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人文作用

2021-07-28宫星

速读·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环境设计

◆摘  要:以色彩科学为指导理念,从读者的阅读心理出发,运用色彩知识塑造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环境,形成特色内部装饰风格,打造符合读者阅读心理、适合读者视觉感知的阅读环境。构建轻松舒适的学习阅读氛围,吸引学生进入图书馆学习,从而提高学校人均阅读量。同时利用色彩学的心理效应,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助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下一代国民的文化素质水平。

◆关键词:色彩学;高职院校图书馆;环境设计;人文思想

新时代高校建设要贯彻习总书记的教育指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建筑实体,是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也为个人展开逻辑性思考提供了空间。虽然读书不分场所,但是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学习更胜一筹。高校需从图书馆布局装饰等方面的色彩搭配着手,为学生提供有趣的灵魂栖息地,在施以教化的同时兼顾着人类文明传承的社会意义,在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浅析色彩功用

色彩之于设计等同于色彩之于大自然。不色彩能改变生活的环境,提高生产力。它能增进人们的社交生活,改善健康状态。它也能被用来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让人们活得更充分、更多姿多彩。同的颜色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不仅能刺激到人们的神经,还能影响到人们的情绪。色彩明亮即轻快,色彩深沉即沉默。颜色被赋予的含义最大的关联就是和自然界,其次是心理,最后会因为文化和历史的原因而不同。用某一色彩表征某种含义当然是主观赋予,但这种赋予必然依附一些自然现象、习俗、历史积淀,利用设计语言进行合理引导从而达成设计目标。颜色从感性上会影响人的情感、心情等,从感受力来讲是有一定心理意义的。因此,人文环境的构建可借助色彩表现这一载体,成为新型图书馆格局设计的一部分,利用色彩语言进行意义表达,经合理引导从而达成设计目标,从而完成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环境升级。

二、色彩应用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新方向

(一)色块布局,高效学习场所的提供

现如今大多院校图书馆功用逐渐趋于多元化、智能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需要的是更富设计特色、更具人文关怀的新型图书馆,让学生都能静下心来专注于书本,建构一个能沉淀、稳定心情的阅读环境。在建筑整体的色彩搭配上,要尽量避免强烈的颜色对比,多采用较安静缓和的色彩。比如大面积使用浅色系搭配暖白色使用,简洁明快的色彩可平复学生情绪,减轻的烦躁心理;以自然色系营造出一种沉静、安定的心理感受,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总布局下的不同功能分区通过跳跃式的大色块达成,联系方便且又互不干扰的区块。譬如巧用床帘、书架等条状、块状器具,配以多样色彩,形成颜色指示牌,帮助学生节约寻找某书籍或某场所的时间,有更多的气力专注于知识的汲取。随着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迫切需要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开发新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原有的图书借阅功能为主转变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不断提升图书馆的审美艺术与人文精神,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教育目标。

(二)色彩搭配,人文交互环境的营造

营造人文性、集体化的阅读氛围。线下的公共文化空间和休闲空间的价值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沟通机制。且纸质书阅读可以让人更加的专注,思维会更活跃。作为群居性动物,很多人会喜欢大家一起看书、学习、查找资料、偶尔交流一下的氛围。然而部分高校只是把图书馆当自习室用,这是加权体制下教育设施的异化。活动区不推荐2700k的暖黄光,这个色温下人很容易放松,对保持专注或者兴奋没有帮助而应采用4000k色温自然光,明亮的环境才能使学生更具理性与机智。当然,对大学图书馆改造最应该增加的不是硬件的提升,还应在充分考虑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建造兼顾了色彩搭配和环境设计的学习空间,以祥和的人文气息吸引学生的兴趣。譬如在过道、走廊的拐角增加各类盆栽绿植,可以在学生阅读之余提供放松的空间,借助颜色转变提醒学生劳逸结合,在休息之后再次获得学习兴致。绿色不仅可以提高人的视觉感受性,有利于思考的集中,提高阅读自效率,还能够缓解眼睛疲劳,帮助减慢呼吸,降低血压,从而助力学生达到怡然自得的境界,促进知识的转化与吸收。图书馆布局设计与装饰点缀可多去征求学生的意见,换位思考,完成新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环境的科学建构。

(三)色调辅承,文化传承平台的搭建

人文精神与服务价值的体现渗透在色彩搭配的有效价值中。看得见的色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艺术多了一种象征,而看不见的色彩在人性中熠熠生光。图书馆存在最大的意义还是个符号意义,它是文化的象征。文化在,图书馆就在。偌大的图书馆,很多人在安静的看书,没有一点声音,深深体现出文明的力量。好的阅读环境,是光与色共同编织的毯,有整齊明亮的灯和科技带来的电子智能设备。它的核心是文化,是一个温馨舒适引人入胜的环境;是一座散发浓郁人文气息的精神港湾;是校园文化和学校办学理念的完美诠释和注解。高职院校图书馆亦可以从借阅证、馆藏等细节处的颜色着手,以专业或书籍类型展开颜色配置,打造某一专业的特定颜色,强化学生对本专业及专业书本的认可度与归属感,从而于内心深处获得强大的专业信念与人文信仰,把专业知识吸收内化。借助色彩搭配来激发并强化学生的阅读意识,依托院校专业特色构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进一步烘托塑造知识氛围,于色彩斑驳中照耀人文传承之路。

三、结束语

在环境设计中巧用色彩搭配来为单调的藏书阁注入生机活力,点亮人文情怀。在既有图书馆空间内,通过融合院校教学理念与人文思想,考虑院校的专业文化特性,使其功能性与实用性多重结合。以现代的设计手法传承传统文化理念,以时尚的色彩设计彰显人文思想,更加全面地完成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室内格局设计,从而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利用效率,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文.色彩在高职院校图书馆中的人文作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理论前沿.2018.

[2]张瑜,高博.色彩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家具选配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安航空学院图书馆为例[J].明日风尚,2018(16).

[3]周密.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的色彩配色[J]. 科技资讯,2016,14(36):131,133.

[4]鄢春根,陈双华.浅谈色彩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作者简介

宫星(1969.07—),男,汉族,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图书馆环境设计
浅议创客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信息服务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