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力新时代追赶超越
2021-07-28刘国中
刘国中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红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科技教育发达,创新人才富集,区位优势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020年两次考察陕西并作重要讲话,为陕西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一、牢牢把握主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和鲜亮主题。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對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这些重大论断和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加强对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高质量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新时代新阶段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陕西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与全国特别是东部省份相比,陕西的发展水平还有不小差距,比如产业结构不优、开放程度不足、居民收入不高、县域经济不强、市场活力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在新发展阶段“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关键是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对陕西的要求期望,深刻认识新时代追赶超越是内在素质的追赶超越,新时代追赶超越最终要靠提高发展质量来实现。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高质量发展能不能全面提速,就看新发展理念有没有在头脑里牢牢树立,有没有在实践中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提出一系列要求,涵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对陕西贯彻新发展理念精准、具体的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是内在统一的。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这些要求,深入思考领悟,在谋思路上一体设计,在定政策上一体贯彻,在干工作上一体落实,符合的就大干快干,不符合的就坚决不做,做错的就及时纠偏。
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指向。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高质量供给更好适配需求、创造需求、引领需求;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全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战略基点是坚持扩大内需,必须加强需求侧管理,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重要条件是扩大对外开放,必须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对陕西而言,就是要把创新这个最大潜力和最大动力激发出来,畅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动渠道,持续优化投资和消费结构,用好地处我国地理版图中心部位和向西开放前沿的区位条件,在参与全国大市场大循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争取更大主动。
二、立足陕西实际,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高质量发展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依托创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客观审视陕西实际,一方面,全省有100多所高校、1300多家科研机构、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业技术人才在百万以上,两院院士数十位,在人工智能、空天科技、新材料、增材制造、生物育种等领域优势明显。另一方面,科技进步贡献率还不够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偏低,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创新优势没有完全转化为发展优势。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突出机制、人才两个关键,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尽快见效成势。在出成果上下功夫,围绕优势领域建设陕西实验室,落实好“揭榜挂帅”制度,协同攻关“卡脖子”技术,为高水平自立自强服务,为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作贡献。在促转化上下功夫,建好政府和高校、院所、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市场化运行的开放共享创新驱动平台,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服务体系,打通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家的通道,尽快催生一批科创项目、科创企业。在优产业上下功夫,以种业自主创新促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深入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改革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强调,“突出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举措”,“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近年来,陕西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一件事一次办”等为抓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补齐开放不足这个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去年自贸试验区6项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720列,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均居全国第一。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做得还不够,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总量偏小,经济外向度较低。下一步,要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抓好“放管服”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出一批“民有所盼、我有所为”的“小切口”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既要推进面向国外的开放,也要搞好省际、省内开放。坚持外贸外资一起抓、通道平台一起建,加大自贸试验区创新力度,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办好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展会,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强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及各市区之间合作,以创新协同和产业协作为抓手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突出增加居民收入做好民生工作。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群众“腰包”鼓不起来,生活品质就高不起来。陕西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民生改善任务依然很重,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还需要做大量工作。要把增收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多培育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市场主体,多支持“小木耳、大产业”式的特色产业,多推进像“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样的改革,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千方百计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既要在增收上下功夫,也要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上下气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解决好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领域实际问题,让三秦百姓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搞好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陕西地跨长江、黄河流域,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黄河在陕西境内全长719公里,流域国土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陕西的65%、76%和87%;关中所在的汾渭平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区域,陕北黄土高坡水土保持是黄河治理的重要内容,陕南提供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70%的调水量,保护好陕西生态环境责任重大。要深刻汲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紧抓不放,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加快尾矿库治理,推动小水电应退尽退,健全四级网格机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让秦岭的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綠水长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抓好入黄排污口整治。强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监管,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继续推进渭河、汉丹江等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中央已经明确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表,陕西要抓早动快,确定阶段性目标,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大幅度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量。
持续提升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强调,“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陕西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有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陵等远古历史,有周、秦、汉、唐等10多个政权上千年的建都史,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大革命史,文物点密度大、数量多、等级高,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特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要求,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陕西必须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好,把省内诸多的中华文明和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和地理标识保护好,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光大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全省人民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动力。以突出特色、壮大集群、深化融合为方向,做亮“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曲”等文化品牌,做大文化产业规模,提升文化产业层次。今年第十四届全运会和全国残特奥会将在陕西举办,这是我们的重大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陕西作为科教大省、军工大省、驻军大省,作为有着许多革命历史资源的省份,要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全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在政治安全上,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在经济安全上,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作贡献。在人民生命安全上,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陕西,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毫不放松、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
三、加强党的领导,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我们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两个维护”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效果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从政治上树牢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按党中央的部署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理解党中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搞清楚对陕西的要求是什么、最需要干好的工作是什么,以坚如磐石的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决不回到以GDP增速论英雄的老路,决不回到不顾质量、效益和生态环境求发展的老路。
提升工作本领。领导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不断提高运用新发展理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觉从“两个大局”出发分析“时”和“势”,把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抓住用好。强化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在懂政策、懂市场、懂项目、懂金融等方面下功夫,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陕西的各项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果。
强化作风建设。“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陜西的这些要求,关键在“干”。只有坚持干字当头,扑下身子干,甩开膀子干,持之以恒干,团结一心干,才能把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释放出来,才能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要发扬老秦人那股“拧劲儿”,把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工作往快里干、往深里干、往细里干、往实里干,以新气象展示陕西,以新姿态奋战当下。
净化政治生态。实践证明,政治生态好,干部队伍就会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社会风气就会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要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校准方向,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持续强化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一贯到底,彻底肃清赵正永流毒和恶劣影响,不断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和保障陕西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陕西是一片红色沃土,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新时代追赶超越,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原载《求是》202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