意义上反映方言、普通话和外语等随时代发展在襄阳碰撞的实际情况。

图1 青年子女样本结构(青年子女样本结构包括:性别、学历)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选用问卷星平台设计并发放本次问卷,题型包括单选、多选、排序题等,语言尽可能通俗化、生活化,方便受访者填写,同时保证问题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调查内容涵盖了襄阳主城区(老城区)与新城区(开发区)的青年及家长的个人信息、两代人的语言实践、语言意识和语言管理状况等情况。调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共设置22道题目,分别从子女和父母两个角度考查家庭成员中两代人的语言实践、语言意识和语言管理状况。

二、描述性统计数据分析

(一)样本基本构成

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65份,调查被试样本结构的占比情况如图1、图2所示:

(二)样本家庭语言实践情况

样本的家庭语言实践情况主要表现为子女所使用的家庭语言种类的数量、比重、使用频率、熟练程度等。据调查常用的家庭语言以襄阳话、普通话、外地方言和英语为主,四者的使用比重为:襄阳话78.08%、普通话65.21%、外地方言10.96%、英语3.56%。样本的家庭语言使用频率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父母在家与子女交流所使用的语言,二是父母在家相互交流所使用的语言。我们重点考察了青年子女使用几种家庭语言的频率及熟练程度,统计显示,样本的家庭主导语言为襄阳话,而后依次是普通话、外地方言、英语(见图3);其中熟练程度最高的是普通话,其次是襄阳话,再次是英语(见图4)。

(三)样本家庭语言意识情况

子女及其父母的家庭语言意识主要表现为子女对襄阳话、普通话、英语的心理好感度以及家庭成员对三种语言重要性的认可度。子女对主要家庭语言的心理好感度依次是:普通话56.16%、襄阳话40%、英语3.84%,子女与父母对于三种主要家庭语言重要性的认可度稍有差异,但双方均将普通话视为最为重要的家庭语言,除此之外,较多子女认为英语的重要性稍大于襄阳话,父母反之(见图5)。

(四)样本家庭语言管理情况

样本的家庭语言管理主要体现在父母对于子女语言使用的培养方式与途径上。研究考察了父母培养青年子女使用襄阳话、普通话与英语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大众传媒(报刊书籍、影音资料、网络媒体等)、语言培训班、家庭日常交流、因特殊需要偶尔使用及非刻意培养。

从统计结果(见图6)可知,父母对家庭语言管理情况来看,主要通过日常沟通来培养子女襄阳话与普通话的水平,几乎未刻意采用其他多种培养方式;而在英语能力的培养上,近一半父母选择课外培训班以辅助学校的英语教学。综合来看,新一代襄阳青年已经进入多语时代。

三、交叉性统计数据分析

下文将对家长样本的职业、收入、学历及定居时间等因素差异与子女的家庭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交叉统计分析,考查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

(一)父母职业差异对家庭语言使用状况的影响

职业作为社会身份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反映着家庭成员对家庭语言的重视程度与选择倾向。我们考查了父母的职业类型与子女普通话、襄阳话、英语的熟练程度、家庭语言数量及主导语言、父母的语言期望以及父母对子女家庭语言培养与指导的努力程度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父母职业类型与子女家庭语言培养与指导的努力程度对照

由统计数据可知,任何职业背景家庭的子女均能较好地使用普通话,其中自由职业的家长指导子女使用普通话所做的努力略低于其他各类职业;父母为事业单位职员、企业管理层或技术人员及务工人员的家庭日常沟通用语主要为普通话而非襄阳话,即使他们并未刻意为子女提供普通话运用方面的指导。普通务工人员、私营企业主与个体工商户子女的襄阳话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达到熟练运用水平;从事各类职业的父母对子女的襄阳话使用基本采取自然培养方式。各职业背景家庭中子女的英语水平普遍达到基本沟通的水平,其中能够熟练运用的青年多来自父母为企业管理层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绝大部分父母对子女英语的培养意识优于普通话和襄阳方言,但培养途径较为单一。

(二)父母收入差异对家庭语言使用状况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收入差异必然带来家庭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上的差异。问卷考查了家庭收入不同对于家庭语言使用情况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家庭收入不同对家庭语言使用情况相关性统计

