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节气要素融入幼儿园班本活动的研究

2021-07-28顾喜娟

教育界·A 2021年2期
关键词:种植美食文化

顾喜娟

【摘要】二十四节气延伸出丰富的文化内容,对幼儿审美情绪、文化品格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纲要》《指南》精神指导下,幼儿园根据实际进行班本活动探索。班本活动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教育空间。文章从农作物种植、文化和美食三种线索中寻找节气要素中适合幼儿园的班本课程。

【关键词】节气要素;幼儿园班本活动;种植;文化;美食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1],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调查对儿童进行过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统计,显示许多儿童对二十四节气名称了解较少。目前对二十四节气研究大多从科学角度探讨其文化价值,对节气要素在幼儿园班本活动中的融合尚无相关研究。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准确反映了四季基本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中华民族崛起的今天,为了防止传统道德文化流失,应重视本民族文化传承,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幼儿发展有很大益处。

一、把握節气中的时间节点进行种植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我园地处农村,周边农作物的资源较为丰富。按照每月节气的变化,发现身边植物的变化,结合幼儿园的现有资源,在班级、专用活动室、自然角、种植区中,教师和幼儿开展种植活动,构建种植课堂,体验种植收获的乐趣[2]。

(一)规划种植园地,人人参与

考虑到种植园的场地有限,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我们班经过精心的规划,把种植园地分为两个区域:一是户外种植园,二是我们班的自然角。户外种植园就是一块小菜地,我们和小朋友一起设计班级标语,制作稻草人。自然角的规划就复杂多了,我们重点把它分成三个区域:水培区、土培区和发芽区。我们请家长帮助收集利于种植的泡沫箱、花盆等,利用瓶子、篮子、辣椒、大蒜、干草、干花等进行点缀、装饰,营造浓郁的田园风光。

(二)节气农作物大搜索,储备种植经验

从二十四节气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按照四季变化来的。了解到节气的特点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季节变化来命名筛选可种植的农作物。谚语有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意思就是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种的大好时机,这个时候种植茄子、辣椒、番茄、葱、大蒜、草莓等低矮植物都是比较适合的。尽管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农村,但是种植的经验是非常少的,有的甚至是零。如何更好地进行种植,需要有一些前期的准备。比如请家里种植有农作物的孩子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请教如何种植,并以图片或者文字的形式带到学校,和班级的小朋友进行交流,举办“种植交流大会”,最后让孩子们自己归纳总结。

(三)分组种植,用心观察,责任随行

每个小组理清种植的思路之后,接下来就是种植的问题了。因为场地有限,我们按照之前划分的种植园地,把自然角和种植地划分成6个小区域,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种植,自主分工。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用绘画、做标记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观察的时候,孩子们能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并在活动中提出,让师幼共同来解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的前后变化。”让记录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保护孩子对事物的好奇与热爱的情感,让孩子有丰富的感受和内心世界。

二、节气风俗,有效的传承

二十四节气不单单是一种时间体系,更是一种充满丰富内涵的生活传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有滋有味地“过日子”。二十四节气像是一部生动的纪录片,把那些深埋记忆的民风民俗都讲给孩子们听,希望他们能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一)探寻节气中的民俗活动

生活实践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自然环境中,儿童眼中的事物充满生机。在二十四节气风俗活动中,立春时节,农村保留打春牛的风俗。幼儿园可结合立春节气开展“迎立春”主题活动,让幼儿参与放风筝等活动。立夏时节,有“尝新”“斗蛋”的民俗,我们可结合幼儿的情况,和孩子们一起把蛋挂在脖子上,看谁挂得多。秋分时,可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在采摘水果等活动中感受丰收的喜悦。二十四节气中,许多节气已经成为固定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气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强烈的节日氛围,我们可以从这些特殊的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特殊节气入手,挖掘它的民风民俗,做成有连续性的班本活动,既让孩子了解节气的魅力,又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节气特有的魅力。

(二)农谚歌谣融入幼儿生活

人们最初创造二十四节气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业发展的不断成熟,人们将与节气相关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作为具有农业生产中的指导性原则,便形成了农谚。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人们不断地将这些谚语在生产中进行检验,并将其精炼,而这个过程又促成了歌谣等文化形式。很多的节气谚语和歌谣都体现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我们可以开展诗歌比赛等活动,收集农谚、诗歌多的可以获得奖励。而幼儿的生活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在学习农谚的时候还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并且可能觉得和现实生活很遥远,认为学习农谚仅是表面的咬文嚼字、熟读吟诵而已,觉得索然无味。这次的节气活动,让孩子们在了解了节气知识、农作物知识后,再去吟诵跟节气有关的谚语和歌谣,感受诗歌中的部分诗句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有相似之处,拉近了节气与幼儿间的距离。

