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构解释模型的污水处理厂作业安全分析

2021-07-28张亦锋陈培勇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7期
关键词:处理厂层级污水

张亦锋,严 辉,陈培勇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

根据近年来污水处理厂事故调研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污水处理厂伤害事件中,伤害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受害者,事故产生伴随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因此,研究污水处理厂岗位不安全行为,是提高污水处理厂安全管理水平、控制作业过程中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近年来污水处理厂发生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归纳,得出各影响因素,利用结构解释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层级的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对策措施,以提高污水处理厂企业的整体安全性。

1 解释结构模型法简介

解释结构模型(ISM)是系统工程中应用广泛的一种结构模型化技术的分析方法,即不损失系统功能具有层次化的最简拓扑图,关键点是将繁复的系统简化为简单要素,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构建结构模型。即利用图形和矩阵描述出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立矩阵进行运算,通过运算结果解释模型元素的关系。其基本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构建结构解释模型基本步骤

2 影响因素的ISM研究

2.1 确定构建模型的可行性

本文选取调研对象为上海某污水处理厂安全管理人员3人,各处理岗位员工共计66人,采取多种研究方法确保本次研究的可行性如:问卷调查法、查询国内外文献法、专家指导法等。

2.2 简化影响因素

结合污水处理行业特性,以及实地调研情况,对污水处理厂一线员工群体进行访谈记录、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结合专家意见得出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工作因素、组织管理,选取各个层面代表性强、影响较大的因素指标,具体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污水处理厂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

个体因素:由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事故原因有工作态度不佳、操作生疏、生理因素[1]。事故频发论认为事故频发者具有特定的性格特征。心理[2]影响员工的行为,员工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都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人失误的研究表明,当人感到紧张行为上会出现失误。因此,选取安全态度、心理状态、生理疲劳、知识技能、工作满意度、心理紧张、性格特质作为个体因素子因素。

工作因素:研究表明员工行为受作业环境、时间、强度、生产工艺技术等因素影响。不安全行为受工作负荷、劳动方式方法的影响。因此,选取工作方式、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压力、设施设备、生产工艺作为工作因素子因素。

组织管理因素:通过调研发现,管理者增加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会增加员工的信任感,促进员工选择安全行为;在污水处理厂安全管理中,完善的安全制度、奖惩制度,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监督管理为员工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条件;法规表明,安全投入是保证员工在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进行工作的前提。由此,选取沟通交流、安全制度、监督管理、奖惩、教育培训、安全投入作为组织管理子因素。

2.3 建立关系邻接矩阵

邻接矩阵:邻接矩阵是表示各顶点的相邻关系。设G=(V,E)是一个图,其中V={v1,v2,…,vn}。

将选取的三个层面上的所有因素进行分析,由式1的逻辑关系得出邻接矩阵Aij。采用所建立ISM模型分析各层级因素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要素之间有相互影响,邻接矩阵元素aij记为1,反之记为0。即

得邻接矩阵A:

2.4 求可达矩阵

求得邻接矩阵与单位矩阵,做矩阵A+I的n阶幂运算,得可达矩阵M。

基于布尔代数进行运算(逻辑和与逻辑与),各要素之间有可到达的路径,记可达矩阵M的Mij为1,反之记为0。

2.5 层级关系划分

通过层级分解明确各因素层次关系,表层表示影响不安全行为的最直接因素,下层因素会导致上一层因素的产生,基于此建立污水处理厂员工不安全行为各因素的层次模型。

(1)可达集合R(Si):可达矩阵中要素Si对应行包含有1的矩阵元素所对应的列要素的集合。代表从要素Si出发可以到达的全部因素的集合。

(2)先行集合Q(Si):可达矩阵中要素Si对应列包含有1的矩阵元素所对应的行要素的集合。代表可以到达因素Si的全部因素的集合。

(3)交集A=R(Si)∩Q(Si)

对M矩阵进行层级分解,在表2中列出。

表2 可达集合、先行集合及交集

依据条件R(Si)∩Q(Si)=R(Si)抽取污水处理厂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层级。表2中对于i=1,6,12满足条件,这表示1,6,12为系统的最顶层,也就是直接原因。然后把顶层因素抽取掉,表2中数值1,6,12抽取掉,依次得到2,3,4,5,7,8,9,10,11,15,16,17为第二层,即间接原因。接着把第二层的元素都抽取掉,得到13,18,19为第三层,即系统的最底层—深层原因。

2.6 建立污水处理厂工人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通过对各因素进行层级划分,可知污水处理厂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三个层级。

得出污水处理厂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ISM,如图2所示。

图2 不安全行为模型图

3 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由图2可知,员工不安全行为各因素之间是逐层递阶的。不同层次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表层影响因素分别是:直接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因素为安全态度、知识技能、工作压力。3个因素均为个体因素,即员工的自身原因直接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产生。

中层影响因素涉及多个影响因素。员工不同的个性心理决定了对待劳动和安全的不同态度,也决定了行为的产生。员工安全观念淡漠,严重影响了员工的行为;环境恶劣,不合适的湿度、温度,有毒气体、噪声、有限空间等都会增加生理压力;各工艺环节的岗位操作大多是重复性劳动,单调、重复的工作,易引起生理以及心理的疲劳。此外,若设备设计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操作程序过于复杂亦会造成操作工的不适和疲劳。污水处理厂工作时间过长,存在倒班作业,生活节律被打乱,员工的体力和精神得不到松弛,易引起心理失调。污水处理厂存在较多水池,设备大多在地下,员工适应能力不匹配,易造成负担;制度不完善,沟通交流匮乏,不公平公正的组织奖惩,安全投入资金不足,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也会随之加重。

深层影响因素体现于教育培训、监督管理和生产工艺三个方面。

污水处理厂应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培养正确的安全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等,做到本质安全。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管理方式导致员工安全心理状态差。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差,技术装备得不到提升,使得员工的不安全感加深。因此深层因素的影响是深远的。

4 结语与建议

根据调查调研污水处理厂员工事故发生状态工作行为,从个体因素、工作因素、组织管理3个层面,构建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模型具体分析得出员工不安全行为的不同层级影响因素。根据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为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生产预防提供参考。

企业应从深层影响因素出发,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企业应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科学化和人性化,监督管理全面化,安全教育培训更具体,让安全意识成为员工意识的一部分,工作环境更具适应性,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采用先进的设备设施以及工艺技术,保证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中作业。合理安排工作,排班、倒班遵循生物节律,减少高负荷工作时长,建议一班连续工作时长小于6h,给员工充分的休息时间从而减少不安全行为的产生,进而减少事故发生。

猜你喜欢

处理厂层级污水
污水磷资源回收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污水处理厂应急响应与措施
在建污水处理厂机械设备现场安装应注意的问题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污水罐坍塌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