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三个基本问题
2021-07-28张宁娟
张宁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评估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为有序高效推进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充分理解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特殊属性与核心使命,必须全面把握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观念方法和关键路径。
一、如何理解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
(一)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2012年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到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完成了新时代德育的顶层设计,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德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德育的地位,实现了从“德育为先”到“德育为根”的转变:“德育为先”暗含的是德育与其他诸育是并列关系,“德育为根”则强调德育贯穿其他诸育的始终;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任务,实现了从教书育人到立德树人的转变。教育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教育的手段也不仅仅是教书,在进一步明确教育任务的同时,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主体和手段。
第二,德育方向性更加明确。一方面,政治方向更加明确,更加强调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2016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印发《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中学和高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学和高校共青团工作;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党的建设、途径创新以及教育作用的再次界定等方面强化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另一方面,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系统设计了德育内容、途径、方法。譬如,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先后提出“六个下功夫”,提出建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健全全面培养体系,构建更高水平育人体系等。
第三,德育科学性更加迫切。从宏观层面看,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螺旋上升地设计好课程、编好教材,循序渐进地上好课,都需要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脑科学等多学科的“支持”。从中观层面看,如何把中央精神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落实好,对学校而言是个挑战,要求学校管理者既要有强烈的政治觉悟,也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过硬的专业能力。从微观层面看,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努力做到使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播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都需要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品德素养。
(二)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特殊属性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是评价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指标。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明显的特殊属性。第一,实践更复杂。学校德育主要以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优良的品德为旨趣,侧重于解决善与恶、利与害、信与不信、愿与不愿、行与不行等问题。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相比,价值性知识的学习更为复杂;与其他各育相比,德育所完成的任务往往是促进个体思想意识与觉悟修养的提高、利益关系的调整、态度的改变、行为的约束,因而相对来说德育过程较为复杂。第二,评价更滞后。德育效果的显现往往需要经过学生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的检验,而非直接通过学校生活这一历程得以检验。与其他各育比较,尽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也需要特定的时间才能展现出来,但由于其偏重于动作、技能、技巧的形成,故而需要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而德育关涉人之道德人格的塑造和道德境界的形成,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效。这就导致学校德育效果难以直接评价,成效在短期难以显现。第三,地位更重要。从理论研究看,德育研究是教育研究中最为根本的内容。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研究教育规律、研究教育对象、研究教育内容,往往触及深层次的德育问题。从实践推进看,德育是学校全部教育活动的灵魂、归宿与价值指向,它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任务,却是最高的追求,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明确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德育工作受到空前重视。
(三)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核心命题,譬如,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凸显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再如,教育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职能定位。我个人认为新时代德育提出了两个重大命题,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第一,关于立德树人。这里面有两问,即立什么德,树什么人,这是关于教育使命方向的大问题,也是德育的根本问题。针对这两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给予了系统回答。总结起来,关于立什么德,就是立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关于树什么人,就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人、培养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第二,關于“三全育人”。就社会而言,“全员”强调的是人人有责;就学校而言,“全员”特指的是包括德育教师、学科教师在内的学校中的一切人员。“全过程”一方面指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关键措施是德育课程和学科德育一体化设计;另一方面指教育向前、向后延伸,相互照应,形成对接,关键措施是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课程体系。“全方位”从校内看,首先,强调发挥以思想政治课、道德与法治课为主体的,包括各学科在内的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推动形成育人合力;其次,重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德育的隐性功能,打造出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把德育落实到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之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和常态化局面。从校外看,要拓展到社会大课堂,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共育机制。
二、全面把握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观念方法
(一)处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解决教育观的问题
从历史看,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教育家都强调完整的教育观。例如,赫尔巴特指出,没有无教育的教学,特别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没有教育性的教学,轻者等同于知识教育,重者沦落为教唆。从现实看,我们强调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德育不仅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看重德育为先、为要、为根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作用。强调处理好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学校和教师把握核心,特别是当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育使命发生冲突时,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作出科学理性的选择;二是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充分理解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标准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地。
