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1-07-28胡乐赟

系统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淋巴表型外周血

胡乐赟

菏泽市牡丹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菏泽 274000

在医学上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属于恶性肿瘤常见的一类。 临床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具有细胞分化、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且伴有浸润性、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复杂的过程[1]。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需要经历致癌、促癌、演进3 个过程,普遍认为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及不合理膳食等有关,影响患者健康、生活。 恶性肿瘤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将会引起肿块、疼痛、溃疡及出血等,错过最佳诊疗时机[2]。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密切有关,且患者常伴有免疫抑制或损伤,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通过细胞免疫反应发挥作用。 因此,加强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测定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3-5]。国外学者研究表明,T 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的进展、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淋巴细胞所有亚型在整个肿瘤过程中变化研究较少。 因此,该研究选择2018 年4 月—2019 年6 月恶性肿瘤患者 89 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治疗的良性肿瘤患者71 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6 名为对象, 探讨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恶性肿瘤患者89 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男 46 例,女 43 例;年龄 35~78 岁,平均(56.73±5.49)岁;病程 1~6 年,平均(3.49±0.41)年;肿瘤类型:呼吸系统癌52 例,胃肠系统癌18 例,生殖系统癌19 例;患者中,发生转移29 例,未发生转移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 选择同期治疗的良性肿瘤患者71 例,设为对照 1 组,男 43 例,女 28 例;年龄 34~79岁,平均(57.37±5.53)岁;疾病类型:血管瘤 34 例,肝囊肿30 例,纤维瘤7 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6 名,设为对照2 组,男 34 名,女 22 名;年龄 31~80 岁,平均(58.12±5.56)岁。 3 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均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诊断标准,均经手术组织检查确诊[6-7];②均能完成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测定,且患者均可耐受。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功能异常、精神异常或血液系统疾病者[8-9];②合并器质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10]。

1.3 方法

①标本采集。观察组与对照1 组入院后次日早晨取外周空腹静脉血5 mL, 对照2 组健康体检当天取外周静脉血 5 mL,35 min 离心, 速度 3 000 r/min,血清分离后,放置在-80℃冰箱中,备用。②检测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 (美国 Beckman-Coulter,EPICS0-XL)测定3 组T 淋巴细胞亚群、B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包括:CD3+、CD3+CD4+、CD3+CD8+、CD3-CD19+、CD3-CD56+、CD3+CD56+)水平,在直方图中框出淋巴细胞群,再分别计数5 000 个淋巴细胞中各标记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百分率,比较3 组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表达水平;③相关性分析。 采用SPSS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对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与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表达水平比较

观察组、对照1 组、对照2 组总T 淋巴细胞、CD3-CD1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0.05); 观察组CD3+CD4+水平低于对照1 组和对照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CD3-CD56+、CD3+CD56+高于对照1 组和对照2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 1 组 CD3+CD4+水平低于对照 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D3+CD8+、CD3-CD56+、CD3+CD56+高于对照 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表达水平比较[(),%]

表1 3 组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表达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 1 组比较,aP<0.05;与对照 2 组比较,bP<0.05

组别T 淋巴细胞CD3+CD4+CD3+CD8+CD3-CD19+观察组(n=89)对照 1 组(n=71)对照 2 组(n=56)68.48±12.32 67.82±12.19 68.16±12.24(24.34±3.24)ab(32.59±5.61)b 38.42±6.79(34.59±6.41)ab(29.69±4.98)b 24.31±3.45 10.65±0.71 10.68±0.74 10.67±0.7 CD3-CD56+ CD3+CD56+(6.49±1.12)ab(4.91±0.69)b 3.29±0.51(17.59±4.21)ab(13.43±3.28)b 11.12±2.36

2.2 生存组与死亡组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表达水平比较

恶性肿瘤89 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 个月, 生存患者68 例,死亡患者21 例;生存组与死亡组总T 淋巴细胞、CD3-CD19+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生存组CD3+CD4+水平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CD3-CD56+、CD3+CD56+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生存组与死亡组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表达水平比较[(),%]

表2 生存组与死亡组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表达水平比较[(),%]

