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2021-07-28牛少林
牛少林
宁津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山东宁津 253400
冠心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该病的发生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1]。 冠心病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的一种心血管类疾病,随着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早发冠心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发展趋势[2-3]。 有学者指出,冠心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不良(暴饮暴食、酗酒以及熬夜等)、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4-5]。如果冠心病患者未高度重视上述因素,将不利于控制疾病发展,最终威胁到其生命健康安全。 早发冠心病主要指的是患者的发病时间提前,早发冠心病患者相比于晚发冠心病患者而言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更高,除此之外,预后效果更差[6]。 因此需要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加以分析,从而采取应对措施,以期提高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效果[7]。该文选取该院 2019 年 1—12 月收治的 126 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126 例非早发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在知情下参与研究;均确诊为冠心病;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合并精神障碍者;合并其他严重器官功能病变者。研究组男70 例,女56 例;平均年龄(55.6±10.2)岁。对照组男 72 例,女 54 例;平均年龄(56.3±9.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危险因素分析 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病史、一般资料以及血液指标检验情况等,深入研究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危险因素。
1.2.2 预后情况分析 对两组研究对象开展电话随访,对其发生的再次血运重建、死亡事件等不良事件加以分析。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指标(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等水平比较
研究组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等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等水平比较()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等水平比较()
组别 总胆固醇(mmol/L)血红蛋白(g/L)纤维蛋白原(g/L)总胆红素(μmol/L)研究组(n=126)对照组(n=126)t 值P 值5.47±1.30 4.22±1.11 8.208<0.001 140.21±12.95 130.22±16.15 5.417<0.001 4.48±1.33 3.22±1.25 7.749<0.001 13.90±8.05 10.08±7.10 3.995<0.001
2.2 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2.3 单因素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P<0.05),见表 3。
表3 单因素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
2.4 多因素分析影响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多因素分析影响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因素有总胆固醇、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红蛋白以及高血压(P<0.05),见表 4。
表4 多因素分析影响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3 讨论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对而言不高,因此提示高血压发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上升,上述结果与桑花燕等[3]学者在相关研究中保持高度一致。 对于高血压所致早发冠心病这一危险因素,临床需对早发冠心病患者采取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干预之外,还需让患者端正自身态度,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从而显著控制血压水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从而有效实现对血压的合理控制,最终达到提高预后效果的目的[9-10]。
彭薇等[4]学者认为,吸烟是导致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与该文的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长期吸烟会导致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毒性作用,继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因此有关人员需做好戒烟指导工作,鼓励年轻人群戒烟,避免发生早发冠心病。王岚等学者[5]认为伴有1 级亲属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显著高于未伴有1 级亲属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与该文的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11-12]。 针对具有家族史的早发冠心病患者,需加强合理饮食指导以及戒烟宣传,与此同时做好针对性防治冠心病的有关措施,以期减少早发冠心病的发生率,不断提高预后效果。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率相近(P>0.05),表明虽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起晚发冠心病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低,但仍然应该加强重视。该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等水平分别为(5.47±1.30)mmol/L、(140.21±12.95)g/L、(4.48±1.33)g/L、(13.90±8.05)μmol/L, 对照组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等水平分别为(4.22±1.11)mmol/L、(130.22±16.15)g/L、(3.22±1.25)g/L、(10.08±7.10)μmol/L,研究组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等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指出,早发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等水平分别为(5.58±1.26)mmol/L、(144.26±10.09)g/L、(4.51±1.31)g/L、(13.96±8.02)μmol/L, 晚发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等水平分别为(4.24±1.09)mmol/L、(128.89±17.24)g/L、(3.23±1.26)g/L、(10.11±7.08)μmol/L,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总胆固醇、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以及总胆红素等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患者, 与该文的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13-14]。
综上所述, 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比较多,临床需加强针对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