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乡村振兴与设计扶贫》社会实践金课的教学
2021-07-28林丹于学斌薛瑾
林丹 于学斌 薛瑾
摘 要:在国家倡导“金课”建设的背景下,社会实践类课程能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不够、学生教育效果不明显问题。《乡村振兴与设计扶贫》课程用“专、思、创”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评价几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乡村振兴与全面脱贫攻坚助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课程 设计扶贫 思路与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a)-0237-03
On the Teaching of Social Practice Gold Cours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sign Poverty Alleviation
LIN Dan YU Xuebin XUE Jin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11087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courses" advocated by the state, social practice courses can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and unremarkable educational effect.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mode of "specialty, thinking and creation" is adopted in the cours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sig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o reform and innovate in term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It not only improves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but also effectively cultivates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us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ocial practice curriculum; Desig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deas and measures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1],设计扶贫是用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精准脱贫提供解决方案。《乡村振兴与设计扶贫》课程的设立,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核心目标,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创新性和公益性,从解决辽西北贫困地区实际问题出发,以农机产品机械设计、农产品品牌推广、乡村新风貌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再造活化、特色优势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2],搭建“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思政教育”的課程建设模式。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志愿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 课程教学目标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教学目标
课程以立德树人为中心,通过知识探索、能力建设、价值提升“三位一体”的目标,引领学生在认知领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社会调研方法、创新技能;在情感领域,引导学生专业报国、爱国爱乡、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聚焦了知识探索、能力建设与价值提升3个方面。
1.2 需要解决的问题
1.2.1 解决多学科交叉培养的问题
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实行开放化,学生、教师和跨领域人员围绕乡村需求和设计方案进行跨学科、跨部门合作,积累了设计专业人才跨学科培养经验,提供了设计驱动社会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和实践思维。
1.2.2 解决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设计扶贫以解决贫困地区真实需求出发,需要协调人与物、自然、社会、信息、他人的相互关系,实现对现有贫困地区资源进行创造性重组,激活传统资源的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4]。
1.2.3 解决立德树人教育入脑入心的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通过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产出,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学生利用所学回馈社会,使创新产生社会价值,强化了社会担当。
1.2.4 解决学生责任担当不够的问题
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扎根辽宁贫困地区,了解国情、省情、民情,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助力辽西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2 教学设计
2.1 总体思路
课程按照“1662体系”进行体系构建。1条主线:课程以“乡村振兴与设计扶贫需求”为主线;6大主题:根据乡村振兴需要,分别从农机产品设计、农产品外观设计、农产品品牌推广、乡村风貌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再造活化、特色优势产业升级这6个方向选择项目,组建团队;6大任务:每个主题需要完成“扶贫概述+社会实践+设计创新+思维方法+原形制作+推广应用”6个任务;2个环节:根据6大任务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
2.2 学情分析
《乡村振兴与设计扶贫》面向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建筑学、广告学、视觉传达等设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开设,学生已经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了该课程学习的基础。部分同学本身就来自辽西贫困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情况较为熟悉,同时具有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现状,用知识回报家乡的强烈愿望,客观上为推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动力。
2.3 教学团队配置
“全程与阶段”指导的师资配置。课程教学团队主要由来自工业设计、广告设计、思想政治、品牌推广、创业领域的教师组成,分别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创新设计、创业孵化阶段进行指导,从而满足课程多学科交叉指导的需要,同时每个教师又负责一个专题方向,全程跟踪项目并进行指导。
2.4 教学过程组织
2.4.1 “三段式双环驱动”教学组织
课程根据扶贫需求发布设计主题,学生根据发布主题组建团队,走进乡村,深入农户,开展社会调研,然后进行方案设计,通过理论与实践双环节驱动解决贫困地区实际问题[2]。具体过程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4个环节。
第一阶段:开展社会实践并收集问题。
环节1:教师发布主题;环节2:学生组建团队;环节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制定社会实践方案与计划;环节4:学生进入实践情境中开展社会实践,并运用社会学方法收集问题。
第二阶段: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
