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本明治时代的女性以及其文学特点

2021-07-28蒋磊

速读·上旬 2021年1期

蒋磊

◆摘  要:王朝文化的灭亡以后,女性虽然可以成为文学的享受者,但不能积极参与创作活动。到了明治时代。女性在有自我表现欲望的时候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压抑。其中所写的女性文学,是怎样的内客,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呢?随着时代的发展,田边花圃、桶口一叶等被文学所吸引的女作家登场并活跃在文坛。本文章概述了明治文学史上辉煌的女性们,并论述了其文学特点。

◆关键词:明治时代;女流作家;文学特点

明治时代的政府成立后,还没来得及喘息就引进了西欧的文明,通过国会的开设,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即使时代变了,人类生活的艰辛也不会改变。特别是在时代的转型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工作性质和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但人却很难跟上时代的变化。

一、从文明开化中别排除的女性

自江户时代以来,女性被认为是天生愚蠢的存在,被禁锢在家庭这一私人领域。但是,明治维新以后,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地推行近代化政策。例如,1872年,学制的制度被发布,男女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在文明开化中起到主导作用的福泽谕吉在其论著中也写道:“男人也是人,女人也是人。”应该有很多女性期待着自己所处的状况有所改变。

但是,文明开化的恩惠只限于男性,女性被排除在外。即使政府一开始就改变了保守政策。但是,国民的尊严是有的。虽然开始了义务教育,但是和男生相比女生的入学率相当低。另外,在自由民权运动中女性开始活动后,政府在1870年的《集会及政社法》中,禁止了女性的政治活动。政府和男性社会一如既往地将女性愚蠢地封闭在私人领域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二、懂得自我表现的女性们

女性不需要教育,这是世间一般的常识。如果允许的话,那就是为了家庭的需要,以平假名为中心的读写。也就是说,只要有实用的最低限度的能力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就不需要了。但是,如果女儿希望得到更多,通常会受到某种压抑。因为对社会来说,让女性保持愚蠢的状态比较好。江户时代以来的教科书《女大学宝箱》中要求女性一味顺从,说“无论什么事都要把自己让给自己,顺从丈夫”,就是这个原因。如果女性能够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社会就很难对待女性,也很难利用女性。另外也给了女性超出要求的知识,不让女性拥有自我。尽管如此,还是有女性受到文明开化言论的刺激,求知欲觉醒。她们对这种压抑进行顽强的抵抗,学习知识,甚至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女流文学”的诞生

1887年左右,用当时的语言来说,“闺秀作家”也就是“女作家”登场,“女性文化”诞生了。但是,“女流文学”“女流文化”这两个词是有差别的。没有与“女流”对应的“男流”一词。因为男性从事文学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不需要那样的语言吧。另一方面,“女性用语”是“旁观者”。这种状态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5年左右。之后,有实力的女作家陆续登场,在现代已经变成了旁观者的语言,没有歧视性语感的“女作家”“女流文化”等用语已经变得普遍起来。回到十八八七年时,田边花圃、清水紫琴、樋口一叶等女作家登场,她们的小说很多都描绘了围绕女性的现实问题。

四、“女流文学”的特点

(一)花圃与紫琴——结婚与离婚

社会想要让女性留在家里,换言之,这意味着对于女性来说结婚是一种生存的途径。因此,在小说中,结婚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也是最大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女性会在结婚市场上被选为男性,变得幸福呢。描写这一幕的是田边花圃的“薮之莺”(1888年),沉迷于西洋,以自己的想法选择了对方的浜子结婚失败,具备传统的妇德的秀子开始看了之后幸福的结婚。这是一个将社会对女性进行说服的言论原封不动地祖述出来的内容。在结婚市场上,接受的立场更强,被接受的立场较弱,坦率地接受才是明智的吧。

但是,当时的实际结婚,如果被选为对方的男性还好说,大多是受到家长的强制。描写这样的婚姻悲剧的是清水紫琴的《破碎的戒指》,主人公“我”和父亲决定的对象没有兴趣就结婚了,但是知道丈夫在结婚之前就一直有关系的女性,很苦恼。不久,接触到了西方的女权主义,希望能够矫正丈夫的行动,但是越努力反而越失败,最终走向了离婚。最后“我”希望,世上的少女们都不要经历自己这样的失败,能从事自己想要的工作。

据说刊登了这部小说的《女性杂志》,越是加印越畅销。因为对于女性读者来说,强制结婚和之后不幸的婚姻生活并不是别人的事。而且,当时不管理由如何,离婚都是女性的耻辱。但是,从这个“我”中无法读出羞耻意识。另外,为了同性而努力,以女性之间的团结为目标的地方也很新颖。

(二)樋口一叶——贫困与女性

父亲死后,成为女户主的樋口一叶为了生计而立志成为小说家。一味地让家里人担负起抚养自己的义务。虽然不得不经历经济上的辛苦,但从结果来看,对社会和人类的看法却越来越深了。其他女作家所描绘的主要是中产家庭的女性,而一叶所描绘的则是贫穷阶层的女性们。

在一叶的作品中居于中央的大多是可怜的穷人。原因大概是她没有多余的邪恶思想,拼命地过着健康的每一天。而且,从现在的想法来看,一叶等于没有学问。二十多岁的人缺乏人生经验,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男尊女卑是贯彻始终的。

但是,当我们走近她的生活方式、作品的细节、日常的想法时,我们也发现她有很多我们谁都能理解的非常普通的一面。比如在《青梅竹马》中,一叶被街头巷尾听到的歌曲和音乐所打动,深切地感受到了兴高采烈的样子,人是无法用语言去编织那些无法打动人心的东西的。

五、结语

艺术是永恒的。无论什么时代的、什么人的作品,只要是优秀的东西,就会永远留存。以上的女性作家们的生活的明治时代,帝固根据议会的开设,因事发虽说是具备了近代国家的形态,甚至没有给女性公民权,多么黑暗,身着深色时代和社会的思考的时候,这种女性文学的受容,我們的态度也必须被修正。这些女作家们发出了躲避这样的社会的声音,是近代女性的黎明之星。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女性就学率的提高和女子教育的高级化,女性的表现欲望更加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杂志《青踏》创刊了,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虽然问题并没有马上得到解决,但很明显这是与现代女性文学的活跃息息相关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