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的民族“活化石”
2021-07-28陈再雄
陈再雄
毕节市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地区,在全市2.6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彝、苗、回、布依、白等36个民族共900多万人口,少数民族超过100万,彝族和苗族人口占90多万,其中,世居民族18个,少数民族17个;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黔西北这块古老神秘的高原大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使毕节成为一个物质生活逐渐丰富,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的地方。
毕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丰富的文化遗产加之秀丽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一个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大区。
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雍苗族“滚山珠”、彝族“撮泰吉”、苗族服饰以及三眼箫等,这些承载着毕节各族人民文化传承与记忆的艺术;还有这里的民族礼俗也成了毕节民族文化的一大亮点,苗家的牛角酒、回族的道“色兰”、白族的“草把龙”闹元宵、彝族火把节、彝族迎亲、以及彝族祭花神仪式都别具特色。
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火能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吉祥,在黔西北广大彝族聚居地区,多年来均有过“火把节”的传统习俗,彝语“躲扔吉”意为扫火星节—火把节,凡可见穿流星(也称扫帚火星)即是从宇宙中溜失下凡的火星极容易引诱炉中之火溜失而成“失火”之灾。为此,每当发现穿流星临地时,必兴“躲扔”活动。
在彝历法中即以农历五月初五日谓之南方的火星之神开始游降,即由布耄(祭师)择六月初五日临地。火星临地二十一天现“火灾”,择吉日六月二十四日傍晚,布耄即用一木棍系一根麻线吊提一个象征宇宙的鸡蛋,在官府村寨里挨家逐户吟经咒,收拾不规矩的失散火种,所至家家户户皆从火炉中点燃火把,从门扇底下递出后男女老少举火把依次跟在布耄的后面,尤似金龙漫游。游行队伍前往场地绕场三圈后,布耄即将在地上挖一小坑放蛋入内,念《躲扔数》镇火经后念咒语掩埋,示意已经把所失散之火种全部收归于宇宙了。尔后众人即将火把聚燃于埋蛋处,烈火熊熊燃烧,人们欢歌热舞,尽情狂欢。火把节是生命自由歌唱,是对神圣之火、光明之火的礼赞,故有人美誉之为东方狂欢夜。这庄严而古老神圣的仪式,反映出人们的美好愿望,而今已演化成集祭神祭田、祈年丰收、风调雨顺、六畜兴旺、驱祟除邪、相互团结和群众集会、欢歌舞蹈于一体的重要传统节日—火把节,2010年6月,赫章县彝族“火把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祀花神作为百里杜鹃管理区最具代表性和文化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备受游客和民族文化学者青睐;神秘古朴的祭花神仪式隆重、古朴而又神秘,彝家儿女身穿盛装相聚金坡景区祭祀索玛花神,德高望重的9名布摩设席焚香、祈福诵经、献牲开祭,彝家儿女以古朴的撮泰吉、玩火、跳花神、铃铛舞、拜香等形式将彝族祭祀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来自国内外的1万余名游客参与,让广大游客真正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彝族风俗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据彝文古籍《祭花经》记载“远古时候,流水洪荒,天君策耿纪派彝族吱嘎阿鲁,开沟引水,奋力排洪治患。水患治理好后,天君策耿纪又派神王吱嘎阿鲁上天宫,到了天宫后,吱嘎阿鲁看见了杜鹃花花种,就抓了一把撒在百那山(现百里杜鹃管理区百纳乡九龙山)下,从此杜鹃花在此繁衍盛开,人们发现每年杜鹃花开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杜鹃花成为了彝族崇拜的圣花。”每年三月杜鹃花盛开之时,百里杜鹃管理区的老百姓就会请彝族布摩择一良辰吉日,聚集各族同胞到约定的区域地点举行祭花神典礼,祈求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福德安康。
祭祀大典上,撮嘎摩按迎花神、请花神、祭花神、唱花神、跳花神、送花神等程序依次進行,整个祭祀具有仪式感、画面感、神秘感、庄严感,场面壮观、气氛浓郁,祭花神活动彰显索玛花神圣洁无私大爱,体现彝家儿女真挚感恩善良,也表达了彝族儿女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民族繁荣共存的美好意愿。
彝族“撮泰吉”被誉为“人类的祖宗戏”“人之初,戏之始,彝之源”。中国戏剧家曹禺先生说:“撮泰吉”是戏剧“活化石”。曲六乙先生说:“撮泰吉”是中国戏剧珍贵的“活化石”。彝汉语言释义翻译,“撮”为“人”,“泰”为“进化”“变化”,“吉”为“玩耍”“游戏”“表演”。从整个演出内容看,“撮泰吉”应翻译成“人类变化(进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
“撮泰吉”的主要内容是向后人传授彝族人民生产生活知识并传承祖先取得的劳动经验,是原始村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从猿转变到人的真实记录,是模仿古人类进化过程的一种历史意义上的“情景再现”,令人惊讶地吻合了“劳动把人类从猿转变到人”的科学定义。其演出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内容包含祭祀、农耕、麒麟舞、扫火星四个部分。
“撮泰吉”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和挖掘,至今已有30余年。如今,“撮泰吉”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顽强的生命力,从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倮嘎村走向各地彝族村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06年5月20日,“撮泰吉”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头戴野鸡翎帽,身着绣花服饰,或以头为足,或以人攀肩,年节、民族节日或农闲时节,苗族同胞们就在盛满水的碗与碗之间,边吹芦笙边表演舞蹈动作。这便是苗族芦笙舞“滚山珠”。
“滚山珠”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于一体,是苗族迁徙舞中技巧性最强、难度最大的一个舞种。在表演过程中,不管舞蹈动作难度多高,表演者都要手持芦笙,口吹芦笙,芦笙不离口,吹奏不停顿。舞蹈与芦笙吹奏自始至终协调配合,同时体现“步要轻、转要圆、踢要直、力要稳、跨要开、体要快、蹬要轻”等多个要领。另外,“滚山珠”还有一些炫技性的高难度表演,诸如“旋仰击鼓”“刀丛滚身”“倒挂金钩”等。
“滚山珠”最大的艺术特征,在于它汇集了奏与舞两个元素。声与形的契合,口与手的协调,个体与群体的交融,成就了它最耀眼的亮度;2006年5月20日,纳雍“滚山珠”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能歌善舞的彝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流传于赫章韭菜坪山麓,由护送阵亡将士的战斗舞演变而成的祭祀歌舞—“彝族铃铛舞”,便是彝族文化中一朵耀眼的花。2008年,赫章县“彝族铃铛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铃铛舞”,俗称跳脚,彝语“恳合贝”,意为灵体告别之舞。其具有载歌载舞的显著特色,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间。舞蹈无音乐伴奏,仅以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来统一动作,伴奏乐器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通过祭祀活动,跳铃铛舞,唱祭祀歌,以祭奠逝者,安慰生者。过去,雄浑悲壮、粗犷豪放的“彝族铃铛舞”仅限男性学习、在祭祀活动中演绎。随着时代发展,女子也加入其中,而且场景不限,节日、丧葬嫁娶、农闲时均可以跳。舞蹈内容也融汇了彝族先民们曾经跋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艰辛与男耕女织、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美满。舞时,舞者以腰部为轴心,腰腹前后左右来回旋转晃动,双手左右上下转腕摇铃挥舞彩绸,时而抬头后仰,时而弓步前倾,时而骤然下蹲,时而贴地翻滚,一走一停,缓急有序。男子刚健豪放,女子柔美内敛,男女搭配相互配合,使得原始粗犷的“彝族铃铛舞”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