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某医学高校本科新生心理应激状况及其与宿舍关系的相关性▲
2021-07-28韦雪颖谭机永宁苘媚李博文李贤贤
韦雪颖 邓 砚,2 谭机永 宁苘媚 李博文 李贤贤 张 香 杨 鑫
(1 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与管理学院,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529012957@qq.com;2 右江民族医学院校党委,广西百色市 533000;3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南宁市 530021;4 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西百色市 533000)
心理应激是指个体主观地认为环境压力超出了其所具有的资源、对其健康构成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对个体的身心状态及生存质量影响不同[1-2]。研究表明,青少年群体存在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且在近几十年间呈逐步上升趋势[3]。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用人单位、学校对高校大学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所面对的各种压力、心理应激水平逐渐增高[4]。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一旦增高,对其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增加自杀风险[5]。宿舍关系是指同宿舍成员之间在以语言、情感、知识、思想为媒介的交往中以精神关系为主互相结成的关系[6]。有研究显示,有35%的大学生因宿舍生活而引发心理适应障碍[7],这表明正确处理宿舍关系十分重要。本研究调查分析了高校本科新生宿舍关系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以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制订心理健康教育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 对象与方法
1.2 研究对象 于2019年9~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广西某医学高校2019级本科新生66个班中抽取25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 158人。
1.3 调查工具 (1)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性别、专业、民族等一般资料及宿舍关系,其中宿舍关系分为3级,即和谐、一般、紧张。(2)学生生活应激量表[8]。该量表包括2个维度(应激源和应激反应)共51个条目;应激原包括挫折(7题)、冲突(3题)、压力(4题)、变化(3题)、自我强加(6题),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反应(14题)、情绪反应(4题)、行为反应(8题)、认知反应(2题)。各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计分(“从来没有”计1分,“很少”计2分,“偶尔”计3分,“经常”计4分,“总是”计5分);除应激反应维度中的认知反应因子为反向计分外,其余各条目均为正向计分。总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55~255分),得分越高表明研究对象所面临的生活应激越强,产生的应激反应越大。本研究将总分大于“均数+标准差的得分”定义为高应激水平,总分在“均数-标准差的得分~均数+标准差的得分”之间定义为中等应激水平,总分小于“均数-标准差的得分”定义为低应激水平。量表的Cronbach α为0.877,2个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8、0.880。
1.4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由辅导员协助组织被调查班级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开始前,对调查员进行包括调查目的与意义、指标含义、填写要求等内容进行培训;调查时,由调查员指导研究对象填写问卷;问卷回收时,由调查员当场对所有问卷进行审核,不符合要求的问卷,返回给研究对象重新填写。收回的问卷由4名研究人员采用EpiData 3.1软件以双人双录入模式录入数据。对两次录入不一致的数据,查看原始问卷予以纠正。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应激源得分与应激反应得分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变量与心理应激得分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1 158名学生中,男生502名(43.35%),女生656名(56.65%);汉族827名(71.42%),壮族282名(24.35%),其他少数民族49名(4.23%);专业包括临床、药学、口腔、影像、检验等,临床专业人数最多,为892人,占比77.03%;认为宿舍关系和谐1 030名(88.95%),认为关系一般124名(10.71%),认为关系紧张4名(0.35%)。生活应激总分为(112.21±19.56)分,其中103名(8.89%)处于高应激水平,878名(75.82%)处于中等应激水平,177名(15.28%)处于低应激水平;应激源维度中压力因子得分最高,应激反应维度中认知反应因子得分最高。见表1。
表1 生活应激量表各因子得分情况(x±s,分)
2.2 应激源得分与应激反应得分的相关性 挫折、冲突、压力、变化、自我加强等因子得分分别与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得分呈正相关;而冲突、自我加强得分分别与认知反应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见表2。
表2 应激源得分与应激反应得分的相关分析结果
2.3 心理应激与人口学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分别以生活应激总分及其2个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以本科新生的个体特征(性别、专业、民族、宿舍关系)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本科新生心理应激及其2个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经性别、专业、民族校正,宿舍关系均是心理应激、应激源及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3。
表3 心理应激与人口学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4 不同宿舍关系本科新生应激源得分的 比较 除自我强加外,不同宿舍关系本科新生在应激源各因子得分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宿舍关系和谐的学生相比,宿舍关系一般或紧张的学生其挫折、压力、变化得分均较高,而宿舍关系一般的学生其冲突得分较高(均P<0.05)。见表4。
表4 不同宿舍关系本科新生心理应激各因子得分的比较(x±s,分)
3 讨 论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与发展的重要人才,大学生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大学生毕业后能否以过硬的技能和心理素质胜任本职工作。大学生在本科阶段课业繁重,且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9],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从总体上看,广西某医学高校本科新生生活应激总分为(112.21±19.56)分,多数学生处于中等应激水平。刘琳琳等[10]研究发现,中国医科大学二、三年级本科医学生心理应激总分为(101.49±15.68)分,低于本研究结果;但范引光等[11]的研究显示,安徽某医学院本科新生心理应激总分为(118.99±18.50)分,高于本研究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所在学校、年级不同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社会认同度有所区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广西某医学高校本科新生应激源中的各因子水平与应激反应中的生理、情绪和行为反应水平均呈正相关,但应激源中的冲突、自我强加水平与认知反应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这与刘琳琳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应激事件过多容易导致学生情绪不稳定、生理和行为反应性增高,认知反应降低。减少应激来源可以缓解学生压力和不良情绪,提高认知反应,降低心理应激水平。
宿舍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人际关系之一[12]。一年级是新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的阶段,学生需适应新环境,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由于生活习惯等不同,舍友之间容易出现摩擦、产生矛盾[13]。侯妍妍[14]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宿舍关系与心理弹性水平呈负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宿舍关系是影响新生心理应激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总体应激水平、应激源水平和应激反应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即宿舍关系越好,总体应激水平、应激源水平和应激反应水平越低。本研究还分析了不同宿舍关系学生应激源得分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宿舍关系和谐的学生比较,宿舍关系一般或紧张的学生主要在挫折、压力和变化方面得分较高(P<0.05)。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在宿舍人际交往中,舍友间朝夕相处、结伴生活,共同讨论学习问题,交流生活、情感问题;轻松愉悦的宿舍氛围有助于减少心理挫折感,有利于缓解因学业、生活或情感压力造成的消极情绪,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生涯里经历的困难与变化。因此,和谐的宿舍关系可以减少应激源水平,改善宿舍关系是应对心理应激的良好策略。
宿舍关系和谐,能使学生产生归属感及心理认同感,有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心理。大学本科新生存在心理应激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采取措施有效缓解,应对得当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结合本研究结果,笔者认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可通过以下和谐宿舍构建的措施,降低本科新生的心理应激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进而提升本科大学生的培养质量:(1)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要求新生在心理上及时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2)开设人际交往课程。大力普及相关的宿舍人际交往知识,着重强调构建和谐宿舍关系的必要性。(3)社会工作介入。各二级学院辅导员提供需要社工介入的学生名单,通过小组介入法解决宿舍问题。(4)提供定期心理辅导。每个宿舍舍长同时兼任心理健康员,在学院每期心理辅导前向辅导员说明近期宿舍出现的问题,以便辅导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5)完善心理健康课程。改变课堂上老师单一的教授方式,增加学生与老师的互动,真正做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6)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机制,辅导员要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在此过程中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宿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以点带面营造和谐的宿舍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