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读写结合点”的追寻
2021-07-28陆金林
陆金林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因为习作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要善于研读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巧妙地融合起来,从而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学生只有掌握了写作的技巧与方法,并且能灵活地进行运用,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步地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习作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有效地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进行融合,把握好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一、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要想有话可写,就要能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能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用笔写下来。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词语或者句子,加深对词句的理解与运用。同时,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乐于表达,真正做到有话可写。
比如,统编版三年级第三单元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单元,它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分解在选文教学之中,可以看出是听、说、读、写整合而形成的实践性活动。在指导学生学习《纸的发明》《赵州桥》以及《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来了解古代文化的成就,同时还要让学生“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表达策略,并运用图示的方法进行介绍。学生学习《纸的发明》一课后,能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出纸发明的历程,并进行说明性介绍。特别是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一连串的动作来介绍蔡伦造纸的过程。而在学习另外两篇课文时,教师则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形式,让学生发现课文共同之处,都是围绕事物的某一个特点进行描写,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以及表现形式来进行介绍,也都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学生在学习本单元阅读课文之后,能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主要的事件,每一段话都能按照一个意思进行描写。这样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灌输式写作教学,实现读写的真正融合。让学生在參与阅读教学时,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写作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注重提升学生的仿写能力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仿写是最为基本的训练方式,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已给出的“样本”,就“样本”从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一个角度进行写作。教师要能够抓住日常阅读教学当中的仿写训练,加强学生的训练频率,让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掌握写作的技巧。
比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四季》一课中,对学生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一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与水平较为有限,因此这里是要求学生能通过仿说的形式,学着课文的样子进行说话练习。而在四年级《走月亮》一课中,则是要求学生“仿照第六自然段写月下的某个情景”,此时,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细致地朗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说说文中“我”的所见和所想,鼓励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要能够寻找到文中具有新鲜感和画面感的语句,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彩,从而学习写景的写作策略,并在自己的习作当中进行灵活的迁移与运用。再引导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一下在月下的某一个情景。最后,教师既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的交流,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大胆地联系自己月下散步或者月下与伙伴游戏,以及对月亮引发的种种遐想进行写作。
三、紧扣教材中的读写训练点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就要熟悉自己所教年级的习作编排,通过深入细致的解读,准确地把握好每一个单元的小练笔,以及教学的内容与训练的要素。
比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习作编排中,在习作单元主要涉及五个板块的内容——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教师要善于抓住精读课文学习以及习作例文的学习,这两个板块是更为直接的以读促写,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精读课文学习目标更指向于对文本写法的解读,而习作例文则聚焦于单元表达训练要素,侧重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板块的内容进行教学,重视行文构思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的训练内容在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当中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的训练点,准确地把握训练要素,注重对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让学生真正习得方法与技巧,从而稳步地提升自身的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慕菊香.作文教学中学生如何学会细腻描写[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4.
[2]朱柯珂.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