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
2021-07-28李娜
李娜
摘 要:随着我国语文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进步,国家对语文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高,加上越来越丰富的教学手段逐渐进入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这样一来教师就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核心素养教育,在此过程中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文字的内涵,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以此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针对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展开讨论和研究,针对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
一、开展群文阅读交流和分享
伴随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核心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还需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分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会将群文阅读的方式直接讲述给学生,让其进行广泛阅读,很少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与分享,这样就会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法全面、系统地理解相应的文章。因此,教师应该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和分享,以此凸显其自身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相互讨论文章的内容以及其中涉及的写作手法等,在分享与交流中感受到快乐。
以解析《故都的秋》为例(人教A版高一必修2教材内容),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的同时需要让学生思考作品是通过哪些景物巧妙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这一特点的。在此基础上阅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让学生思考文章中提到的“荷塘”和“月色”两种景象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让学生针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感受和品味写景文字的特点,以此从景物中了解作者蕴含的情感,从而把握作者的审美倾向。之后再带领学生开展阅读交流、分享活动,说出自身阅读的感受和想法,推荐与分享与上述文章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这样一来就会使学生快速掌握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写景手法,体会到二者之间的相同和差异,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能力,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1]。
二、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
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对文本的选择具有随意性,这样一来就会产生选择的文本与教材内容脱离的现象,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样也会阻碍和制约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和开展。由此可见,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确定阅读的主题和内容,找寻文本与其他文章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可以合并阅读。
以解析《蜀道难》为例(人教A版高一必修3教材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需要选择与《蜀道难》相关联的其他古诗,如《蜀相》,将主题确定为“唐诗鉴赏”,让学生在朗读古诗的过程中概括和归纳李白和杜甫诗歌的写作风格,在学生掌握古诗的写作手法后再次阅读《蜀相》,让其感受李白和杜甫写作的特点,体会李白和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把握《蜀道难》《蜀相》参差错落的语言特点,感受盛唐的气象[2]。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掌握相应的技巧和知识。
三、创设阅读情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播放与文章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文章中作者情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其中,深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道理,以此从根源上提升自身的阅读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素养教育奠定基础[3]。
以解析《念奴娇 赤壁怀古》为例(人教A版必修4教材内容),教师需要让学生阅读诗歌《念奴娇 赤壁怀古》《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归园田居》等,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为他们播放诗歌中的场景以及画面,创设情境:“如果你们生活在古代,最希望成为谁的邻居?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当学生了解了四个作者的生平经历后,需要针对四首诗歌中反映的情境进行分析和比对,再次进行阅读。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不同的选择和做法,解读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為后续的生活和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潘源祯.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异篇同构法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5-7,129.
[2]谭丽娅.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164.
[3]黄阳灿.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以《荷花》教学为例[J].才智,2020(18):103.