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网络教学反馈及其对医学生情绪智力的影响
2021-07-29张光银
沈 莉 周 祥 高 雅 李 萌 张光银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科,天津 30019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的 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3]。医学心理学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医学生的道德、社交、心理、文化等人文素质的充分发展,以期在将来的行医过程中能够融洽的处理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4]。有研究显示,虽然网络授课形式多样,采用的直播平台及学习软件有很多种类,但学生学习效果似乎并不理想[5]。本研究调查并分析医学生接受医学心理学网络教学方式的现状及效果,以期进一步探索医学心理学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20 年3 月—7 月天津中医药大学2018 级中医内科班116 名选修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于2020 年7 月课程结束后发放电子调查问卷,进行一般信息采集和情商测定。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利用问卷星在线数据采集系统生成二维码收集数据(https://www.wjx.cn)。询问与网络式教学有关的问题,包括既往是否参与过网络教学,是否了解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如何进行学习以及学习时使用哪些类型的网络资源等。同时,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和情绪智力量表(wong and la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WLEIS)评估该班本科学生的情绪智力。
1.2.2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6]由20 个条目组成,反映的是被试者面对挫折困难时的积极与消极的态度和行为特征,从而评估被试者在生活中对各种事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策略。共2 个方面,包括积极应对(PC)和消极应对(NC),各含10 个条目,条目1、3、5、8、9、11、14、15、18、20 评分累加,即得积极应对分;条目2、4、6、7、10、12、13、16、17、19 评分累加,即得消极应对分。每个条目1~5 分,每个等级的意义分别为“肯定不是、基本不是、有时是、基本上是、肯定是”。
1.2.3 情绪智力量表中文版(WLEIS-C)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Wong 和Law(2002)等编制而成[7-8],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所以本研究使用该量表作为被调查医学上的情商测定。WLEIS 量表将特质情绪智力(TEI)划分为自我情绪评估、他人情绪评估、情绪管理和情绪运用4 个维度,总共16 道题。评价和判断的标准从“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5 个等级分别记1~5 分,可以计算平均分或总分,量表总得分越高,提示其情绪智力水平越高,即情商水平越高。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项研究在线调查了天津中医药大学116 名医学生,共85 名医学生完成了全部调研内容,并最终纳入研究,完成率为73.3%。在纳入样本中,年龄19~27 岁,平均(21.28±1.52)岁。其中女53 名,男32 名。在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条目中,9 名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一般,而40 名认为自己心理比较健康,有36 名认为自己心理非常健康。
2.2 网络式教学结果反馈
所有人都在线学习了医学心理学,其中27 名认为学习医学心理学对自我的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帮助很大,20 名对自我的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帮助一般。对于本医学心理学各部分内容的学习难度调研,29 名认为患者心理与医患关系部分学习的比较难或者很难。50 名同学认为课堂与网络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他们更喜欢的教学方式,仅有2 名同学认为网络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2.3 TCSQ 结果反馈
TCSQ 结果显示,49.4%(42/85)的医学生基本上或肯定能较快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而88.2%的学生对困难和痛苦能很快适应。见表1。
表1 选修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例,n=85)
2.4 WLEIS-C 评价反馈
WLEIS-C 问卷总分及各维度结果显示,74.1%(63/85)的医学生基本上能敏锐地发现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变化,76.5%(65/85)的医学生能够善于观察他人的情绪,而56.5%(49/85)的医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在临床接诊患者过程中非常重要。见表2。
表2 选修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医学生的情绪智力评价(例,n=85)
3 讨论
医生职业本身对医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侧重于强调医学生对医学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的掌握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医学院校不够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学,对医患关系、社会道德等因素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对生命缺乏敬畏[9-15]。医学心理学是引导医生关爱生命和患者的必修课程,是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新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路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16-18]。医学心理学课程具有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9-20]。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医学模式的变迁和改革,临床医学对心理学的要求已经跨越理论的需求[21]。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发挥了数字化教学的优势,满足学生的学习自我成就感,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2]。笔者对医学心理学这门课线上教学之后进行在线教学反馈调研,80 名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的“线上教学”形式感到满意或很满意,占94.1%,部分学生更支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TCSQ 多个研究显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支持,能够反映出具有个体特质属性且与健康有关的应对方式,医学生由于在高校接触人文素质培养并更加注重身心健康,故其应对方式更偏向于积极应对,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23-24]。WLEIS-C 总分及各维度结果显示,95.3%的同学情商良好。有研究显示[25],情绪智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程度。情绪智力结构中不同因子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有助于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医学心理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实践,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将逐步完善,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提升,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其中,健康心理学模块的教学效果已在提高医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而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效果有待在今后的医学生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