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栗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

2021-07-29杨伟志甘雨秦秀兰程昆华

农业与技术 2021年14期
关键词:盘龙区板栗树栗树

杨伟志 甘雨 秦秀兰 程昆华

(昆明市林业技能开发站,云南 昆明 650032)

板栗(Castaneamollissima)原产于我国,其品质优良,富含蛋白质、淀粉和多种微量元素,是重要的干果树种之一,果实富有“干果之王”、“木本粮食”等美誉[1]。板栗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广泛分布于我国26个省(区、市),主要产区为河南、贵州、安徽、云南和湖北等地,年产量194万t,约占世界栗总产量的83.34%,因其一年种植,百年受益,成为我国广大山区栗农脱贫增收的“铁杆庄稼”[2,3]。板栗生长适应能力强,抗栗疫病且耐瘠薄,是重要的阔叶经济林木。发展板栗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价值[3]。经调查分析,昆明地区板栗低效林形成的原因有几方面:重栽轻管问题突出,栗树种植后未及时进行整形修剪,土壤翻耕、施肥及浇水等管理缺失;板栗病虫害严重,病虫害防治措施不到位;板栗内质较差,栗实象甲危害尤其突出,致使板栗销量及价格走低,严重影响了栗农的生产积极性[4]。本研究在宜良县北古城镇阿保村、寻甸县柯渡镇新沙村、盘龙区松华街道小河村建立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示范园,在园区采取合理整形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及针对性进行病虫害防治等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

1 研究区基本情况

昆明市宜良县北古城镇阿保村板栗园位于N24°59′20″,E103°16′2″,面积20hm2,交通便利,水利设施较齐全。该地区以山地红壤为主,年平均降雨量903.8mm,雨季集中在5~10月;全年日照2190h,年平均气温16.3℃,最低气温-6℃,最高气温35.6℃,全年多为西南风,间有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2.4m·s-1,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性气候,冬季干旱少雨,夏季温湿多雨。栗树品种主要为“大软枝”、“小软枝”、“小红芽”和“河北早丰”等,株行距3m×4m,栗树树龄5~10a,平均树高2.5m,园区管理相对较为规范,栗实象甲、栗大蚜、白生盘蚧、巨角多鳃金龟等病虫害危害严重。

寻甸县柯渡镇新沙村板栗园位于N24°43′52″,E103°45′28″,面积6.7hm2,海拔1890m,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约976mm,雨季集中在5—9月,全年日照时长2327.5h,年蒸发量1856.4mm。栗树品种主要为“红栗”、“毛栗”、“亮栗”等当地品种,栗树树龄20a以上,园区管理较为松散,实生种植为主,嫁接部分多年未进行树体修剪,树型杂乱,株行距5m×5m,树体高度不一,呈现3.5m以上和2m以下两极分化,栗实象甲、巨角多鳃金龟、白生盘蚧、板栗疫病等病虫害危害严重。

昆明市盘龙区松华街道小河村板栗园位于N25°12′8″,E102°50′12″,面积3.3hm2,海拔1990m,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76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327.5h,年蒸发量1856.4mm。栗树品种主要为当地品种,栗树树龄为5~15a,园区管理较为松散,实生种植为主,嫁接部分多年未进行树体修剪,树形杂乱,株行距3m×3m,平均树高3m,栗实象甲、剪枝象甲等病虫害危害严重。

2 研究方法

针对阿保村、新沙村和小河村3个板栗园的实际种植情况,主要采取合理整形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及针对性进行病虫害防治等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并设计试验测定不同修剪方法对板栗的栗苞数和雌花数的影响,通过连年板栗产量测定观测增产情况,通过栗实出虫率测定反映板栗内质提升情况。

2.1 雌花数和栗苞数测定

板栗的雌花数和栗苞数是其产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有研究表明,不同技术措施对板栗丰产的重要程度排序为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土肥水管理[5],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修剪方法对板栗雌花数和栗苞数的影响,以寻求增产最适的修剪方法。研究组在小河村研究区选择20株品种相同、长势相近的板栗树,其中第1组5株板栗树采取短截(短截的主要内容包括剪去枝上的一部分梢和芽,使养分集中供应,促进剪口处的芽处于优势,萌发为强壮的分枝)的方式;第2组的5株材料采取“抓大放小”的方式,“抓大放小”指在修剪过程中优先伐除徒长枝、过密枝、交叉枝和病虫枝,使板栗树冠呈阶梯式,达到改善树冠、通风透光的目的;第3组5株采取“抓大放小”加摘心的方式,夏季对正在生长的新梢摘除其幼嫩部分,目的是促使养分转向下部各芽或邻近部位,利于成花和提早结果;5株作为空白对照。20株板栗树均以东南西北4个方向为单元分别测量雌花数和栗苞数,统计后录入表格进行后续分析。

