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昌市金川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思考与建议
2021-07-28胡晶晶
胡晶晶
摘 要 发展生态农业,搞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需要,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促进农业增收、农业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此,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为例,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9.097
1 金川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现状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出台了《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6—2020年)》《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等相关文件,并把“一控两减三基本”作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策略和终极目标,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回收利用”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思路,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理念,以回收加工企业为核心、标准化回收网点为支撑、农民群众自主捡拾为基础,培育建立灵活有序的回收利用市场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加快推进蔬菜产业清洁生产和尾菜综合利用,提升金川区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有效防治了农业面源污染。
据统计,2019年全区农药使用总量82.14 t,2020年全区农药使用总量77.64 t,同比减少5.4%,农药使用利用率达到40%,农药使用量已连续负增长;2019年全区尾菜处理利用量7.21万吨,尾菜处理利用率43%。2020年,全区尾菜处理利用量7.6万吨,尾菜处理利用率44.08%,逐步形成了以农用为主、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2019年全区共回收废旧农膜1 043 t,通过废旧农膜“以旧换新”兑换旧膜799 t,全区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2.1%。2020年,全区共回收废旧农膜1 295 t,废旧农膜回收率83.3%,地膜再利用量1 074 t,从源头保障地膜可回收性,提高防控效果[1]。
2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农业面源污染微观上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磷素、氮素等营养物及农药和其他有机、无机污染物;存在于畜禽粪污和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氮、磷致病菌等污染物,包括农村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等;在降水、灌溉过程中,通过地表径流排水和地下淋溶,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等生态系统污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直观上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地膜、饲料等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方法不当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等不及时、不恰当处理,造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3 金川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据调查分析,金川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有3个方面的污染源。1)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秸秆利用方式中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或不成熟,秸秆加工利用存在技术经济瓶颈,外来机械作业质量不高,农田中残留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打捆、清理需要进行2次或3次作业,回收成本增加,深加工技术缺乏,制约了利用水平的提升。2)由于各地種植模式、种植作物、种植结构不同,适用于金川区的废旧农膜回收机械少,实用性不强,在引进机械适应本区域废膜捡拾上仍存在不足。当地农民受传统小农思想影响,大部分农户思想认识不高,对废旧农膜回收积极性相对较低,相关法律法规又缺乏实际有效的可操作性规定,同时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企业、网点数量不足,玉米种植后废旧农膜回收难度大,从而导致土壤中残膜量逐步增加,造成了土壤污染。3)尾菜造成的土壤危害,农业废料残渣一直以来都是环境污染的重头戏。尾菜是新鲜蔬菜的一些不可食用部分,目前蔬菜分拣越来越精细化,废弃蔬菜量逐年增多,加之河西地区高原夏菜多为低端大陆菜,上市时间相对集中,短期内易产生大量尾菜,而现有的尾菜处理设施、技术均无法做到短期内批量处理尾菜,因而造成尾菜大量丢弃,形成农业面源污染[2]。
4 加强金川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需要政府、社会、广大农户积极配合,其是一项重大、系统的工程。在宣传过程中,应采取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生态环保理念相结合的方式。1)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新媒体,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从根本上提升广大农户农业环保意识。2)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在日报设立专栏,拍摄农业面源污染专题片,以政务网、村村通广播等为媒介,增强广大市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3)编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传手册,在全区大范围发放和张贴宣传手册、明白书、通告、横幅等,利用农村集会、文艺宣传、科普宣传等活动,广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兑换政策。同时,要不断总结农业面源污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倡导清洁生产方式,做到家喻户晓[3]。
4.2 切实加强政府领导,建立完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机制
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工作和必要举措,其关系到农村人口的生存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控制,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稳步推进“生态农业发展、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建立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控制工作的机制创新。1)切实增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将农业面源污染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并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及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合力。2)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治机制。采用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建立村规民约,从源头上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起到管理和约束作用。3)建立农业环保组织机制。建立完善农田地膜回收自治体系,落实经营主体的法定回收责任。为每个乡镇政府配置专门的环保专员,负责所管辖区内的农业环保管理。按照生产小组数量组建保洁员队伍,及时督促蔬菜生产基地、仓储及购销加工企业、广大农户清理农业面源废弃物。4)完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新机制,扶持成立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有限公司,按照“政府补一点、农户出一点、企业让一点”的思路,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实现秸秆、滴灌带、废旧农膜的全回收、全利用。5)抓源头治理。农资市场是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第一道关口,通过“四查一检”工作方法,推动“执法、监管、检测”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由农业、质监等部门建立联系制度,联合开展行政约谈、例行检测、监督抽查、预报预警,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从源头杜绝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4]。6)开展残膜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实施村庄清洁“春季战役”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大会战,党政干部带头包帮联系村志愿服务活动,围绕道路、地头、沟渠、林带、农田及村庄等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清理整治,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坚决打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5]。
4.3 健全相关制度,为防止农村面源污染提供法律保障
建立完善区监督、镇负责、村主抓的废旧农膜“以旧换新”责任机制。1)整合“以旧换新”“土地深松”项目,将土地深松面积分配到各镇。金川区各乡镇应结合实际,采取农田地膜优先捡拾优先安排深松补贴的办法,抓好农田地膜捡拾和土地深松补贴政策的落实,对于捡拾农膜不干净不彻底的农户,不予享受“以旧换新”及“土地深松”等奖补政策[6]。2)科学规划畜禽养殖布局,制定出台畜禽禁养区等相关政策,不断完善技术装备条件,改进设施养殖工艺,因地制宜推广堆肥发酵、有机肥生产等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技术模式,规范和引导畜禽养殖场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和支持散养密集区和养殖小区实行畜禽粪污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减少养殖污染。3)对新建、改建、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履行环评手续,严格落实工程建设“三同时制度”,积极落实“一场一策、一场一档”网格化管理制度。4)积极制定农业扶持奖励办法,用足、用好各级政府扶持的政策和项目资金,推动企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7]。
5 结语
针对当前农业面源污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金川区结合实际,始终坚持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政策文件,明确防控和治理责任,进一步探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技术,加快有效治理技术与模式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番.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剑指农资[J].中国农资,2015(14):3.
[2] 韦瑛,俞国基,趙欢,等.武威市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0(03):47-50.
[3] 杨虎德,马彦,王平生,等.玉米田氮磷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21,52(01):85-87.
[4] 查天荣.新形势下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02):179-180.
[5] 李聪聪.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2016,36(12):175.
[6] 李民,解小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及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18):175-176.
[7] 何为媛,王春丽.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26):201-20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