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51系谱及产量表现
2021-07-29路永才史兆新赵良金程玉民马华平刘震宇张玉红
路永才 史兆新 赵良金 程玉民 马华平 刘震宇 张玉红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新乡453002)
小麦是全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黄淮麦区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1],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大影响。在粮食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小麦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单产水平的的大幅度提高[2]。选育高产、稳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3-4]。新麦51是河南九圣禾新科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针对选育多穗型、高产品种的育种目标,以提高小麦穗容量和生物学产量为基础,综合提高品种抗逆性,实现多穗抗倒及抗逆广适,最终育成的高产稳产的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200040)。该品种以济麦22为母本、周麦22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在阶梯聚合改良基础上综合运用株型生理育种、抗病性及“选择世代递进式全程检测”品质表型综合鉴定等育种技术,体现了小麦育种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具有增产显著,高产稳产,结合了母本抗病、抗倒、广适和父本抗寒、高产、稳产的特点。
1 新麦51的系谱
从附图可以看出,其亲代的遗传背景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母本济麦22稳产、抗寒、抗病,成穗率高[5]。该品种产量潜力高、稳产性好;综合抗性强,抗白粉病、条锈病,抗吸浆虫,抗寒抗倒,抗旱耐热,适应性广。参加山东省区试平均亩产537.04 kg,较对照增产10.85%。自2006年审定推广以来,连续6年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66个试验点次成为创造出亩产700 kg以上的超高产典型。父本周麦22是常用的小麦骨干亲本之一,高产稳产,多抗广适,聚合了2个矮秆基因和2个大粒基因、1个抗白粉病基因、3个抗条锈基因、4个抗叶锈病基因。该品种冬季耐寒性好,抗倒春寒,冠层结构优良,抗倒伏能力强。后期叶功能期长、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耐旱性较好,灌浆较快,熟相较好,遗传配合力高。周麦22在2009-2016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推广品种,2009-2015年成为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陕西省等政府良种推广补贴品种[6]。
附图 新麦51系谱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常规的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平均值和极端选择相结合,2010年配置济麦22×周麦22组合。2011年F1代综合表现好,苗期长势旺,穗大粒多,被确定为重点组合;2012年将室内考种和田间观察相结合,F2代表现为分蘖力较强、两级分化快,穗粒数多、成穗数适中,结实性好,籽粒商品性好、粒重较高、生长势强,抗病性好,茎秆硬且粗壮,熟期适中,中选单株82株;F3代、F4代、F5代株系进一步提纯,考察单株的丰产性、抗倒性、抗病性及籽粒和面粉加工品质,优中选优。用揉混仪参数、SDS沉降值、面筋指数、微型粉质仪参数等指标对株系品质进行分析测定,在2014年从F4代株系中选出最优品系,系谱号“10362.25.3”,进行早代测产,产量结果高于对照。2015-2016年进行了2年新品系鉴定试验,丰产性优于对照周麦18,品质与对照相当,表现优异。
2 产量表现
汇总2015-2017年2年品系鉴定数据、2017-2019年2年河南省丰优小麦试验联合体冬水组区试数据、2018-2019年1年河南省丰优小麦试验联合体冬水组生产试验结果(附表)可知,新麦51在5个试验中亩产444.6~615.0 kg,均比对照增产5%以上,最高达到15.6%。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增产点率均在90%以上,生产试验增产点率达到100%。
附表 新麦51产量表现
3 特征特性
新麦51全生育期216.8~232.9 d,比对照周麦18早熟0.1 d。幼苗叶色深绿,苗势壮,半直立,分蘖力较强,冬前大分蘖多,分蘖整齐集中。返青后起身拔节较早,前期生长发育较为迅速、健壮,两极分化快,分蘖成穗率高,抽穗比母本济麦22早2~3 d,偏早。开花期集中且短,灌浆速率快,适应河南省小麦生长“两长一短”的规律。株高72.7~78.1 cm,比母本低4~6 cm。株型松紧适中,旗叶宽短,抗倒性较好。穗下节较短,落黄好,熟相好。穗纺锤形,小穗排列较紧密,穗层较厚。中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37.2万~40.3万穗,穗粒数33.9~36.0粒,千粒重41.9~45.4 g。
新麦51田间表现综合抗病性较好,2017年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和赤霉病。根系活力强,耐旱,落黄好。新麦51品质一般,根据2018-2019年2年检测数据,蛋白质含量14.1%~14.7%,容重790~813 g/L,湿面筋含量29.0%~30.7%,吸水量每100 g为55.6~63.1 mL,稳定时间3.3~3.6 min,拉伸面积31~52 cm2,最大拉伸阻力146~202 E.U.。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上中旬,适宜基本苗为16万~20万/亩,有效穗数控制在40万~45万穗/亩。精细整地,足墒下种,浅播匀播。使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确保苗匀苗全。
4.2 水肥管理科学
播种时保证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0%。底墒不足时要先浇底墒水再整地。冬前灌水,防御冬前冻害。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与微肥相结合。建议全生育期施肥量:纯氮12~16 kg/亩、磷(P2O5)7 kg/亩、钾(K2O)7 kg/亩、锌肥2 kg/亩。其中氮肥基肥和拔节孕穗肥各占50%,磷、钾肥作为基肥全部施入。返青期或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5 kg/亩,抽穗扬花期结合“一喷三防”喷施叶面肥1~2次,用来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籽粒饱满度。后期适时浇好开花水。
4.3 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根部病害和茎基部病害,如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择拌种剂。条锈病、纹枯病、腥黑穗病用戊唑醇(2%立克秀)或苯醚甲环唑(3%敌委丹)或氟咯菌腈(2.5%适乐时)拌种。小麦全蚀病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拌种。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拌种。起身拔节期,麦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 mL/亩、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 g/亩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亩对水喷雾进行防治。起身期发现小麦白粉病病株,即刻防治,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 mL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0~60 g,加水50 kg均匀喷雾。间隔7~10 d再喷药1次。小麦起身期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 g/亩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 g/亩加水50 kg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每亩喷水量50 kg左右的防治效果最好,低于25 kg防效较差。
中后期注意一喷三防,小麦齐穗期,每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80 g+15%三唑酮60 g+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 mL(或用10%吡虫啉可湿粉40 g)加水50 kg喷雾,5~7 d再喷药1次,以控制病害,主动防治白粉病、赤霉病、麦蚜、麦蜘蛛和吸浆虫。灌浆期可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叶面喷肥,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各计各量,再加入磷酸二氢钾或尿素100~150 g对水50 kg混合喷雾,以预防病虫害和干热风,延缓衰老,提高粒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