2.2 板栗产量测定

本研究从2019年开始,对宜良县阿保村、寻甸县新沙村和盘龙区小河村板栗园区进行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低效林改造措施,并于2019年8月和2020年8月分别进行了板栗产量测定。每个园区选取0.2hm2地为试验地,设置3个重复,分别对比各个园区2019—2020年的每667m2产量变化。产量验收方法[6]公式:

2.3 栗实出虫率测定

为了求证本研究中病虫害防治的成效,研究对比3个研究地2019年和2020年栗实出虫率。试验方法:2019年板栗果实成熟期,从3个研究地分别拾取栗果实300粒,分为3个重复,每组包括100粒,观测统计每个组别中栗实出虫的数目,2020年从2019年的拾取地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对比2a的数据分析板栗内质提升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修剪对雌花数和栗苞数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修剪措施与空白对照相比,各组在栗苞数和雌花数上都有明显的增长,栗苞数增长率都超过40%,雌花数的增长率均大于50%,可见修剪对板栗苞数和雌花数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抓大放小”措施对板栗苞数和雌花数的影响大于短截,“抓大放小”辅以夏季摘心效果更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措施对栗苞数和雌花数的重要程度为“抓大放小”加摘心>“抓大放小”>短截。

表1 不同修剪方式对板栗栗苞数和雌花影响数据对比

3.2 产量变化情况

研究于2019年8月和2020年8月进行了板栗的产量测定,3个园区以0.2hm2板栗地为试验地,每667m2为一个重复进行产量的统计,具体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盘龙区小河村板栗园的整体产量明显低于另外2个园区,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提质增效措施,盘龙区小河村园区的增产率明显大于另外2个园区,说明盘龙区小河村的管理措施粗放,经过合理的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产量增幅将会继续提升。宜良县阿保村从2019年的300kg·667m-2增加至2020年330kg·667m-2,增产10%;寻甸县新沙村从2019年的230kg·667m-2增加至288kg·667m-2,增产25%;可见通过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3个园区板栗的产量均明显增加。

表2 研究区2019—2020年板栗产量变化

3.3 病虫害发生情况

研究对比3个园区2019年和2020年栗实出虫率,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园区管理相对规范的宜良县阿保村2019年的栗实出虫率较另外2个地区低,经过1a的病虫害治理措施,宜良县阿保村板栗园栗实出虫率从10%降至1%;而寻甸县新沙村和盘龙区小河村板栗园区管理较差,栗实出虫率的起始基数较大,经过1a的综合治理,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初见成效,寻甸县新沙村栗实出虫率从2019年的80%降至12%;盘龙区小河村栗实出虫率从2019年的60%降至10%。可见本研究中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对3个园区板栗果实的品质提升有显著成效。

表3 栗实出虫数据

4 板栗低效林改造技术要点

4.1 整形修剪管理

针对园区栗树树形紊乱、树体偏高、徒长枝及枯枝与衰弱枝分布较多的现状,进行冬季主修,夏季辅修的修剪方式。冬季修剪侧重“抓大放小”,调节生长与结实的矛盾,在修剪过程中优先伐除徒长枝、过密枝、交叉枝和病虫枝,使板栗树冠呈阶梯式,使得树体内部通风透光。夏季修剪在生长季节进行辅助修剪,摘心:对生长到30cm的新梢,将其顶端摘除,目的是抑制枝继续生长,促使养分转向其下部各芽或其邻近部位,利于成花和提早结果,结合抹芽和去雄对板栗树进行修剪,在生产中,控制板栗的雄花数,可以减少树体营养的消耗,提高产量和品质。

4.2 病虫害防治

针对各个园区不同病虫害进行针对性防治。

4.2.1 栗实象甲防治要点

在板栗球果采收后(10月中下旬),收集栗苞集中堆放在无板栗树的园区外空地,12月上旬,结合土壤翻耕,清除栗实象甲入土越冬幼虫,在1月份将集中堆放的栗苞转移到另一处空地,进行焚烧处理,达到减小栗实象甲害虫基数的目的;在授粉结束后(5月下旬)、栗实生长期(6月上旬)、栗苞成型期(7月上旬)各喷1次0.5%百菌净、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和吡虫啉进行喷雾施药。