由数据可知,普通话在家庭语言中的地位随着父母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得到提升,其中将普通话被视为首选家庭语言的主要是中高收入(年收入30至50万)家庭,占比约为80%。需补充的是,存在少数高收入(年收入50万以上)家庭其青年子女不能熟练运用普通话。据调查发现,这些多为“新移民家庭”(“这一移民群体泛指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从中国大陆移出的国际移民”[4]),因家庭成员出国后缺少母语环境,致使普通话有所退化,但基本沟通无障碍。而父母收入因素对子女襄阳话掌握情况的差异性影响较小,各收入阶层的家庭几乎均选择襄阳话作为家庭语言之一,且无论收入如何,父母对孩子的襄阳话使用亦同样采取非刻意引导方式。子女的英语水平与家庭收入大致呈正相关,随着父母收入的提升,子女的英语水平呈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总体来看,青年群体的英语使用频率和掌握水平普遍弱于普通话和襄阳方言,能够流利使用英语的子女多来自中高收入家庭。据调查访问得知,主要原因是中高收入家庭子女有相对较多的出国留学或家庭移民经历;英语很大程度上并未进入家庭语言,使用英语进行日常沟通的家庭均为原住襄阳的“新移民家庭”,其余家庭对英语的培养方式多为校外培训班、辅导班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家庭收入如何,父母对于培养子女英语的重视程度和努力程度都远高于都方言和普通话。

(三)父母学历差异对家庭语言使用状况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同一个人的知识积累有直接关系,进而会多方面地影响其语言水平与语言选择。笔者根据问卷考查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差异对于青年子女家庭语言使用情况的具体影响,如表3所示:

表3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子女家庭语言使用情况影响统计

上表数据反映出,子女对普通话的掌握程度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成正相关,高学历家庭中成员的普通话水平普遍较高,其中本科家庭为89.29%,硕士家庭几乎达到100%。与普通话使用情况相反,子女对本地方言的掌握程度与父母学历高低呈反相关。以襄阳话为家庭主导语言的多属父母为小学及初中学历的家庭,其中小学背景的父母所在的家庭,子女能够流利使用襄阳话的比例约为75%,初中学历背景的近六成;各学历背景的家长均未有意识地培养子女运用本地方言的能力。子女的英语掌握程度与父母学历高低呈正相关,能够流利使用英语的青年多来自于高学历父母的家庭。虽然除极少数“新移民家庭”外,英语并未进入被试家庭的主导家庭语言,但各学历背景的父母对于培养子女英语能力的重视与努力程度都远高于都普通话和方言,且这一比例随家长学历的提升而增加。

(四)不同定居时间对家庭语言使用状况的影响

语言作为社会生活的伴生产物,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家庭生活而言,成员定居时间越长,其对居住地的地域方言的认同感和接受度也相应越高。被试家庭定居襄阳的时间与家庭语言使用情况相关性差异如表4所示:

表4 家庭定居襄阳的时间与家庭语言使用情况相关性差异

由上表可知,定居襄阳的时间长短对于家庭成员普通话与英语水平的差异性影响不大,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襄阳话的使用频率和熟练程度上,外地移入襄阳市的家庭随着定居年限的增加,其襄阳话水平及重视程度均随之提高。目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本地方言仍具有强大优势和语言市场。

从样本家庭语言使用情况的影响因素考察中,我们能发现一个总体特征,即被试家长的自身语言水平、语言意识以及对子女的语言管理程度会因职业、学历和收入不同而有所差异。子女的语言能力和家庭语言规划同父母的职业、收入、学历等诸多因素有关。大体而言,随着父母学历层次、收入和职业的提升,子女的普通话和英语水平也有显著提高,反之襄阳方言的地位则逐渐下降;子女普通话和英语水平较高的家庭对这两种语言的培养也更为科学、投入较多,其中对英语学习的投入尤甚。可见,由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和居住地的语言文化环境等因素所反映出来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与子女的语言选择及语言能力的多样性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四、预测与展望