三、节气美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节气食俗是我国时令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幼儿园教学实践活动中取材广泛,有利于幼儿真实地学习。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贯穿节气食俗教育,挖掘节气食俗文化,创设节气食俗环境。教师可以将节气作为重点讲解内容,开展相关食俗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根据节气的气象不同,以食物为载体,进行食育课程的学习。

(一)做节气美食,在饮食中培养艺术想象力

孩子在吃饭的时候,首先会用眼睛观察,看看今天的饭菜是否看起来好吃。对此,可以把米饭做成卡通的形状,把蔬菜摆成漂亮的拼盘等。孩子对饭菜有兴趣之后,对每一种饮食都会有极为丰富的艺术联想。让孩子们参加食物的制作,通过看一看、猜一猜、摸一摸、做一做等揭秘各种食物对身体健康的真相,感受食材带来的别具一格的美感[3]。

如二十四节气的“味蕾之旅”中的小满,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枇杷,它被称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空山雨过枇杷树,黄颗累累不知数”。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一碗有颜值又甜蜜的枇杷糖水,喝一口,真是满满的幸福感。为了更好地進行活动,我们把课堂搬到了户外的草坪上。小满时节,一块餐布,枇杷是主角,蓝天草地作搭配,心情愉悦。为了把这份美好延续,我们以看、品、嗅、触等形式开展了一堂别具一格的户外写生活动。孩子们一起参与体验了整个流程,在做的过程中认识了原材料,教学中渗透了原材料、制作工具、制作过程等元素相关的所有知识,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感受现场加工的快乐。我们把写生作品渗透在班级环境创设中,通过营造一种积极的食育氛围,引导幼儿了解小满节气,知道吃枇杷的好处,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

(二)品节气美食,感受食物的内涵

在节气当天展示节气的食俗,将节日气氛引入当天教学中,让大家发表对节气的认识,和孩子们一起品尝节气里的美食,诉说节气美食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故事。我们通过品尝节气美食,解读节气的来源、习俗和文化内涵,使之融入孩子生活的故事里。每一次对节气故事的讲述,都是一次与历史的相遇,都是一次艺术的熏陶。活动中,孩子们领略了中华文化中特别有意义的瞬间,不仅了解了农耕文明的和谐自然观,而且品味到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如节气之一的冬至,这一天白天的时间最短,晚上的时间最长。在冬至这一天,我们都会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古有“冬至吃饺子,耳朵不会坏”的谚语,我们和小朋友一起揉面,擀饺子皮,剁馅,包饺子,煮饺子,最后吃饺子。在品尝饺子的同时,我们追根溯源,和孩子们一起分享饺子的来历,感受节气美食的内涵,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了解节气美食,在饮食中培养幼儿的人生观

在向儿童介绍各种食物的来源和制作时,便可顺便介绍这些食物的来源与制作时需要付出的劳动。比如白白的面粉哪里来?好吃的水果哪里来?健康的蔬菜哪里来?食物在到餐桌之前,都经历过哪些阶段?这些阶段我们能够做什么?了解食物的起源,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也是“食育”的重要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芒种,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始,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的好时机。现在的孩子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成了习惯,他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儿来,从而学会珍惜,学会知足。我们幼儿园靠近北联农业生产基地,可以进行亲子种植活动。我们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插秧小知识,右手三指握苗插进泥土,秧苗对线排整齐,退步原来是向前。稀松的泥田很难站稳,埋头弯腰,一字排开,小朋友们第一次体会到插秧的辛劳。有了半天的插秧体验,小朋友们开始对食物有一定的敬畏和足够的珍惜。原来书本上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现实中是由农民伯伯的无数滴汗水在支撑着。当知道食物怎么通过层层环节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对待它们。孩子们参与其中,更会加深对“有劳动才有收获”的体会。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而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身体力行。

【参考文献】

曾培.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方式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5):152-153.

连晓环.“中华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166-167.

黄爽,王岚,刘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及反思[J].基础教育课程,2019(24):26-31.

猜你喜欢

种植美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美食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