4.2.2 巨角多鳃金龟防治要点

在冬季(12月上旬),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40cm,将翻耕出来的巨角多鳃金龟幼虫收集后集中进行消灭,12月下旬,用涂白剂混合石硫合剂进行树干涂白,入冬前及早春萌芽前(1月上旬)各喷1次3~5度石硫合剂与0.3%五氯酚,进行全园喷洒,可有效铲除越冬病虫,避免栗树萌芽后病虫发生、发展而暴发成灾。成虫羽化期(5月下旬、6月上旬),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者用糖醋液加适量高效氯氰菊酯和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混合置于盆中,于黄昏时放于板栗树下,防治巨角多鳃金龟成虫。

4.2.3 白生盘蚧防治要点

冬季落叶后(12月上旬),人工刮除老树开裂的老皮、树干病虫斑、越冬卵块及雌母蚧壳等,集中进行烧毁,能有效降低越冬病虫基数,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12月下旬用涂白剂混合石硫合剂进行树干涂白,雄虫羽化期(9月下旬)用洗衣粉混合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白生盘蚧成虫。

4.2.4 栗大蚜防治要点

12月,刮除老皮、树干病虫斑等,集中进行烧毁,用涂白剂混合石硫合剂进行树干涂白,早春(2月份)喷洒机油乳剂50~60倍液,或涂刷成片的卵,板栗展叶前越冬卵已孵化后(3月份),选喷10%吡虫啉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等进行药物防治,4月份进行人工刮除。

4.2.5 板栗疫病防治要点

冬季落叶后(12月上旬)及时刮除病部,烧毁有子实体的病皮和残枝、树干。刮病斑时,必须刮至健康皮或木质部为止,2%多菌灵、3~5度的石硫合剂或1%的石灰水涂白液均可用来涂在刮皮或未刮皮的病斑上,伤口要涂杀菌剂或保护剂加以保护。12月下旬,用涂白剂混合石硫合剂进行树干涂白。

4.3 土壤耕翻管理

针对土壤板结和硬化,透气性状况不佳的情况,对栗园进行土壤翻耕,翻耕方式为全园翻耕。翻耕时间控制在12月上旬,秋末冬初对土壤进行翻耕可以加快土壤的熟化速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其中翻耕深度以在20~35cm为宜,并及时清除杂草、石块和巨角多鳃金龟幼虫等,此外,注意避免伤害到板栗树体。

4.4 板栗肥水管理

施肥管理主要集中于合理选择施肥类型与用量、施肥方式和控制施肥时间,施肥时应结合土壤情况和板栗的生长状况,全年对板栗施肥2~3次,施肥方式根据地形地势采用环状施肥或条状施肥。秋季采果后(10月)结合深翻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4月上旬,施花前肥,配合浇水追施氮肥2kg/株,同时进行叶片施肥,早晚各喷1次0.3%~0.5%流体硼,花后果实膨大初期(7月中下旬)对板栗树施壮果肥,采取叶面喷施的方式,于8∶00喷0.25%~0.5%天然源生物激活剂,7d后重复喷施1遍,处于盛果期的板栗需肥量较大,通常树龄超过10a的施肥量为5kg/株,树龄小的施肥量为3kg/株。

建议有条件的栗园可进行品种改良,通过嫁接优良品种逐步提升栗园的产量、质量,并可改良形成早熟、中熟、晚熟板栗的全阶段上市模式,以增加抗市场风险能力。板栗树嫁接的最适宜时间为立春后1个月内,此时间段嫁接成活率较高。每年2月上旬,对板栗园内的移栽未成活苗萌发植株、实生移植苗或低产品种板栗树进行改接换头改造,砧木粗2~5cm的枝干用劈接或切接,砧木枝干粗5~20cm的用插皮接,接后做好除砧芽、解除绑缚物、立支杆等综合管理工作;2个月后对嫁接未成活的板栗植株用插皮接补接。适合昆明地区栽植的板栗优良品种有“易门2号”、“易门3号”、“云良”、“云夏”、“红光”、“处暑红”、“燕山早丰”(3113)等。

猜你喜欢

盘龙区板栗树栗树
我们捡起板栗时
栗树叶面喷肥喷药关键技术
我们捡起板栗时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东干渠为例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五(5)萤火虫中队
板栗树下打坑集水技术
鸡足山的板栗树
复活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