环节1:学生针对前面收集并确定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学习。环节2:真实的情境中对驱动问题展开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及应用多学科知识。环节3:教师及所在实践地区相关成员参加协作性的活动,一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环节4:学生最终完成一套能解决问题的可行产品或服务方案。
第三阶段:原型制作与测试。
环节1:将方案做出原型;环节2:对原型进行测试并听取反馈意见;环节3:改进并优化解决方案;环节4:将成果应用于实践,帮助解决第一阶段的问题。
2.4.2 “两度”学情需求
(1)专业成长度。课程面向设计类专业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开设,他们已经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专业能力的需求。
(2)情感达成度。部分同学本身就来自辽西贫困地区,对这些地区的情况熟悉了解,同时具有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现状,用知识回报家乡的强烈愿望,客观上为推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动力。
2.5 课程评价
课程采用分阶段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的方式,根据扶贫地区的不同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构建相对合理和公平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和教学效果反馈,有助于学生不断总结反思课程收获,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5]。评价标准包括创新创业成果目标达成度、学习情感目标达成度、服务社会效果达成度这3个方面。
3 教学环境与方法
3.1 教学环境
社会实践类课程以学生实践为主,根据实践教学开展的需要,依托沈阳工业大学在辽西地区的30余个驻村干部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学校各级设计实验室、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构建“多平台、多层次、多领域、立体化综合实践环境”,为学生全面开展社会实践、创新设计和成果孵化提供保证。
3.2 采用情境化教学及PBL教学模式
采用PBL教学模式、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将课程学习与真实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发现问题和理解问题,并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多学科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6]。情境化教学是该课程的一大特色,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认识社会,了解民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通过专业知识来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4 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4.1 课程特色
4.1.1 课程突出了“三性”(实践性、创新性、公益性)
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实践比例占70%以上,学生深入贫困地区、深入课题开展实践,以广阔的社会实践学习替代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创新性体现在学生需要通过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结课,以创新创业并服务回报社会代替盲目的知识学习。公益性体现在以公益性为手段,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培养当代大學生的服务意识、志愿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1.2 课程构建了“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思政教育”培养模式
(1)专创结合大课堂。设计扶贫需要学生通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用设计的专业知识对接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体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公益性,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2)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大课堂。学生通过理论先导学习,驱动实践过程开展,使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达到有效验证。(3)思创结合的大课堂。学生通过产品创新或服务设计的形式推动精准扶贫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育人目的。
4.2 课程的创新
4.2.1 推进了“教法+学法+考法”的三改变
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进行课堂讲授的方法,将课堂搬到贫困地区、田间地头;学生的学习方法变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考试的考法以学生服务社会产生社会效益和公益效果为重点。过程考核具有实时反馈的功能,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对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结果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成果和效益的达成度,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互补充。
4.2.2 实现了“学情+民情+国情”的三统一
设计扶贫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引导在校大学生扎根辽宁大地了解国情、省情、民情,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创新精神助力辽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时,青年学生也在学习和实践中收获真知、锻炼能力,实现人生价值。
4.2.3 实现了“理论链+实践链+师资链+成果链”的四融合
在课程中学生带着6大任务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理论学习的内容同时是实践环节的主要任务,每个任务实行的过程中都有阶段教师的跟踪与考核,考核的环节、形成的课程成果与理论和实践一一对应,因此有效地将理论、实践环节与教师的自身成长和学生的自我发展有效融合在一起。
5 结语
《乡村振兴与设计扶贫》课程通过产品创新或服务设计的形式推动精准扶贫社会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培养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树群,何燕.新时代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扶贫策略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5):
128-131.
[2] 张运琦.面向设计扶贫的四川少数民族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研究[D].西华大学,2020.
[3] 陈凯.“双创”导向下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3):104-105.
[4] 成鲁盼.设计扶贫战略下菏泽传统手工艺编织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20.
[5] 侯寧.产品创新设计工程化探索和项目化教学改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金课建设[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1):23-25.
[6] 徐静.分析PBL模式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27):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