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7-28黎运

智慧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拉米夫定卡韦载量

黎运

(茂名市高州人民医院 感染内科,广东 高州 525200)

0 引言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 亿的携带者,病毒会持续破坏正常肝组织,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所以超过30%的携带者会爆发慢性乙型肝炎,而且最终演变成肝细胞癌、肝硬化等致死性疾病[1]。该病的发展会受到血清病毒载量影响,如果其水平超过5log10 拷贝/mL,会大幅降低患者十年生存率,所以在治疗中要以清除或抑制HBV 为主要目标。将血清病毒载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可以有效延缓肝纤维化、避免肝细胞继续坏死,让病情处于稳定状态,降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等疾病以及有关并发症的产生几率[2]。以往都是使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不过存在毒副作用,所以部分患者耐受性差,也就限制了大范围推广应用[3]。恩替卡韦是具有较强抗病毒活性的药物,属于核苷类似物,本院为了掌握该药在临床中的作用效果,为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筛选100 例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入院的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计100 例,都是2019 年1 月至2020年1 月入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数字标注法作为原则分组,两组各50 例。本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并已经获批。试验组年龄范围27~59 岁,中间值(43.85±3.65)岁,包括26 例女患、24 例男患,患病时长2~9 年,均值(4.13±0.46)天。常规组年龄范围25~61 岁,中间值(43.16±3.27)岁,包括25 例女患、25 例男患,患病时长1~8 年,均值(4.62±0.54)天。上述基础资料组间差异极小(P>0.05),不影响研究结果,符合对比研究要求。

(1)纳入标准

经肝功能检验、生化检验、病毒DNA 检验等确诊;谷丙转氨酶水平为100-500U/L,HBeAg、HBV-DNA 均呈阳性;近六个月没有使用过抗病毒药物;不存在研究所用药物禁忌症;研究通过家属和患者同意,自愿加入。

(2)排除标准

排除酒精性、丙型等其他类型肝炎者;发展成肝硬化、肝癌者;合并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者;心肾等器官功能异常者;存在核苷类药物过敏史者;肝移植者;伴随风湿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等全身疾病者。

1.2 方法

常规组治疗过程中服用安徽贝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拉米夫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618),每次口服剂量为100mg,每天一次。

试验组治疗过程中服用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恩替卡韦(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141),每次口服剂量为0.5mg,每天一次。

每组患者都在空腹状态下服药,在用药后禁食2小时,治疗周期为1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分别在用药前、治疗12 个月后检测相关指标,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以及乙肝e 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4]。

(2)在12 个月后做疗效判定[5]:①恶心、肝区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血清病毒载量降低到5×102拷贝/mL 以下,血清ALT 低于40U/L,则为显效。②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血清病毒载量、血清ALT水平有所降低,则为有效。③无效:未能达到以上康复标准,则为无效。

(3)统计每组患者用药期间肌肉疼痛、恶心呕吐、头痛、乏力、腹痛等不良反应[6]。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 24.0 软件整理,t检验定量资料,用()描述,χ2检验定数资料,用率表示,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每组患者用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检测结果

治疗前各项指标水平每组之间差异极小(P>0.05)。治疗12 个月后,每组ALT、AST、HBV-DNA、HBeAg 水平都显著降低,其中试验组降低程度更大,和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 <0.05);每组治疗后的HBsAg 水平无差异(P >0.05),见表1。

表1 比较每组患者用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检测结果()

表1 比较每组患者用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检测结果()

2.2 比较每组患者用药12 个月后的疗效情况

96.00 的试验组患者治疗结果为有效,和常规组的8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每组患者用药12 个月后的疗效情况[n(%)]

2.3 比较每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18.00 %的试验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和常规组的36.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比较每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n(%)]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是受到了HBV 感染所致,该病毒能够通过T 细胞参与到细胞免疫中,进而对正常的肝细胞造成损伤[6]。在人群中有着广泛的传播几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民健康质量的疾病。性接触、手术接触、母婴接触、注射、输血等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感染扩散会加速病情发展,一旦演变成肝癌或肝硬化,会进一步提高治疗难度和死亡率[7]。当前,医学界还没有确切的根治药物,所以还是以抗病毒为主。其中,阿德福韦酯片、拉米夫定等都是传统药物,其中阿德福韦酯是通过抑制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录,减少病毒量,达到治疗目的[8]。而拉米夫定能竞争性抑制病毒DNA 链合成,并延长其合成时间,从而有效控制血清病毒载量;该药不会影响机体正常细胞DNA 代谢进程,从而很好的降低乙肝病毒复制反应,改善肝脏反应,有效抑制肝纤维化[9-10]。尽管上述两种药物效果较好,但是见效慢,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所以有着较高的耐药性,一旦耐药再用药也将无效;且还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会降低患者的耐受性,所以需要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为核苷类似物的恩替卡韦是新型药物,具有见效快、耐药性低、起点低、副作用轻微等优点,在活动性病变、血清转氨酶高、病毒复制活跃等患者治疗中被大范围应用。该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合成,在病毒DNA 复制过程中产生干扰作用,清除病毒;同时,该药还能清除细胞内自由基,避免肝细胞遭到破坏,让其结构完整,防止被HBV 损伤而造成细胞凋亡,长期用药可保护肝组织,延缓肝纤维化进程,维持良好的肝功能[11-13];另外,该药能加速肝脏蛋白质合成,让细胞快速重生,改善肝功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在此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治疗中应用恩替卡韦,和服用拉米夫定的常规组患者,在治疗12 个月后ALT、AST、HBV-DNA、HBeAg 水平显著降低,每组差异显著(P<0.05)。有48 例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占比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00%,差异显著(P<0.05)。用药期间有9 例试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比18.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6.00%,差异显著(P<0.05)。充分说明,与拉米夫定相比较,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恩替卡韦的效果更理想,安全可靠,可促进肝功指标、生化指标恢复,降低HBVDNA 含量,促进HBeAg 转阴。尽管用药过程中还是有部分患者出现肌肉疼痛、恶心呕吐、头痛、乏力、腹痛等不良反应,但一般都比较轻微,不需要进行专门处理干预,可以自行恢复。

综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效果显著,对病情转归有着良好作用,而且用药安全性高,患者能有很好的耐受性,适合长期服用,值得深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拉米夫定卡韦载量
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对不同HBV DNA 载量孕妇母婴阻断效果观察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拉米夫定耐药 应换啥药
山东省森林可燃物样地调查与样品采集方法探析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
胸腺肽α1提高国产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临床分析
点击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