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7-28刘仁军

智慧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器械医疗器械技术人员

刘仁军

(宁津县人民医院 设备科,山东 德州 253400)

0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多种医疗设备逐渐广泛应用在个阶层医院的诊断治疗中,为患者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技术[1]。但随着医疗设备使用率以及数量的增长,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工作量加重,其管理质量逐渐受到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质量,保证器械在患者诊断治疗中能够正常使用是设备维修管理中重要部分[2]。研究认为,针对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断改进问题,完善管理措施可明显提高器械维修管理质量,保证医疗器械正常运行[3]。对此,本次针对本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做出了研究分析,旨在找出更加有利于器械维修管理的管理方式,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器械维修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其中维修人员5 名,男3 名,女2 名,年龄23~44 岁,平均(35.9±2.1)岁;科室包括影像科5 名,妇产科10 名,护理科20名,ICU 5 名,骨科10 名,男15 名,女35 名,年龄23~49 岁,平均(36.8±2.1)岁;另将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器械维修加强管理措施作为观察组,其中维修人员5 名,男3 名,女2 名,年龄25~46 岁,平均(35.7±2.2)岁;科室包括影像科6 名,妇产科12 名,护理科23 名,ICU 3 名,骨科6 名,男13 名,女37 名,年龄20~46 岁,平均(36.6±2.3)岁。两组维修人员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医疗器械管理方式,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洗,并定期检查维修。

观察组在分析医疗器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后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为:①加强工作人员对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视:在临床治疗中,大型的医疗器械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十分关键,也是一个医院医疗水平提升的关键点,为提高维修人员对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重视,将维修管理提升到日常的工作任务中,定期对维修管理人员展开技术培训,建立专业的医疗器械维修队伍,培养院内维修人才,定期对维修人员采取培训考核等措施,不仅可提高维修人员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够引起其对器械维修的重视;医院在选择维修人才时选择优胜劣汰的管理方式,对工作中能力不足或专业素养等出现问题的人员进行调整,保证医疗器械管理团队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②提高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维修人员纳入医院编制,稳定器械维修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对器械维修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院内维修人员能够学习一些新的医疗器械维修技术,并通过让维修管理人员参加知识讲座等方式帮助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根据器械维修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组织其参观器械的生产过程,了解器械生产和保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同时加强维修管理人员与厂家技术人员的联系,在器械出现问题而维修人员无法解决时能够通过向厂家技术人员请教,从而减少器械返厂率;③制定科学合理的器械维修管理制度:根据器械维修的方式和维修档案管理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器械维修管理制度,将维修管理纳入到采购合同中,在填写医疗器械维修时间、维修部位、维修原因、方法等时需规范书写,提高维修档案质量,根据器械种类等的不同分类放置维修档案,以便于日后查找;维修人员需注意器械的预防性维修,加强对医疗器械的检查,针对器械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性维修,减少器械故障率;在器械管理过程中也需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维修处理,提高器械使用寿命,做好防水、防潮、挤压等保养措施;定期对器械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对老化的、使用障碍的器械进行更换。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种不同管理方式下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维修档案管理质量、器械保管质量。

各科室对器械维修管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分值0~100 分,分值在80~100分为满意,60~79 为较满意,59 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以及较满意总和。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 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维修档案管理质量、器械保管质量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维修档案管理质量以及器械保管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所示。

表1 两组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维修档案管理质量、器械保管质量对比(,分)

表1 两组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维修档案管理质量、器械保管质量对比(,分)

2.2 分析各科室人员对器械维修管理的满意度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科室人员对器械维修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所示。

表2 各科室人员对器械维修管理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根据器械维修经验可见,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分为以下4 点。

3.1 医疗器械种类繁多,维修工作落实困难

现阶段,临床中各科室使用的大小型医疗器械种类繁多,且每个器械的使用原理和组成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维修方式也不同;医院器械维修主要包括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维修,而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往往在器械出现故障后才进行故障维修,维修管理人员往往忽略了预防性维修,严重影响了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4]。此外,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医院内维修人员不易对器械进行预防性维修,而医院内部虽然制定了合理的医疗器械维修方案,但由于器械使用情况导致器械的维修、保养等很难落到实处[5]。

3.2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提升问题

多项研究认为,医院内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素养不高等现象,维修人员大多数是在转行后成为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人员,接触医疗器械时间较短,并不具备专业的器械维修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水平,而医院一般情况下对于维修人员的培养并不十分重视,并不会由专业的人员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等措施,从而导致了器械维修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维修能力低下;多数情况下,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人员只能够对部分较为简单的器械故障进行维修管理措施,医院内部维修人员维修能力低,对于复杂的维修往往依赖生产厂商的维修,延长了医疗器械所需的维修时间,对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依赖生产厂商对器械进行维修不仅延长了维修时间,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费用[6]。

3.3 医院内缺少完善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档案管理制度

在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对于任何一个器械的维修均需要进行维修记录,根据维修时的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部位、使用维修器材等均需要详细记录,此外,维修时也需将维修的主要原因、维修方法等进行记录,以便于日后查阅;而在维修中大多时候,医院采购人员在对器械购买时往往只注重器械的性能和价格等方面,往往容易忽视在器械采购后的器械维修和维修说明,导致部分器械维修档案的遗失,器械维修管理人员在对器械维修时往往缺乏对器械的了解,导致维修质量低下;同样,由于对档案填写重视程度低,维修人员在填写维修档案时往往不会严格按照档案的严格要求进行填写,部分档案的填写中或缺少医疗器械的全称、器械编号、型号等[7]。

3.4 缺乏科学合理的器械维修管理制度

医院内对器械维修管理制度的建立往往缺乏重视,由于缺少对器械维修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度,导致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感较低,对维修工作更加不重视,甚至在器械出现故障问题时出现责任推卸等问题,而由于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低下,导致在器械故障时出现找不到责任人等情况,对器械维修十分不利;此外,在以往的器械维修管理中,器械的购买、使用、检查和维修等过程中一直存在监督工作低下情况,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没有严格规范的指导,严重影响器械的维修效率,造成医疗资源浪费[8]。

近年来,随着多种医疗设备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如何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质量也成为维修管理中的重点。研究认为,有效的医疗器械管理措施对医疗器械的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器械正常运行才能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临床医师才可在器械帮助下进行手术,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9]。在以往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其管理办法陈旧,同时医院内部缺乏专业的器械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工作素养等普遍不高,对器械的管理和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是保证医疗器械正常使用的基础,也是目前医院深化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析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维修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的重视程度,并提高其专业能力和素质,制定合理的器械维修管理制度,可明显提高器械使用率,从而提高医院整体水平[10]。

本次针对本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做出了研究分析,旨在找出更加有利于器械维修管理的管理方式,研究表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维修档案管理质量以及器械保管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研究可见,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针对其管理中出现问题制定合理的器械维修管理方案将更有利于提高器械保管质量等评分,并通过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帮助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不仅如此,本次研究中还发现,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各科室人员对器械维修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由该项研究数据可见,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措施可明显提高个科室人员对维修管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针对管理中出现的维修问题并加以改善,不断完善维修管理体系将更有利于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满意度,相较于常规管理方式更有利于医疗器械管理,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器械医疗器械技术人员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医疗器械检验数据修约问题的探讨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策略
朔城区:植保技术人员指导玉米红蜘蛛统防统治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家用医疗器械监管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奥运周期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编排特征的研究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