组别生存组(n=68)死亡组(n=21)t 值P 值T 淋巴细胞CD3+CD4+CD3+CD8+CD3-CD19+67.96±12.26 68.11±12.28 1.295 0.692 30.25±3.16 22.12±2.14 7.493<0.001 30.26±3.28 39.66±4.34 5.362<0.001 10.61±0.69 10.62±0.71 0.125 0.516 CD3-CD56+ CD3+CD56+5.12±0.61 7.31±1.35 5.327<0.001 13.29±3.86 19.52±4.02 8.325<0.001

2.3 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与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相关性

SPSS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与总T 淋巴细胞、CD3-CD19+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 CD3+CD4+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与CD3+CD8+、CD3-CD56+、CD3+CD56+呈负相关性 (P<0.05),见表 3。

表3 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与外周血淋巴免疫细胞表型相关性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恶性肿瘤能发生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且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可能是随着患者年龄增长,机体器官、功能减退,导致患者组织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退化,从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导致各种疾病发病率升高。T 淋巴细胞是淋巴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发现肿瘤细胞、其他病原体后,将会迅速发挥攻击,达到消除致病细胞的目的。因此,仅当T 淋巴细胞间维持相互作用,方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 国内学者[11]以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化为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淋巴细胞水平, 结果表明, 恶性组CD3+CD4+水平(25.11±3.31)%低于良性组(33.11±5.66)%;CD3+CD8+(35.12±6.46)%、CD3-CD56+(6.53±1.19)% 、CD3+CD56+(17.64±4.34)% 高 于 对 照 1 组CD3+CD8+(30.12±4.99)%、CD3-CD56+(4.78±0.59)%、CD3+CD56+(13.47±3.31)%(P<0.05) 与该研究结果相符。 该研究中,观察组 CD3+CD4+水平(24.34±3.24)%低 于 对 照 1 组 (32.59±5.61)%;CD3+CD8+(34.59±6.41)%、CD3-CD56+(6.49±1.12)%、CD3+CD56+(17.59±4.21)%高于对照 1 组 CD3+CD8+(29.69±4.98)%、CD3-CD56+(4.91±0.69)%、CD3+CD56+(13.43±3.28)%(P<0.05), 说明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异常,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能对病情发展变化、预后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时,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而进行抗肿瘤的免疫治疗广泛用于临床。 CD3+CD8+表达水平能反映抑制性T 淋巴细胞,对靶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能抑制机体免疫应对,从而在细胞免疫中发挥负调节作用;而CD3+CD4+、CD3+CD8+在正常人体中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国内学者[12]以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对患者均完成12 个月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 测定两组淋巴细胞水平,结果表明:生存组CD3+CD4+水平(31.32±3.21)%高于死亡组(22.20±2.17)%(P<0.05);CD3+CD8+(32.51±3.32)%、CD3-CD56+(5.32±0.59)%、CD3+CD56+(14.11±3.93)%低于死亡组 CD3+CD8+(38.15±4.29)%、CD3-CD56+(7.54±1.39)%、CD3+CD56+(19.98±4.13)%(P<0.001),与该研究结果相符。 该研究中,生存组CD3+CD4+水平(30.25±3.16)%高于死亡组(22.12±2.14)%(P <0.001);CD3+CD8+(30.26 ±3.28)% 、CD3-CD56+(5.12±0.61)%、CD3+CD56+(13.29±3.86)%低于死亡组CD3+CD8+(39.66±4.34)%、CD3-CD56+(7.31±1.35)%、CD3+CD56+(19.52±4.02)%(P<0.001), 说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能预测患者预后, 能指导临床治疗。为了进一步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与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该研究中对二者进行SPSS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恶性肿瘤患者预后与CD3+CD4+水平呈正相关性 (P<0.05); 与 CD3+CD8+、CD3-CD56+、CD3+CD56+呈负相关性(P<0.05)。因此,恶性患者加强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测定能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表达异常,其表达水平能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且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可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淋巴表型外周血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建兰、寒兰花表型分析
GABABR2基因遗传变异与肥胖及代谢相关表型的关系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富含脂肪及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制作体会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表型与血清学测定的临床意义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2例老年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