(一)新一代襄阳青年语言生活态势预测

普通话作为目前国家通用的标准共同语,其运用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新时代个人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近年来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国推普工作不断深入,普通话在社会各公共领域中都得到了大力推广。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发展不断加深,外语(英语)能力是新一代青年人升学、出国、留学与工作的必备条件,其重要程度也不言而喻。襄阳话作为当地人的方言母语,运用范围较为广泛,随着外地定居者居住时长的增加,对襄阳本土成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会不断增强。普通话和英语发展势头正旺之时,襄阳话作为强势方言的原有地位从目前来看未造成极大撼动,但不可否认,襄阳话在包括家庭在内的各场域的使用频率较过去相比已显现出下降趋势。

由此次调查结果可以预测,在当前及未来几十年里,新一批襄阳青年人在家庭语言使用中会表现出双语化,即普通话与襄阳话并用的倾向,同时其英语能力呈逐渐上升趋势。一方面,随着我国推普工作的不断推进,普通话在我国城镇中的社会各公共领域和个体家庭中的普及成效尤为显著;另一方面,襄阳话仍然是当地的强势方言,在非官方场合,尤其是家庭中的使用频率不会骤减,但同过去相比,由于方言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利的现实地位与学习环境,越来越多的襄阳青年人开始或已经将语言选择重心由襄阳话向普通话和英语转移。当他们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后,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市民将普遍具备较好乃至熟练的普通话及英语运用能力,普通话或将成为绝大多数孩子自然习得的第一语言,他们的整体英语水平相较于父辈则会显著上升,普遍具有良好的听说能力;而襄阳话的家庭语言地位或呈下降趋势,子女中或出现越来越多只会听而不会说的情况,并且随着代际的出现,这种情况将不断加剧。如若在未来,父母使用襄阳方言的频率也不断降低,就可能导致下一代人没有学习襄阳话的家庭环境与机会,方言在传承过程中就难以保持本色,一旦大部分人都不会讲方言,方言地位便岌岌可危。

(二)家庭语言教育规划展望

“每一个家庭都需要为孩子做一个语言规划。”[6]家庭语言规划是在国家语言规划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的,微观层面上的语言规划既可以为宏观语言规划提供一手数据,也是对既有语言政策的检验,更能为完善和发展家庭语言教育提供科学指导。国家语言规划的制定必须符合家庭语言规划的特点,顺应微观层面语言规划的发展特征。除去受访者父母的学历、收入、职业以及定居时间这些因素,我们还可以深究其背后的国家意志和政府政策。例如,国家教育部将英语设定为各种入学考试的必学科目,无疑会增加英语在家庭语言规划中的分量和优先程度。全国普通话推广办的设立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将普通话的地位提高到了历史新高,这势必会在社会中提高普通话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近些年国家和政府对于地方方言的重视程度不够,推广程度远不及英语和普通话,保护措施也仍处于筚路蓝缕的阶段,普通话和英语的发展势头正在削弱方言的地位。方言的学习、保护与家庭语言规划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然而很多父母缺乏合理规划子女语言发展的能力[7]。

当今社会已进入多语时代,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强烈认识到率先从家庭语言规划入手把握其重要性,有意识地规划、制定子女语言选择、管理及学习内容等对于社会语言规划以及教育规划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家庭中使用某种语言最终要比在社会机构中使用该语言更为重要[8]165-175,因此,要维持家庭语言的活力就必须重视家庭语言规划与教育。家庭语言教育的重点对象不仅仅是处于语言生成与发展阶段的幼儿,正处于世界观、人身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青年群体同样不可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人何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其国民语言能力的强弱是核心竞争力之一,而全球化背景下地国民语言能力是一种多语能力,既包括母语(母方言)能力,也包括国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9]。青年人个人语言能力的培养与保持必然离不开家庭的教育与支持。若没有家庭语言教育与指导的支持,学校乃至国家语言政策的效果恐怕也难以保证。因此,从家庭到学校、从社会到政府都有必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多渠道的家庭语言教育指导方案,帮助各家庭成员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念,改变传统的单语意识,重视家庭语言管理与规划,鼓励家长培养孩子的多语能力,营造普通话、方言和外语并存并用的家庭语言生活局面。

猜你喜欢

襄阳普通话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