(二)处理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解决课程观的问题
德育课程具有学科课程的一般规定性,其存在虽然可能导致学科教师产生“德育是德育教师的事”的错误思想,但它存在的价值远远大于其导致的误区。从德育的重要性和德育学科的发展史来看,必须以课程的形式强化德育学科的发展,必须理直气壮地开好德育课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彰显德育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并不能因此抵消或者忽视其他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按照学科课程的类型,重点开发和挖掘各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关于这一点,理论界有“渗透说”“挖掘说”“内生说”等不同主张。主张“渗透说”的学者认为:“如果不能很好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那么我们就放弃了学校德育的主要阵地,将很难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主张“挖掘说”的学者认为:“德育并不是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的,而是教学过程本身蕴含有德育因素;不只是教学内容含有德育因素,而是教学全过程都蕴含有德育因素;研究的重点应该是讨论如何挖掘、开发和利用其中的德育素材,而不是所谓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主张“内生说”的学者认为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既不是渗透的,也不是挖掘的,而是学科本身就内生着教育的道德追求。教学以道德为最高目的,教学不再是为知识而教,而是为人而教;教学内存道德价值,知识本身就是人类的德性生成的,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道德价值。事实上,“内生说”揭示了学科教学本有的育人价值,是对教学育人价值的回归,有助于从根本上认识学科德育的本质属性,但“渗透说”与“挖掘说”也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价值。同时,强调处理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认识各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教师树立大课程观念,追求完整课堂;二是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课程观,形成育人合力;三是有助于教师在重视学科课程育人价值的同时,把握好学科课程的育人边界。
(三)处理正面灌输与环境熏陶的关系,解决德育的方法论问题
对于德育而言,正面灌输和环境熏陶,缺一不可。正面灌输是前提,德育是需要价值引领的,有些内容必须以适当的方式灌输给受教育者,让受教育者记住其要求,只是操作过程中,需要从受教育者个体的实际出发,以合适的方式进行。但是对于环境熏陶于德育的作用的认识,我们还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现象。之所以要重视环境熏陶的作用,是因为德育具有特殊性,道德学习需要不断地付出努力和行动。行动的动力何在?原始力量是人类向上向善向美的初心,但是持续的力量则依赖于合理的强化与激励,环境熏陶就发挥了这样的强化与激励作用。强调正面灌输和环境熏陶的作用,有助于学校和教师重视学校管理和文化的育人价值,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
(四)处理知与行的关系,解决德育的目的论问题
行动是检验德育实效的有效标准。德育工作不能只满足于受教育者在认知层面知道了什么,更要强调受教育者在情感层面认同了什么、是否行动了起来、是否持续地行动了起来。如果说其他学科课程的三维目标按重要程度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序排列的,那么德育课程的三维目标则是依次倒序排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其最为重要的目标要求。只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做到了真正的认同,才有可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看重考试评价的选拔功能的当下,要立足德育的目的,就必须补上德育评价滞后这一课,一方面必须加强德育评价的研究,另一方面尚需慎用德育评价的结果。
三、推进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
关键路径
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教师队伍的德育专业化、大课程理念的落地落实以及学校如何引领家校协同育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路径。
(一)实现教师队伍德育专业化
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全员育人是关键。教师队伍全员育人意识树立不起来,全过程、全方位都将是空话。要实现全员育人,教师队伍德育专业化是关键。如果教师队伍德育专业化程度和水平不高,育人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目前我们的教师在入职前没有接受过德育专业训练,入职后德育培训也非常少,教师队伍整体育人能力有待提高。实现教师队伍德育专业化,必须抓培养、抓培训,强化全体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和德育教师的德育专业化。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开始面向全国招收“道德与法治”专业的本科生,为中小学校培养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师而努力。国家在相关文件中也规定,教师在职培训必须要有一定学分的师德培训。譬如,2018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联合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将师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进计划列为十大计划之首,明确提出要研制出台在教师培养培训中加强师德教育的文件和师德修养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要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教育全过程,作为师范生培养和教师培训课程的必修模块;要制订教师法治培训大纲,开展法治教育,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和依法执教能力;要借助新闻媒体平台,组织开展师范生“师德第一课”系列活动;要每年利用教师节后一周时间开展“师德活动周”活动。
(二)让大课程概念落地
课程是学校重要的教学组织载体,是育人的主阵地。如何把握主阵地、优化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有力抓手。让大课程概念落地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要将德育课程看成与学科课程同等重要的一类课程来推进,理直气壮地开好德育课,生动有趣地上好德育课。二是要重视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一方面鼓励教师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不断掌握学科课程渗透育人价值的方式方法,树立大课程观和完整课堂观,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学科边界问题,切忌将语文课、历史课上成了德育课。这里的关键是建立起集体备课、及时评课、课后反思和学期录课的工作机制,保障和激励教师打磨一堂堂好课,让教师能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三是要坚持优化校本课程质量。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義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颁布,明确要求学校要提高校本课程质量,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教材。校本课程的研发和优化要坚持做“加法”,进行一体化设计,即从横向看,一门课程应体现其逻辑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从纵向看,应把握从有到优的关键,按照学生发展的规律,从低到高、由浅入深进行一体化设计。
(三)建立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家校协同育人是营造道德教育所需要的良好环境的关键举措。目前,学校的主要思路一是把家长请进学校,其形式有家长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家长大讲堂等;二是让教师和学生走出去,其形式有家访、亲子实践等。在此基础上,各地各校也根据实际情况,纷纷丰富和创新家校协同育人形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家长和教师在育人等方面的共识不强等问题,反倒异化了家校协同,强化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如何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氛围、建立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学校的主导和引导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一些经验做法。
责任编辑丨庞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