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快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29李金利朱时雨李德彦

全科护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个案置换术髋关节

李金利,朱时雨,李德彦,丘 洁

髋关节置换术属于骨科较为常见的治疗术式之一,主要被应用于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治疗中[1]。由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内固定稳定性相对较差,病人往往需要卧床静养,加之部分病人机体功能较差,极易发生压疮、切口感染、静脉血栓以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从而不利于病人预后[2]。因此,予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个案管理主要是指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及医疗费用控制管理机制实施下所开展的一种适应临床、社区以及市场所需的护理模式,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快速康复中,且效果明显[3-4]。鉴于此,本研究通过研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案和思路支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92例,按照随机抽签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3~84(57.82±10.33)岁;手术类型:全髋关节置换17例,股骨头置换29例;疾病类型: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髋关节先天发育异常6例,其他3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4~86(57.88±10.35)岁;手术类型:全髋关节置换18例,股骨头置换28例;疾病类型:股骨颈骨折2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髋关节先天发育异常5例,其他3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既往均未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②年龄≥18岁;③意识清晰,可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④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低于70分。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受损者;②意识异常或(和)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③中途退出或失访者。纳入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①了解并记录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基本情况;②发放《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疾病知识手册》和《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日常管理方案及注意事项》;③告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训练的重要性等。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方式如下。①成立个案管理干预小组:要求小组组长为市级以上骨科专科护士,小组成员为骨科工作年限≥5年,责任护士经验≥3年,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沟通、协调以及专业水平良好的护士。由研究者对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保证所有小组成员均能明确研究目标、个案管理方式、沟通技巧等。②确定职责:评估病人的病情、疾病知识渴求程度和接受程度、社会支持情况以及心理状况等,综合病人上述情况,在病人和家属参与下制订个案管理方案,实施针对性指导,包括入院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功能锻炼指导以及心理支持干预等。小组成员每日随主治医师查房,了解病人各项检查指标、用药情况及病人的康复预后和心理情况,待病人出院后按照护理计划实施家庭随访。③个案管理的实施:入院当天,对病人的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并建立电子档案,同时完善入院介绍,积极主动地与病人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其掌握疾病治疗流程。术前,在病人和家属的参与下制订个案管理方案,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手术方式、流程以及既往成功案例,并对病人及其家属所提出的疑惑予以准确解答。术前1 d,护士通过动作示范并结合视频宣教将术后的功能锻炼指导前移,教会病人掌握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屈髋屈膝运动、健肢屈膝抬臀、髋关节外展运动等。为病人实施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护理路径,评估病人疼痛、深静脉血栓风险、营养指标情况,及早进行干预。术后1 d,评估病人的切口情况和引流情况,情况允许予拔除引流管、导尿管。拔管后护士评估病人肌力情况,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病人早期下地活动。病人出院后1周内,对病人实施电话或微信随访,给予病人居家康复指导。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随访,对病人所存在的术后康复不良行为、心理状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疏解。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差异。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完成病人心理状态的评价[5]。上述两个量表均包含项目20个,SAS/SDS所有项目得分1~4分/1~3分。得分越高反映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②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对病人髋关节功能予以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反映病人髋关节功能越好[6]。③采用成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AHSMSRS)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个月对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予以评估,包括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环境3个维度,共38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5分,得分越高反映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越高[7]。④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术前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AHSMSR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恢复周期普遍较长,而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从而导致病人难以有效掌握康复护理知识,不利于相关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影响手术效果[8-10]。由此可见,术后予以病人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可能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个案管理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所开展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恶性肿瘤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护士培训以及家庭护理中[11-13]。且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上述管理模式可促使病人获得源自医务人员的高质量医疗服务,缩短住院时间,避免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等[14-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病人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病人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了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缓解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该护理模式有助于病人掌握疾病、治疗方式以及护理干预等相关知识,进一步减轻了病人因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而产生的一系列负性情绪。此外,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病人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试验组病人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与赵琴等[16]的研究结果相符。表明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究其原因,个案管理护理模式能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可最大限度提高医疗服务治疗水平以及满足病人合理需求;且所有管理人员分别以实践者、教育者以及协调者的角色全程为病人的入院、治疗、康复护理提供帮助以及服务,实现了对病人的连续性以及全面性护理服务[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病人各项AHSMSR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病人各项AHSMSR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这提示了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提高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效果明显。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个案管理护理模式提倡病人的积极参与,不但增强了病人的自信心,并为病人的早期下床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可帮助病人掌握自我康复的方式,提高其自理能力[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的实施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落实,促进病人早期功能锻炼,从而有效减少了一系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达到减少医疗费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个案管理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保证病人的心理健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个案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